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之上,存有着一种巨大且监护的力量,此一力量凭靠自身的意志而确使人们获得满足,并监护他们的命运。此一力量具有、无微不至、恒定、远见和温和的品格。如果它的目的在于养育人以使其长大成人,那么它就似父权;但是它也异于这种,因为它力图使人们处于恒久的孩童状态:当然,如果人们只想欢乐,那么人们得以欢乐也是颇令人满足的。这样一种政府虽说愿意为人民造福,但是它却力图使自己成为人们幸福的代理者一裁定者;它虽说会为人们提供安全,能够预见并确使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引导人们的努力,规定人们财产的承继方式,并分配处理人们的遗产,但这岂不是让人们根本不思和完全不去操劳烦恼琐碎的生计吗?而这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本书由以下九章组成。章是导论,也是全书的概述。在第2章中,我们阐述资产价格与泡沫的经济理论,解说泡沫的概念,分析泡沫为什么会是问题。在第3章中,我们回顾历史上发生了几个泡沫事件,以及我们对泡沫历史的思考。第2章和第3章是泡沫的问题一般论述。接着的几章,我们集中论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的日本经济。第4章分析泡沫的膨胀过程。第5章分析在资产价格暴涨背后存在的资金特循环的变化、土地交易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第6章中,我们概述日本的泡沫应对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并对此进行评价。第7章中,我们分析泡沫的崩溃过程及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第8章中,我们论述资产价格变动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在第9章中,我们对泡沫后的日本经济进行展望,论述为了防止泡沫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的对策,揭示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长期课题。
钱穆先生为文史大家,尤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精研甚深甚切。《论语新解(精)》乃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实为阅读和研究《论语》之入门书和阅读书。
所有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的形式基本一致。开头的章节是由专家撰写的关于目的地的历史、环境、文化等背景介绍。之后的“出行指南”提供了多方面的出行信息,如签证、货币、通讯、营业时间和住宿的选择,“健康指南”部分,关注呵护着你的出行健康,“交通指南”部分,为你的旅途提供了各种交通的信息。由于每个目的地情况各异,每本书的章节(书的主要部分)划分也有所不同,但形式是一致的。总是以背景开始,接着是介绍景点、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到达和离开,以及目的地周边的相关信息(“四处走走”)。
围绕中国思想现代化这个主题,林毓生先生的这部文集分为五四运动,自由主义理念、人文重建、台湾当前文化发展、有关当代新儒家等几大部分,体现作者多年来对乌托邦主义的反思。??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视域的开启与交融方法是体系的灵魂。作者在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是本书的基本特色。在借鉴现象学与解释学方法时,融入中国传统体道方法,使之在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上,别开生面,更加深透。尤其是在中国天道观的研究上,无论对其底蕴的发掘,还是对其永恒价值的评价,都显示出思想重构和富于诗意的精神。在这项高层面的研究中,作者不仅使中国近代以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新的深化,而且似乎为中西思想融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清末官制变革,将原来“内外相维”格局改为上下贯注,是近代政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改制的总体目标是仿照西方,由君主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清廷试图通过官制改革奠定立宪的官治基础,进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纲;可是改制反而导致统治秩序严重失范,社会矛盾急剧尖锐,清廷速亡。其弊端,主要是君臣上下只顾一己之私,阻挠改革,不能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局也与他们的预期相去悬殊。 本书引用大量未刊档案与清人文集、日记、书信,揭示了清季改制中新旧体制的复杂纠葛,折射出制度兴革与中西历史传统的缠绕,以及对后来政体设置的重大影响。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
钱穆先生为文史大家,尤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精研甚深甚切。《论语新解(精)》乃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实为阅读和研究《论语》之入门书和阅读书。
古陶瓷学界耆宿叶喆民先生的这部通史巨著,是在其《中国陶瓷史纲要》一书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现、新成果倾力著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而非孤立、片面地轻断真伪、迟早;同时,不轻易放过窑址出土的特殊品种或典型瓷片。对于各大窑系的分类,作者运用比较学方法来对比观察相似品种及其烧成方法,联系地质特征与历史渊源,找出其主流或分支而理清脉络,例如他在1977—1985年对汝窑窑址的发现和认定,即是用此种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古陶瓷鉴定与鉴赏方面,作者提倡“既识真假,亦辨美丑”,“既以物稀为贵,亦讲难能可贵”;对于古陶瓷与书画艺术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对唐宋陶瓷的推崇,多有阐发。行文雅秀、旁征博引而不失明晰;注释、录亦堪称周备。???蒙
本书内容简介:你手里的这本讲述集,是根据吴明山老师在“三字禅茶院”主持“观照”培训课程时的讲座、对谈编辑而成。吴老师不循常规,将微妙的经典加以还原、激活,并透过活泼的互动,启悟听众本自具足的心灵觉照力,帮助其解黏去缚,获得成长。 在这流动的叙述中,你若以心谛听,便可感受到一个禅者鲜活的、随时在觉察的内心流露,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光明:当它与你的内在光明相应,从而引发你对自己生命的觉察和观照,你便拥有了一个探索的工具、一面照明心地的镜子,可以藉由它们,回到自己生命的丰足、慈悲与宁和。如此,讲述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提醒你,不要执著于任何的观念或答案,因为生命的如实只在当下,只在你不断向内的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