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0章,分别是引言、黄河流域自然生态条件、黄河流域综合生态状况、基于自然的林草植被承载力理论依据和实验实证、基于自然的林草植被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及黄河流域典型山区、水域、沙区、盐碱与砒砂岩区生态修复治理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议。第1章引言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与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第2章在详细介绍了黄河流域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林草资源等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地理分区和治理区划;第3章对黄河流域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科学评估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及潜力;第4章侧重于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植被承载力的定义与特点,提出并以油松、刺槐、樟子松等人工林验证了生态系统蒸散量和水分承载力估算模型;第5章全面阐述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极大丰富了农业信息获取手段,在农情监测、灾害评估、产量调查、植被表型获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无人机已成为空天地农业遥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著者团队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机理与定量遥感重点实验室,在近 10年中持续开展农业无人机定量遥感研究与应用实践,本书即相关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书中涵盖了当前无人机遥感领域的主要研究应用方向,包括农业无人机遥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无人机平台及传感器、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大田作物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作物表型获取、果园无人机遥感及植被病虫害无人机遥感等内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畜禽有机肥安全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畜禽有机肥质量特征,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典型污染物在农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环境风险,基于污染物阻控的有机肥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基于农田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技术和案例,还介绍了当前有机肥生产的主要技术工艺。
本书旨在广泛而全面地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食品和农业中的应用。全书分两部分,第Ⅰ部分总体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高光谱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的仪器和实现。首先从基本的图像和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入手,然后详细介绍了用于处理和分析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分类及预测应用中高光谱成像的具体技术和方法。第Ⅱ部分包括10章,涵盖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植物健康检测与监测、精准农业、实时检测和高光谱显微成像等方面的系列应用案例。
本书收录了农机修理质量、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农业机械分类、农机作业质量、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温室能耗测试方法、机械装备配置规范等方面的农业标准22项,并在书后附有2021年发布的6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鸭的解剖与生物学特性、鸭病综合防控措施、鸭病诊断技术、鸭传染病、鸭寄生虫病、鸭代谢病、鸭中毒病、鸭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预防和治疗措施。全书含有 幅高清图片,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文字简练、系统性与科学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可让读者“看图识病,识病能治”,以达到快速、准确掌握各种鸭病诊断与防治的目的。 本书是广大鸭病防治工作者和养鸭场技术人员、动检工作者、基层兽医的 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的重要参考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201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编写,该年鉴每年出版一本,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各司局、研究所提交材料,院办公室汇总编撰,是对当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各项工作、成果、业绩、活动的全面纪实。内容涉及科研创新、科研成果推广、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人事管理与人才建设、计划账务管理与条件建设、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人物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大事记等,全面反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2018年的重大事件、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
《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理论与模拟》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围绕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迁移运动过程,开展相关理论与模拟方法研究。其中第2~第4章主要阐述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理论与模拟方法;第5~第8章主要涉及畦田灌溉地表水流运动模拟;第9~1章主要开展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模拟;2~5章主要进行畦田施肥灌溉性能评价与技术要素优化组合分析。
.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基础组成。是利用乡村青山绿水资源,发展“三农”产业,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工程。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势头猛。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全国试验示范阶段。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占旅游总收入14.6%,并以年30%速度递增,展示了中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发展前景。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提升“三农”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元素结合的统一体,是自然与人、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农业综合系统工程。不仅展现乡村山水田林路居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美,还反映农
《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理论与模拟》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围绕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迁移运动过程,开展相关理论与模拟方法研究。其中第2~第4章主要阐述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理论与模拟方法;第5~第8章主要涉及畦田灌溉地表水流运动模拟;第9~1章主要开展畦田施肥灌溉地表水流溶质运动模拟;2~5章主要进行畦田施肥灌溉性能评价与技术要素优化组合分析。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灌溉水资源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灌溉水资源配置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加了灌溉水资源配置和种植结构优化系统的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针对农业系统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构建反映不同尺度特点的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种植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模型,探讨各模型的解法,提出作物-渠系-灌区-区域多级灌溉水资源配置和种植结构优化方法与模型体系,探讨灌溉水资源配置及种植结构调整应对变化环境的措施及风险,对于加强农业水土资源的集约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介绍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100余篇。
一带一路 建设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书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中东欧国家从农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现状、农业投资环境与风险、农业合作思路、农业合作重点、合作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本书系统、全面、翔实地对 一带一路 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述的书系,有利于我国农业领域变革观念、创新机制、重塑产业,共享 一带一路 农业发展红利,实现农业增长,保障农民利益。本套图书具有馆藏和推广价值。
本书旨在广泛而全面地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在食品和农业中的应用。全书分两部分,第Ⅰ部分总体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高光谱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的仪器和实现。首先从基本的图像和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入手,然后详细介绍了用于处理和分析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分类及预测应用中高光谱成像的具体技术和方法。第Ⅱ部分包括10章,涵盖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植物健康检测与监测、精准农业、实时检测和高光谱显微成像等方面的系列应用案例。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17-2026年农业展望》由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合作完成,两组织成员政府和商品组织的专家们提供了意见建议。本《展望》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农渔业产品市场中期(10年)前景作出一致评估。今年《展望》特别关注东南亚农业和渔业部门。 今年《展望》的背景是,2016年多数商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库存充足,价格远低于过去10年峰值。2016年,谷物、肉类和奶制品平均价格持续下跌,油籽、植物油和食糖平均价格略有反弹。 展望期内,需求增长预计将大幅减缓。过去10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中国,其肉类和鱼类需求量持续攀升,助推饲料消费量以每年近6%的速度增长,增速仅次于全球生物燃料产业;生物燃料产业的原料投入量以每年近8%的速度增长。过去10年,2.3亿吨的谷物库存补给量也为需求量的增加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推动需求
《“十三五”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重要亮点成果汇编》由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编撰,收录了10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重要亮点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与推介,以期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公众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迫切需求。每个成果分为三个模块:完成单位、完成人、重要亮点成果。重要亮点成果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成果、技术特点和技术推广效果,对相关领域人员研究学习有实用价值。
由中国工程院承担建设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科技领域公益性、开放式的知识资源集成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国家工程科技领域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科技活动、企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提供科技大数据支撑和专业化知识服务,助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自2012年该项目启动建设5年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已建立化工、农业、医药、能源和卫生等近30个专业知识服务分中心系统,通过自建、联盟、采购、网络开放获取等方式,汇聚了二十多个主题领域的资源,包括文献、数值数据、工具(事实)、行业报告和政策法规等,资源总量超过44亿条,数据容量达到84TB,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工程科技领域各类数据汇集的重大突破。 为建成中国工程科技领域的 元数据海 ,元
本书系统介绍了鸭的解剖与生物学特性、鸭病综合防控措施、鸭病诊断技术、鸭传染病、鸭寄生虫病、鸭代谢病、鸭中毒病、鸭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预防和治疗措施。全书含有 幅高清图片,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文字简练、系统性与科学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可让读者“看图识病,识病能治”,以达到快速、准确掌握各种鸭病诊断与防治的目的。 本书是广大鸭病防治工作者和养鸭场技术人员、动检工作者、基层兽医的 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