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在本书的序言中这样谈这本文集的内容的:“初看上去,收集在本书中的这些论文所关注的论题似乎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希望读者很快就能够发现,其中大多数论文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密切相关的。的确,这些论文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道德哲学的问题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从经济政策的问题到纯经济理论的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论文中,我却是把上述问题当作同一核心问题的不同方面来看的。……”
2018年是中国历目前很辉煌、不错盛的唐朝建立1400周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人”“唐风”“唐艺”甚至“唐装”作为大国盛世的印记,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豪。走进唐朝既有思想上的烙印,又有文献上的记载。尤其是近百年来考古发掘和文物发现,使得“大唐之国”的“大格局”“大气象”“大艺术”更显现出自己的特点。唐代历史的课题已经被学界反复耕耘,但是大的历史不会萎缩,好的课题也不怕重复,因为每个人解读诠释历史的视角也不相同。本书期待能对读者进入历史时空,置身历史场景,触摸历史遗存,有所帮助,能在精神上去感悟唐代的文化与魅力。人类进步不可能脱离历史,而记忆遗产的作用,也深深隐匿其中。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含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 本次出版的修订插图本,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三书》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订正。全书插图的选配侧重中西比较,以凸显华夏美学的非酒神型特征,与《美的历程》《美学四讲》修订插图本共同构筑了一片完整统一而丰富多彩的美学园地。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成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录,又有点像圣者传一类的书。但这位圣者并不是宗教的圣者,而且本书并不偈一般宗教书那样枯燥乏味。却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散文诗。
《青藏苍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中国科学家揭开青藏高原神秘面纱的历程。所以,在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领悟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和科学精神的同时,还可以了解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进程。这本书既是纪实文学,也是科普读物。内容有:千秋苍茫高原梦、筚路蓝缕者的开拓之路、在藏东南的密林中、青藏大地从古海中升起、西藏大地走遍、穿越羌塘之旅等。 \t\t
《星斗焕文章美文精粹》由《读书》编辑部编著。既是“《读书》三十年精粹”,自然就离不开书,《星斗焕文章美文精粹》分为“灯下品读”、“心香忆故”、“书里春秋”三部分。“灯下品读”是品味诗书之精妙;“心香忆故”是因书而谈人;“书里春秋”则是书海泛舟的恣肆和其乐融融。金克木《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读杨绛《洗澡》一书,属“灯下品读”;汪曾祺《又读》,是评介了沈从文因写《边城》而身背“罪名”和他的艺术见解,属“心香忆故”;资中筠《清华园里曾读书》则讲当年挑油灯夜读,却不是为了考试等等关于书的故事……即使是80年代的文章,而今读来依然亲切,依然获益匪浅。
我喜欢人。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却是事实。我喜欢不同的人生中流露出的人性,看不同的人格和人品用各自的方式展示。所以,有了这本书。 当然我很清楚,每一次采访他们都不可能对我完全开放,他们的讲述都是有选择的。这曾经是相当困扰我的问题之一,我也曾经将全部的力量用来跟他们较劲,甚至冒着惹毛对方的危险,提各种尖锐的问题,却总不能满意,*真相似总如早春的草色, 遥看近却无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已经不构成困惑了。并没有一个完全客观和真实的 过去 存在,过去只能以 被回顾 的形式存在,那就是历史。 所以,我所谓的 读人 ,不仅是使劲挖他们,听他们说什么,还包括了咂摸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这是 读 的趣味。这个趣味,不是讲述者提供的,而是要读者自己去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