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期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近30年来该领域全球和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该领域的许多前沿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成功实例。 本书由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诸自强教授等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无刷交、直流驱动控制;单三相、双三相、开绕组电机;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法,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及模型预测控制;非凸极电机的磁链法和反电动势法,以及凸极电机的有效磁链法和扩展反电动势法;在不同坐标参考系下,根据电流或电压响应的脉振与旋转高频正弦和方波信号注入方法,以及注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选择;基于检测反电动势波形过零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开发的主题出版物。本书以孙家栋、王选、谢家麟、金怡濂、曾庆存、刘永坦等十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科研创新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现公众耳熟能详的科技事件和科技成就,全景呈现新时代 科学的春天 我国取得的成就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本书是一本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建筑入门读物,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一种理解和体验建筑的全新的途径。全书根据关键的建筑主题划分为12章,精心挑选包括埃及金字塔和悉尼歌剧院在内的72座代表性建筑,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每章有一篇简短的引言介绍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然后用6个建筑实例详解该主题,搭配精美的建筑照片和带有观赏路线的平面图,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是悬疑小说大师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之作,包括《沉默的羔羊》《红龙》《汉尼拔》和《少年汉尼拔》。《少年汉尼拔》拉开了四部曲的故事序幕:出身于立陶宛贵族家庭的汉尼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还只是一个孩子,战争让他失去了父母、老师和朋友,他和妹妹米莎相依为命,然而令人恐怖的遭遇才刚刚开始……《红龙》的故事发生在汉尼拔被特工威尔抓住之后。美满的家庭连续遭到恶魔的摧残,下一个月圆之夜的凶案眼看着就要降临,特工威尔却找不出追捕凶手的线索。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只好向曾经差点让他丧命的食人魔汉尼拔求助。《沉默的羔羊》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接连有女性被杀害并剥皮,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被派往食人魔汉尼拔所在的精神病院,她希望能从汉尼拔口中找到抓捕凶手的重要线索,而汉尼拔也
《新概念模拟电路(上) 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 本系列图书共分3册:《新概念模拟电路(上)——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新概念模拟电路(中)——频率特性和滤波器》《新概念模拟电路(下)——信号处理和源电路》。《新概念模拟电路》系列图书在读者具备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模拟电路应用为目标,详细讲解了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源和电源电路等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分析、应用设计举例和大量的仿真实例。本系列图书大致可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晶体管放大的基本原理,并对典型晶体管电路进行细致分析;第2部分为晶体管提高内容;第3部分以运放和负反馈为主线,介绍大量以运放为核心的常用电路;第4部分为运放电路的频率特性和滤波器,包括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第5部分为信号处理电路;第6部分为源电路,包
福州传统建筑,从东冶王都的巨柱阔瓦;到华林寺的瑰丽铺作,以至明清时期精巧结构,趋于成熟稳定,形成独特的闽东建筑体系。福州传统建筑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每个时代都融入了当时的工艺技术和审美情趣。尤其难得的是福州目前还保留又一批极为珍贵的明代甚至宋元的建筑,成为福州古厝的重要遗存,在多雨、多风、炎热、潮湿的恶劣环境中能得以延续,殊为难得。本书的照片和图片精选从2000多张中精选800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福州明代的古建筑。
本书是最早论述中国建筑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928年,共收录照片750张,文字说明10余万字。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图版+解说”的方式,系统介绍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意义的建筑,包括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和民居等,描绘出一幅中国建筑文化的全景图。本书照片以伊东忠太五次中国考察和关野贞三次中国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为主体,大多拍摄于1918年之前。一百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很多建筑已经消失不见,本书为后人留下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少量史料。
本手册以实用性为主,按照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的内容规定,结合火力发电厂电气一次设计的特点,先介绍了电气专业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气专业的设计内容、范围、设计文件及设计配合,然后按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布置设计、过电压及接地专项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等几个模块详细论述了发电机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厂用电系统方面的电气一次设计内容,给出了各部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计算方法及设计实例。
