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物》是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作者团队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是一部系统介绍植物病原根肿菌、植物病原黏菌、植物病原卵菌、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毒、植物寄生线虫、寄生性植物的专业著作,包括病原物属、种的形态特征描述。《植物病原物》共六章,重点阐述了与农业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病原物属、种。作者从历年积累的研究材料中精心挑选出植物病害症状照片265幅、植物病原物显微照片446幅,并手绘病原物形态或结构模式图170幅。《植物病原物》收录这些图片以记述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病害的因果关系,立意新颖,内容翔实,图文精致。
本书介绍了烟草病虫害诊断及绿色防控技术,其中包括有烟草病虫害的诊断和绿色防控烟草病虫害基础知识,烟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涵盖76种烟草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原因、特点及主要的识别特征,解释了导致众多伤害症状出现的的因果关系,描述了如何确定疾病侵染危害水平及制定一个可行的病虫害绿色控制技术,确保一个健康的烟草作物生长。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6章,介绍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刈割覆盖、氮添加、火烧、耕作措施等人为因素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研究内容揭示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动物地理分布特征,完善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系统生态学相关研究内容,可为相关领域学者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第二部分为第7~11章,主要介绍土壤动物的生态作用,特别是大型地栖类土壤动物对土壤结构、水分入渗和坡面水土过程的影响,对比不同体型土壤动物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对指导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本书是作者团队对广西河池市具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详尽调查后形成的成果。全书对河池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共收集河池主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51种及常见药用植物486种,书中梳理罗列这些药用植物的特征、植物区系特点等,并且全面分析河池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此外,书后还附有河池药用植物名录,详细介绍每种药用植物的具体分布和功效等。每种药用植物均配有野生状态下的彩色图片,为广大读者提供直观资料。本书为河池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有助于丰富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记录,推进药用植物规范化、产业化开发,对保护我国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及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物种灭绝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其现存个体数少于最小可存活种群的个体数,且常常分布地域狭窄,天然更新极差,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2016YFC0503100)”资助下,项目组近100名研究人员通过4年多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4种典型极小种群保护植物的繁育技术、生境恢复、就地保护、迁地及回归保护相关技术全链条的研发。本书是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珍稀濒危植物拯救与保护系统性技术的著作。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 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整体较为薄弱,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粮食产量受 气象灾害的影响却越发严重。本书先行阐明了粮食安全的意义及重要性,再以水稻为例详细介绍了我国典型农业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趋势,综合运用统计学、作物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深入研究了自然灾害影响下的水稻脆弱性,并提出如何使用农业保险和田间管理等方式缓解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终从粮食安全可供性视角评价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书以农药对靶剂量高效传递与调控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农药对靶剂量传递的过程与行为、涉及的分散体系与传递性能、施用的靶标作物与流失途径。同时,在介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棉花等靶标作物典型生态区农药使用场景中农药损失规律、高效对靶沉积机制及剂量传递调控途径与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农药损失阻控途径,提出了农药载药体系与药液性能调控及雾化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不同靶标作物种植体系的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方法与技术途径。
本书突出地阐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转折,新问题.构建了生态植保的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 本书综合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内容和相关二级学科的新进展,将提炼的内容有机组合,分别形成理论、技术与实践体系,各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便于学习和应用。系统介绍了生态植保与 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生态植保的科学基础、植物保护知识与技术,基础生态植保的实践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农业、农学、园林、植保专业的科技推广和大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供管理人员参考之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气候季相的异常、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景观的演异、边缘植物的增加等因素,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不容乐观。为此在结合植保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开展了数年的现场调查、标本采集、室内镜检确认、现场核查复验、认真查询考证、重点命题调研等工作,现完成了本书的编缉。 本书系“十一五” 重点图书,风景园林手册系列,“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手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知识300问”的姊妹篇。 本书所配照片全部来自作者自拍,大部分照片可以反映出病虫害发生的不同时期,有利于读者了解到病虫的生态演释。另一特色是在综合防治中,不是简单的病虫药物防治,而是重点放在环境的改善、栽培技术的进步上,从而构架生态治理摸式。 本书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计600余种,
