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有趣的植物解剖图鉴,收录了我们身边常见的104种开花植物,涉及近100个属。书中所有植物按四季进行分类,每个季节中的植物又按花的颜色进行了分类,既呈现出一种秩序之美,又方便检索。每种植物均配有细致的解剖图,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的经验,有意识地把控解剖图的细致程度,确保既不会让读者觉得太过晦涩难懂,又能带大家深入地了解不同花的结构。书中配图采用微距摄影进行放大,结合焦点堆栈技术,使肉眼难以分辨的小花的各个细节也能纤毫毕现,让读者借助微观的视角重新认识身边植物的构造和肌理,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书中每种植物还配有简单有趣的文字讲解和通俗易懂的识别要点标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识别这些植物。
本书是聚焦C919的原创报告文学、国产大飞机C919的发展史、中国航空人自主创新的奋斗史,精彩呈现了新时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全书围绕C919立项、设计、制造、试飞、试验、取证、交付等重要环节,通过采访中国商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航试飞院、东方航空等单位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读者献上宝贵而翔实的一手资料,回顾C919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讴歌中国航空人 永不放弃、寻优勇进 大国工匠精神,讲好科技强国建设中国故事。
葡萄牙重量植物学家跨越四大洲,寻觅58种植物的“祖籍”。一次植物学的发现之旅,一部植物改变人类历史的史诗。从植物传播的历史,看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一起去探寻这些改变人类历史的植物的故事。腰果的果实外形十分独特,最初见到它的欧洲人都惊呆了!在15世纪的马尔代夫,女性吃香蕉居然会被认定为犯罪?马铃薯和番茄叶子味道特殊,人们一度认为食用它们会危害健康。历史上可可豆曾多次影响金融!不但被印第安人当成过货币,还影响过英国的税收。为了说明橙子有多甜,里斯本的商家会将他们的商品直接称为“中国甜橙”。番薯、番茄、番石榴、番木瓜、番荔枝……这些“番字辈”的果蔬究竟起源于哪里?
本书对 DO-178和DO-254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关键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讨论,为机载软硬件的研制与合格审定提供指导。 针对机载软硬件研制与合格审定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和易忽视的关键点展开详细讨论,对关键概念进行了清晰定义,对常见问题和误解进行了澄清,以帮助读者理解标准并实施应用。 本书在介绍软硬件研制内容的同时,还对系统需求、DO-330和 DO-297标准的相关要求与软件研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完整地应用 DO-178和 DO-254标准。
《去植物园逛逛吧》是一本围绕“植物园”展开的治愈读物,既有植物界学者对植物园源流、植物园功能分区等的探索讲解,又有世界各地以及国内各大特色植物园的介绍,还有普通人或者植物爱好者该如何通过植物园获得亲近自然、疗愈身心体验的指南。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如观鸟、观虫、野花观察和露营等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多种方式。通过这些内容,读者不仅能了解植物学的知识和植物园的文化,还能体验到植物园作为自然与人类互动平台的独有魅力。
每个生物的身上都隐藏着一部编码丰富的遗传之书,讲述无数祖先世界的故事。莫哈韦沙漠的角蜥皮肤颜色和花纹酷似砂石,那是对其祖先家园的具体描述;叶尾壁虎枯叶般的身体让我们不禁想象它的祖先栖息在枯叶中的情景;长角蚱蜢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完美传递着祖先在绿色苔藓上穿行留下的基因记忆。这些故事不仅写于体表,也深深刻在它们的每一个身体器官、每一个行为习惯,包括它们的基因组里。更为奇妙的是,生物并没有抹去遗传之书中的早期文字,即使它们已经不再发挥作用。蜥蜴胚胎上的鳃弓回忆着其祖先在水中生活的故事;鲸和儒艮的肺记录了其祖先从陆地回到海洋时对呼吸系统做出的重大改造;还有更为复杂的陆龟,臂骨和龟壳中隐藏着祖先两次往返水域和陆地的曲折历史。 透过表层文字,我们可以窥探到生物所经历过的众多意想不到、
尔斯·达尔文用他的《物种起源》为生命的多姿多彩提供了一种解释:是演化和自然选择造就了这个星球上缤纷的生命。但他真的如这部划时代著作的书名提示的那样,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吗?自诞生的那一天起,达尔文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理论就引发过很多争议:被曲解、被滥用、被否认,并且引发过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辩论。虽然今天的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生命是神创的产物,并接受演化和自然选择才是生命多样性背后的力量,但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认为,很多人,包括很多世俗的学者——哲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甚至生物学家——对演化和自然选择仍然存在误解。他们的思维中或许已经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但却仍然为一种变相的“创造论”和无法解释的“奇迹”留有一席之地。在《达尔文的危险思想》中,基于公认的科学事实和缜密的逻辑论证,丹尼特
大飞机出版工程 民机**制造工艺技术系列 之一。本书研究了飞机自动化的重要任务,即保证飞机具有所期望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自动配平、接近时的告警、极限参数限制等能力。研究了诸多因素对飞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问题,如余度的使用,数字式控制系统的非同步、多通道和信息均衡等。书中特别关注了控制系统及其它机载系统在架构、检测系统的效率、各种余度形式方面的可靠性,以及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多余度通道状态诊断及其同步的可靠性,目的是保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人与动物不同,毋庸置疑。我们与黑猩猩不到2%的基因差异,终究导致了人兽殊途。然而,人是一种动物,也毋庸置疑。人类还有超过98%的基因和黑猩猩完全一致,因此,若从基因科学的层面来看,人类就是“第三种黑猩猩”。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才几万年的历史。若以自然史的时间轴来检视,这不过须臾一瞬。那么,这种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起了作用? 贾雷德·戴蒙德从多个方面讨论了上述问题。作为一个生理学家,他谙熟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基础,人类才得以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是我们成为人的前提。但戴蒙德的叙述没有止步于对生理层面的解释,而是将眼光延伸到人类多层面的文化表现和社会发展。我们拥有语言、艺术、文明,自诩