本书是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本书是从35~500kV送电线路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的实际应用出发编著的。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有高压送电线路设计内容、程序和计算机软件简介;送电线路绝缘、防雷、接地、静电感应、无线电干扰;电线力学;绝缘子串及金具;对通信线路的影响保护;杆塔和基础;选线及定位;大跨越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和设计使用资料等。为了便于掌握和使用,书中著述了简要的设计、勘测、预算的理论;列供了各专业线路设计、线路勘测、建设预算的内容、方法、要求及有关参考例题;提出了计算公式、图表曲线,计算机程序软件介绍及框图,设计、勘测图纸,编制建设预算及设计使用资料等。本书可供从事高压送电线路的设计、勘测、预算和施工、运行部门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人员使用和参考。
当今的战争依然是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的较量。面对包括核电磁脉冲在内的各种高功率、高能量电磁环境,业已信息化、微电子化的各种军用和民用电子、电气设备与系统所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该书修订后,对进一步提高各种军用、民用设施与信息系统在核威慑下信息化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其他涉及电磁脉冲耦合、模拟、测量与防护等问题的研究,亦有参考意义。本书可供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核科学领域从事电磁兼容、抗电磁脉冲加固等方面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中国电力工业史》记述了从1882年中国电力工业发端至2019年中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脉络,《中国电力工业史》共设七卷,分别是《综合卷》《火力发电卷》《水力发电卷》《核能发电卷》《可再生能源发电卷》《电网与输变电卷》《配电与用电卷》。 各卷均包括前言、凡例、绪论、正文、大事记、附录。各卷一般为四编,其时段分别是:首编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情况,即1882-1949年,反映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二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即1949-1978年,重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艰苦奋斗的历程;第三编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之初,即1978-2002年,这是电力工业进行体制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第四编是进入新世纪后,即2002-2019年,是电力工业走向市场化改革并取
本套专业培训教材是以各岗位小类的岗位能力培训规范为指导,以国家、行业及公司发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为依据,以岗位能力提升、贴近工作实际为目的,以模块化教材为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专业术语完整准确,适用于培训教学、员工自学、资源开发等,也可作为相关大专院校教学参考书。 本书为《继电保护及自控装置运维(330kV及以上)》分册,共分为上下两册,主要包括了保护、安自装置的调试及维护,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二次回路,继电保护异常及事故处理,场站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五个部分的内容。
《梁思成建筑大系(全5册)》由梁思成, 林徽因 著
本套书按照时代顺序,精选先秦至清代涉建筑的文献,全书分为8册,共选文620余篇,内容涉及历史脉络、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建筑制度及有名都城营造等方面内容,力求通过文章的遴选绘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的轨迹,全书文章编排按作者生卒年代顺序。
本报告是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在持续研究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基础上推出的产业研究专著。本年度报告坚持专业与通俗并重、定性与定量结合,以行业公开资料及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从上游原材料端到中游应用端,再到下游回收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包括管理举措、标准体系、专利申请、技术装备、产业布局、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内容;研究了试点地区、优秀企业在推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方面采取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进展;聚焦国际市场,总结了发达国家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回收模式及产业布局情况;邀请多位专家从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技术发展及商业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评述。综合来看,本报告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生态博物丛书”中的一卷,本书通过生动的文字和海量的图片,全面介绍和展示了秦巴山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类型。主体在陕西省,涉及周边甘肃省、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等省市。秦岭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可分为森林、草地、湿地、城镇、农田等五大类。本卷对秦巴山区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山脉包括太白山、终南山、米仓山、化龙山、华山、伏牛山等秦岭重要山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以陕西秦岭为例,从立法到迁地、就地的保护情况予以详细叙述。并以主峰太白山为例详细介绍了秦岭植被垂直分布带。本卷共收录描述了具有代表性的339个物种,包括259种植物及80种动物。其中植物包括蕨类植物6种、裸子植物18种和被子植物235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16种、鸟类37种、爬行动物9种、两栖动物6种、鱼类1种以及昆虫11种。另外本书
