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共11卷。本卷为第2卷——《规划、水文、地质》,共分7章,其内容分别为:流域规划,工程等级划分、枢纽布置和设计阶段划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文分析与计算,水利计算,泥沙,技术经济论证。 梅锦山、侯传河、司富安主编的这本《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2卷规划水文地质)》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常备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归纳总结了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近10年来的工程物探检测技术成果,以及在贵州、四川、西藏地区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和运行检查工作中的应用成果,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水电工程物探检测的专业书籍。 本书内容共9章。第1章概论,内容包括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物探检测发展、工程物探检测在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的地位和程序。第2章主要水工建筑物特点及物探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水电工程主要建筑物结构特点分析、工程物探检测内容和工作布置。第3章物探检测方法与技术,包括7大类工程物探检测方法:弹性波类、伪随机电流场、探地雷达、层析成像、钻孔检测、声呐及水下检测、三维成像检测等。第4章基础岩体参数取值与三维建模,包括岩体基本特征分析研究、岩体力学参数及取
淮河,位于中原腹地,古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我国重要的江河之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她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中国河湖大典 淮河卷》(简称《淮河卷》)是一部全面反映淮河流域河湖自然概况,真实记录淮河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历史以及淮河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础性文献。《淮河卷》的编纂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系统、准确、翔实、新颖的河湖信息及人文史实,努力达到存史与为当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编纂目的。
张伟、刘静、李霞编*的《设计制图》针对建筑、环境艺术、展览、公共艺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培养设计能力,借鉴传统工程图制图方法,以“看得懂、学得会、能制图”为原则,全面阐述设计制图基本体系。内容主要有手绘图工具介绍、几何作图法、制图基本规范、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透视图等;着重讲解了建筑制图、装饰设计制图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对室内设计平面、顶棚平面、立面、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室内设计透视原理与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文字叙述结合制图步骤及实际案例的方法,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力求以科学的方式表现设计目标,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力求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切合实际,让设计师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具有可以实现的基础,体现出感性创想与理性思维智慧的交融,表现出科学与艺术共同的光辉。 本书可作为高
本书综述了拉两瓦水电站等特高拱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监测设计方案、监测资料分析和反演分析结果;总结了特高拱坝在监测断面布设、监测项目拟定、仪器设备选型、监测重点等安全监测设计的要点内容;总结了特高拱坝在施工期的安全监测特点、在蓄水初期的一般变化规律以及长期运行下的监测重点;对比分析了拉西瓦特高拱坝变形的实测成果、有限元计算成果与模型试验成果,根据反演计算成果分析了材料设计参数和反演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对特高拱坝运行性态的影响;简述了特高拱坝安全监测的发展历程和智慧监测技术,对安全监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以拉西瓦水电站为依托,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特高拱坝安全监测设计的特点,总结了安全监测设计的要点及要求,分析了特高拱坝在施工期及运行期的监测规律及特性。本书成果可为特
《膨胀土渠道勘察设计与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技术丛书”之一。膨胀土变形及边坡稳定相关技术、盾构隧洞穿越黄河相关技术、大型渡槽结构设计相关技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大技术难题。工程沿线涉及膨胀岩土的渠段累计长386.8?km,范围广、影响大,是中线工程勘察的重点和难点。《膨胀土渠道勘察设计与研究》将全面介绍工程沿线膨胀土分布、地层时代、物质组成、研究历史、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破坏机理、工程设计参数取值方法,揭示不同成因结构面对膨胀土强度及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提出发育于不同深度的长大缓倾角结构面和发育于近地表的胀缩裂隙分别是产生深层水平滑动与浅层坍塌变形失稳的关键。介绍膨胀土地下水分布形式、赋存空间特征及其对边坡稳定和渠道衬砌结构稳定的影响。针对膨胀土渠坡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地表截渗-地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由冯树荣、彭士标主编,分为5章。主要内容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支挡结构,边坡工程动态设计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本卷除将第1版《水工设计手册》第7卷第36章“挡土墙”作为第3章的3.1节保留下来并作了适当修编外,其余均为《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新编章节。
《深埋隧洞岩石力学问题与实践》围绕深埋水工隧洞中的岩石力学问题,总结近几十年来深埋地下工程的研究思路和经验教训,以锦屏二级引水隧洞为工程依托,借鉴国际上其他领域内深埋工程的设计经验,系统开展了深埋岩石力学问题研究工作,力争将认识提高到目前岩石力学领域的新研究和认识水平,并将在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工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提炼出来,作为今后深埋地下工程研究工作和设计工作的借鉴。 《深埋隧洞岩石力学问题与实践》可供从事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石油存储、核废料存储、输水输气等深埋地下工程的设计、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供相关高等院校师生使用。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8卷水电站建筑物)》由王仁坤、张春生主编,本书分为7章,其内容分别为:深式进水口、水工隧洞、调压设施、压力管道、水电站厂房、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深式进水口主要介绍了:深式进水口的作用;深式进水口的组成;深式进水口的主要型式和运用条件;深式进水口的布置设计;深式进水口的水力计算和体形设计;深式进水口的结构设计。水工隧洞主要介绍了:隧洞的布置;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支护型式与材料;不支护与锚喷支护;竖井、斜井、弯段和分岔口设计;隧洞灌浆和衬砌构造;封堵体设计;土洞设计。调压设施主要介绍了:调节保证计算;常规调压室;气垫式调压室;变顶高尾水洞;折向器和减压阀;前池。压力管道主要介绍了:一般设计规定; 明钢管;地下埋管;坝内钢管;坝后背管等。水电站厂房主要介绍了:
本书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水电站运行期间大坝坝址区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考虑到蓄水条件下枢纽区特有的水环境特征以及地质环境特征,对由此诱发的诸如渗流(渗漏)问题、基础扬压力异常问题、水质及水-岩作用问题、渗水析出物问题、环境水与坝体材料间相互作用及其侵蚀问题,以及岩体的渗透稳定性问题等,逐一展开了论述;基于各类监测资料,建立了相关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例。本书可供地质、水利水电、土木、环境等系统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基于卫星组网和虚拟星座等定量遥感研究的先进思想,结合当代水文遥感才相关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力求严谨、准确、系统、全而地总结归纳当前水文遥感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成果。本书在概述水文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及趋势的基础上,以大气水分、陆地水体、土壤水分、冰川积雪、降水和蒸散、海洋水体等地球水循环组分或要素为经,以基本原理、遥感方法、数据产品和实际应用这一逻辑结构为纬,力争系统地阐述地球水循环要素的物理基础、关键水文参数的定量遥感反演方法、遥感反演结果的精度检验方法、遥感反演的全球产品数据及其应用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