20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蝗灾的成因及发生特征、治蝗措施的总结等方面做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历史性探索,为把中国灾害科学推向新阶段准备了条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蝗史与治蝗史领域却始终没有出现一部全面、深入、系统的专著,将蝗灾和治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而,完成一部中国蝗灾与治蝗通史,是本研究的一个目标。本书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蝗灾及其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分为唐代及其之前、宋元、明、清、民国几个大的部分,每部分对蝗灾的状况、治理策略、治理特点、社会意义等进行了考察与分析。
《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Ⅱ》一书,共收入本团队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甘蔗叶等9种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的论文54篇,分为“概论”“化学成分与工艺研究”“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 三大部分进行介绍。书后附有已经公开发表的甘蔗叶等9种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的相关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等。
根据新编《浙江植物志》第二版的记载,浙江有兰科植物54属,121种。兰科植物花部构造高度特化,在植物界的系统演化上属于最进化、高级的类群,通常对兰科植物的调查来评估一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保护现状等。项目团队以百山祖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为重点,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全域联动发展规划(2021-2025年)》重点构建的 保护控制区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区 三层级全域联动全域为调查范围,在其三层级全域联动区中不同海拔、林分、崖壁,设置样带结合样方开展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保存原始生境和不同生长期、营养期、生育期照片,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浙江植物志(新编)等为主要依据,通过精细解剖、形态学鉴定,对所有调查到的兰科植物进行分类鉴定,编制百山祖国家公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名录,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外来入侵植物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重大。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与编目,查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等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和蔓延的科学基础。本志书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现阶段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系统、完整、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志书共5卷,共收载了外来入侵植物68科224属402种,不仅明确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名称(拉丁学名、中文名)、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生境、原产地及分布现状,给出了外来入侵种与相似种的区别特征,每种外来植物都附有高清的图片,还着重考证了入侵植物的传入与扩散,包括从历史标本和文献记载两个角度去推断外来植物的入侵时间,从外来植
近年来,全国各地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随着气候季相的异常、生态环境的恶化、绿色景观的演异、边缘植物的增加等因素,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不容乐观。为此在结合植保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开展了数年的现场调查、标本采集、室内镜检确认、现场核查复验、认真查询考证、重点命题调研等工作,现完成了本书的编缉。 本书系“十一五” 重点图书,风景园林手册系列,“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手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知识300问”的姊妹篇。 本书所配照片全部来自作者自拍,大部分照片可以反映出病虫害发生的不同时期,有利于读者了解到病虫的生态演释。另一特色是在综合防治中,不是简单的病虫药物防治,而是重点放在环境的改善、栽培技术的进步上,从而构架生态治理摸式。 本书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计600余种,其中加编了
本书从害虫防控的发展历史入手,系统介绍了 和国外迄今有关害虫生态防控的新理论、新方法和防控技术应用的新成果,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害虫生态防控的发展历史、研究动态和**进展。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共15章。其中,前7章为“理论篇”,主要系统阐述了害虫生态防控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后8章为“实践篇”,详细介绍了害虫生态防控的理论和方法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茶树、棉花、柑橘、甘蔗等作物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实践及成果。在注重害虫生态防控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本书重点介绍了害虫生态防控新方法和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庞国芳等著的《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由5卷构成,书中所有技术内容均为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原创性科研成果,技术参数和图谱参数与 接轨,代表 水平;图集涉及农药种类多,且为世界常用,参考价值高。 本分册为《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二卷《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图集》,包括510种农药化学污染物中英文名称、CAS登录号、理化参数(分子式、 质量数、结构式)、色谱质谱参数(母离子、子离子、离子源及源极性、保留时间)、提取离子色谱图、四种碰撞能量下碎片离子质谱图。 本书可供科研单位、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