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首先,对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研究内容和方法、学科体系及该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介绍;第三,通过对土壤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及土壤形成因素的分析,介绍了土壤的各种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关联,并介绍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形成过程及理化性质;第四,对土壤的分布规律、土被结构及土壤区划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土壤调查与土壤制图将所学的土壤学基础知识和土壤地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本书从土壤基础知识入手,系统介绍了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本书共八章,分别为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改良基础知识、盐碱土改良、酸化土壤改良、设施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技术指南。
张丽兵教授多年来在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地进行野外考察,寻找人类未知的蕨类植物。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溶洞天坑、高山峡谷,还有路边淳朴的村民小院、简陋的乡间旅馆,都留下了他和团队成员的足迹。 他用日记真实地记述了一个个植物新种的发现过程 走过泥泞的小路、穿过一人多高的草丛、从几十米的峭壁上靠一根绳索攀爬、蹚过湍急的河流 摔伤、遭遇毒蛇、被马蜂叮咬是家常便饭。书中大量真实的物种和生境的现场照片,让读者仿佛也跟随着作者的脚踪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般的探险。他还记述了大山中山民的真实生活和已遭破坏的生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贯穿这本书的暗线。 该书也是实用的深度旅游指南,含有泰国、菲律宾及中国西南地区当地大量美食、风土文化及旅馆信息。
《农业会计基础与实务(案例详解版)》一书是在编者多年教学和深入基层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突出我国农业经营特色,系统阐述了农业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编写以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各类农业经济组织的核算规范,内容上包含了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就不同经营主体的典型业务进行了详细阐述;案例主要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反映涉农组织实际经营特色和业务的内容。 本书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系统讲述农业会计专业知识,做到精而易懂,适于财会院校的教学及广大农业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筹建开始到制度建设、分立合并、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法律指引,为读者提供了一整套全流程指导性操作范本。全书包括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变更与清算,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共六章内容。 本书编写采用图解加案例的方式,既具有普及性读物的性质,同时又保有专业性与实操性特质。本书可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线工作者、相关科研单位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院校教学和相关从业者的培训教材。
后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早、*系统的古代农学专著,也是世界科技*宝贵的农学文献之一,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将它盛誉为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该书成书于公元6世纪30~40年间(533~543年),书中引用《诗经》、《周礼》、《尔雅》、《管子》、《吕氏春秋》、《汜胜之书》、《四月民令》、《广志》等先秦至魏晋古籍100多种,农谚20多条,也有询访老农和实践经验方面的资料,它既是对前人生产经验的继承,又是对当时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情况及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贾氏还到过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足迹遍及黄河中下游。所论涉及农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农具、畜牧、兽医、食品加工、酿酒、蔬菜、果树、茶竹木等方面,它既是对前人生产经验的继承,又是对当时黄河
林丽静、李积华主编的《高良姜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徐闻良姜作为核心对象进行描述,在总结前人工作、收集和梳理课题组多年研究成果、走访调研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整理编写,全书力求通过翔实的文字描述、丰富的数据统计,多样的图片资料展示近年高良姜研究与开发利用技术进展,使本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可读性和通俗性。 本书分为八章,**章至第三章主要概述高良姜及其道地起源、本草考证,以及生物学及资源分布,第四章至第八章着重介绍高良姜的栽培技术、成分与内生菌研究进展、食药用技术,以及加工利用方面的*新进展。
藜麦是藜科藜属植物,源自南美洲,因其籽实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众多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被誉为 粮食之母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目前在山西、陕西、青海、吉林、甘肃、河北、内蒙等地均有种植。本书从藜麦的基本情况,藜麦全生育期各阶段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藜麦高产种植技术,藜麦价值、功能和吃法,以及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其中藜麦高产种植技术是全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对藜麦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以期为农业推广人员、藜麦种植农户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从事藜麦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储备资源,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我们在系统调查台州地方蔬菜种质资源存在现状的基础上,整理出地方蔬菜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及综合评价,由林太赟、张胜主编了《台州市蔬菜种质资源普查与应用》一书。本书共收集地方品种109个,图片137幅。在体例上品种按根菜类、白菜类、甘蓝类等十一大类进行归类表述。本书对台州市的农业科研、教育与农业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粉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昆虫传粉是生态系统传粉服务的重要部分,全球约有85%的农作物依赖昆虫传粉,昆虫传粉作物的总产量约达到了全球所有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昆虫传粉每年能创造出1529亿欧元的总产值,约占全球农作物总产值的9.5%,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传粉昆虫还是一些野生植物和濒危植物的特定传粉者,为这些植物的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着重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传粉昆虫,