为做好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研究工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前期研究阶段,聚焦“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矩阵式专题研究,形成了专题研究成果,为科学扎实开展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本书共分为九篇,主要包括“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绿色发展和结构转型、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大气环境改善、水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督管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与政策制度改革创新、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与环保投融资等,基本涵盖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以及规划编制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可为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提供实践与研究参考。
本书分为上、下2册,共6部分、64章。书中不仅全面涵盖了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和民用应用的近期新发展,还讨论了基于其他机会信号和传感器的替代导航技术,并对消费者和商业应用的集成PNT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上册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和科学应用。从GPS和其他相关PNT发展的视角开始描述,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区域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RNSS)、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其互操作、信号质量监测、卫星轨道和时间同步等内容;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在城市环境下解决多径挑战的方法,处理欺骗和干扰以确保PNT完好性等方面的内容。总之,上册是关于卫星导航的工程和科学应用的。 下册重点描述利用替代信号、传感器和集成PNT技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提供的PNT服务。PNT技术包括多样的无线电机会信号、原子钟、光学、激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介绍汽车的百科全书,是一段丰富多彩的视觉汽车之旅!包括千余款汽车档案、品牌故事、发动机剖析以及历史趣闻和精彩瞬间!书中使用数千幅高清晰照片图解汽车的由来和发展,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一直到未来概念汽车,细腻逼真的海量图片重现壮观的汽车世界,超震撼的视觉冲击!
《振动与冲击试验技术》既是《振动试验应用技术》的升华版,也是《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应用技术》的姊妹篇。全书分5章,内容包括振动基础理论、通用振动试验方法及正弦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振动试验设备及参数检测、冲击试验及设备。徐晓梅研究员参与了第5章部分文稿的编写工作。
“西方建筑史丛书”包含罗马式 建筑、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19世纪建筑、现代建筑到当代建筑等7个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旨在为非专业读者提供一种解读建筑语言和建筑方式的工具。7 册书分别对每一个主题有一个大致的介绍,并按时间顺序组织专题章节,每一章节不仅对建筑结构、形式特点、建筑类型学、技巧和材料、知名建筑、重要城市做了简明介绍,还对城市规划和流动性建筑类型等问题做了具体述。精美插图涵盖范围广泛,从对标志性建筑的内外解读到建筑细节、装饰和技术图纸(规划和立面图、路段和站点规划),每幅图都配有标题和描述性文字来引导读 者进一步加深理解。每册书最后配有丰富的建筑词条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西方建筑史丛书”资料翔实,全面介绍了各种建筑风格的发展脉络以
本书共7章,分别叙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处理等水处理化学品,如絮凝剂、阻垢分散剂、杀菌灭藻剂、清洗剂、预膜剂、缓蚀剂、离子交换剂及其他水处理化学品的制备中所需主要原料及中间体240余种。书中还收集了近年来报道的新型水处理化学品及中间体30余种,包括天然改性水处理化学品改性淀粉、壳聚糖,绿色水处理化学品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过氧乙酸、烷基咪唑啉等。本书介绍了这些化学品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对于水处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与图片,对西方博物馆中的展陈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其中包括基本设计理念与具体的实现手段,尤其在“如何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这一艺术创作的瓶颈问题上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本书既是一本艺术与设计类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一本了解西方文化的有趣读物。
张清平先生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设计师,尤其擅长进行大平方米数房屋的规划和设计,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基于他的实践经验和美学素养,从平面配置、艺术陈设和材料选择三个部分做了详细且深入地介绍。 第一部分,平面配置。一个好的平面图决定设计方案的成败,绘制平面图时应该将生活的想象转化成设计思维并融入其中。第二部分,艺术陈设。艺术品的陈设装饰能为空间带来价值,设计师的职责就是要让艺术品为空间加分而不是扣分。第三部分,材料选择。生活的质感是在细微的体验,并非外在表现的形式,即使是廉价的材质,透过设计手法和用心琢磨的工法也能有非凡的呈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