本书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除绪论外,全书共分八章。绪论介绍了飞机及其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章简要介绍了被控对象——飞机的气动特性、运动方程和飞行操纵原理;第三章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飞机角运动、航迹运动控制的基本控制律与特点;第四章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分系统;第五章介绍了飞机操纵伺服控制系统;第六、七两章介绍了现代飞行控制技术与飞行综合控制技术;第八章介绍了航母舰载机着舰引导与起飞控制技术。 本书既可用作各航空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又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与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介绍了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特性、工作状态、基本要求与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化学电源、特种电源和飞机二次电源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及发展应用情况;讨论了航天器供电系统的应用和分类、航天器固态配电技术及其发展;分别详细阐述了低压直流、恒频交流、变频交流、高压直流四种飞机主电源系统的结构及特点、基本工作原理、控制及保护等;从配电系统基本概念、分布式配电、固态功率控制器、机载设备总线、电气综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飞机配电系统,并以A380和B787为例介绍了民用客机的电气系统。
本书是“火箭发射技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9章,分别是绪论、航天测试发射工艺流程、发射场总体规划、发射场主要设施设计、火箭推进剂加注供气系统、技术勤务系统、航天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航天发射场可靠性设计、推进剂污染治理与环境防护。 本书从航天发射场从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测试发射工作出发,系统介绍了发射场的结构组成、测试发射工艺流程,发射场总体布局与主要设施、功能子系统的设计等基本知识。 本书可以航天领域相关人员的技术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航天测试发射专业的学生参考用书。
本书讲述了中国航天博物馆全视野下的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主打提升国民视野,传承核心价值观,展示几十年来中国在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内容以备受大众关注的载人飞船、卫星、运载火箭以及探月工程为主,使读者可以集中感受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树立和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读者,通过趣味性、威性的航天知识科普,使其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浓厚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打开格局,均有重要筑基意义。
这是一本科学专业又富有情怀的中国13种野生猫科动物科普笔记。虎、豹、雪豹、云豹、云猫、欧亚猞猁、亚洲野猫、兔狲、金猫、丛林猫、豹猫、荒漠猫、渔猫,这是中国有分布的全部13种野生猫科动物。本书不仅整理了它们的物种科学信息、介绍了它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还讲述了我们的研究和保护故事。从发现、研究到保护,通过地图、手绘图、红外相机照片等素材,了解这些野生猫科动物的真实生活;通过科学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讲解和研究及保护故事分享,认知猫科动物存在、生物多样性于我们人类是一件多么重要且美好的事情。书中有跨页的生境手绘大图,更有扫码可看的中国猫科动物野外生活红外视频,可谓一本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物种全书。
为适应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及大众科普科教的需求,编者在杨家騄和李志明主编的《古生物学实习指导书》(1993年第一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积累,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10个章节,每个章节均对相应古生物类群的基本构造、分类体系和化石代表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文字描述,展示了精美清晰的图片并附上琅琅上口的化石诗歌便于记忆。本书的特色是一目了然,对于有学习古生物学化石结构需求的学生和化石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书籍。 本书系统性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地质学专业古生物学课程的实习教学,而且也适合地质学等相关领域教学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亦可作为对古生物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的基础学习资料。
本书是一本精美而新颖的果实种子的视觉图鉴,摒弃了传统的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的图书结构,而是以呈现世界上各种不可思议的果实种子的视觉美为目标,按果实种子的分类、传播、形态三部分来设计章节结构。书中从全世界范围内充满着惊人功能美和造型美的果实种子中,精选出约300种既具震撼的视觉美感又具代表性的种子,经专业摄影师拍摄后整理而成,收录的每张果实种子的照片都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本书,读者能直观地观察到种子千姿百态的形状及其细微的构造,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书中对种子的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划分,比如,长出形状如翅膀的附属物的种子,能借助风传播;有小刺或钩子的种子,可以粘在动物身上移动,也是动物传播的一种方式;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上的种子,可以在河川和大海中旅行,通过水传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知道他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知名天体物理学家马里奥·利维奥和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克·绍斯塔克合作,结合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前沿发现,解答了关于生命起源的两个最基本问题: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是否专享?仰望星空,我们会思索,在最黑暗的深处是否也有生命在流动;附身低头,我们会问出,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在这里,你将看到错误的开始、中途的死胡同以及关键步骤的惊喜逆转,你还将看到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和对事业的沉浸,以及突破所带来的狂喜……每一个在实验室中发现的生命产生途径都意味着,在环境截然不同但资源可支配的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可能实现这样的壮举,包括我们的银河系。同样,通过
本书根据作者在水上飞机设计、适航审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而成,针对水上飞机的特殊设计和使用特点,系统阐述了水上飞机性能操稳特性的适航要求和验证方法。 本书内容涵盖了水上飞机的设计和运行特点、水上飞机的安全事故案例和统计、水上飞机的相关标准和适航要求、水上飞机的适航符合性方法等。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含水上飞机设计和适航审定中的实际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从事水上飞机设计和适航审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