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团队紧紧围绕粮食这一主线,主动深入江西水稻主产区开展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倾听基层所思、所想、所盼,全面了解水稻产加销全产业链各主体在面临内外因素变化时的各种反应及想法,掌握分析影响当前江西省粮食的热点、难点和堵点,在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和各岗位专家共同协助下,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多篇调研报告获得省部级有批示和国家、省有关部门采纳,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发挥了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产经岗的职能,有效服务全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教材由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依据上海桃树栽培职业技能鉴定细目组织编写。教材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桃树栽培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随着生物医药研究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在新药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是当今各大医药企业重点关注的药物研究领域。程玉鹏、高宁主编的这本《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指南》主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实验的基本仪器特点与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后设计了综合性实验,以供读者全面掌握生物技术药物实验研究的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实验室准则、常用仪器及操作规范、显微观察技术、灭菌技术、核酸分析技术、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检测技术和综合性实验。 本书可供生物技术制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也可作为生物制药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由宋发旺、尹文武、姜辉主编的《现代农业创业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列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农业创业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现代农业与农业创业、农业创业成功的基本要求、涉农市场调查与分析、创业形式与路径、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融资、编制创业计划书、实施创业计划、创业风险规避、农业保险选择、农业企业的增效与壮大等。 本书围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满足职业农民朋友生产中的技术需求。重点介绍了农业创业、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知识。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深人浅出,实用性强,适合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学习参考。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和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具有万年以上农耕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农业科技和农业文明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8个农业系统入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农业系统包括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古代农业遗址、农业景观,以及相伴而生的耕作制度和农耕工具等,是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对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详细阐释了各个遗产项目的历史传承、价值与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400) 的支持下,参加项目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针对北方麦区氮磷化肥使用过量、钾肥不足,养分投入不平衡,盲目防治、过量用药,污染环境等问题,结合各区域气候、土壤特点和耕作栽培方式,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发了适于我国北方麦区的化肥农药减施关键技术,建立了小麦化肥定量减施和有机肥替代技术,农药精准减施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了适于北方不同麦区的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丰产优质、肥药减量增效、环境绿色友好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本书可供相关领域的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肥料、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和经销企业与人员,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
粮食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保障全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化肥贡献功不可没? 实际上? 多年积累的问题主要在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单纯依赖化肥、甚至过量使用化肥上? 缺乏化肥使用的限量约束机制? 我国化肥市场放开后? 化肥产业发展迅猛? 尤其是复混肥料产业膨胀式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氮磷钾配比均衡施肥、方便施肥问题? 然而? 农业产业需求过度饱和之后? 生态环境问题、农产品质量问题开始显现? 近几年? 化肥产业面临的问题是□□□□的
樊英、李明贤所*的《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首先分析了 职业农民是什么的问题 ,确定职业农 民培育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 为什么要培育职业 农民的问题 ,说明职业农民培育对保障农业生产持 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及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后分析了 如何培育 职业农民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 设计思路及对策建议。
为给我国农业领域宏观决策和妥善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召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了《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对策》(作者贾敬敦)编制工作。编写组系统分析和梳理了我国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和总结了我国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凝练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农业领域项目课题实施以来取得的部分亮点成果,展示了我国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部署方面的成效;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需求与重点任务,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农业领域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也为下一阶段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项目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沼气作为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沼气池池温太低严重制约着户用沼气的发展。本书主要从低温沼气池中分离筛选各阶段的微生物菌群,分析各菌群的特点,并研究冷冻干燥的工艺条件与离心分离的条件,选择出了耐低温沼气菌群冻干复合保护剂并确定了合适的储存方式。研制的菌剂主要以纤维质为发酵底物材料,从底物浓度、CN比、接种量、补料量、补料时间、补料类型和搅拌频率等发酵工艺方面优化制定出适合低温使用的沼气发酵工艺。*终能够提高户用沼气池的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有助于提高冬季沼气池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