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均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长期活跃在商业银行法律工作的线,既有系统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又有较为丰富的银行法律实务工作经验,一直致力于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把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实务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而且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取得了很有实用价值的专业研究成果,可喜、可贺。虽然这本书并非尽善尽美,但我仍然很乐意向商业银行业务人员这本书,希望能对大家开展业务、防范风险有所裨益。
银行业的发展以及银行机构的经营运作不同于普通行业,其经营的安全与否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需要在对银行业进行反垄断立法与执法时充分考虑到这种特殊要求,因此科学的银行业反垄断法适用和有效的银行业反垄断执法是维护银行业竞争环境的重要条件。构建银行业的有效的市场竞争结构是保证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银行业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以银行业结构规制为视角》重点探讨银行业的结构规制,因为结构规制是行为规制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对银行业中具体垄断行为规制的前提。在对银行业的结构规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银行业经营的安全与稳定。伴随后危机时代各国对金融业安全与稳健发展的重视,以及加强本国金融机构竞争实力的考量,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方向无法逆转。对于我国来说,商业银行主导金融业综合经营
本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是笔者构思的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框架或体系中的“中国问题”部分,主要是从法律视角对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问题作出全面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法律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为完善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督促机制提供急需的方法指导。在结构上,本书分成“导论”、“总论”与“分论”等三部分。在“导论”部分,对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状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以及本书的结构安排等作出简单介绍。“总论”部分共分为三章,分别对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内涵、全球兴起的背景以及国内的督促机制的构成、国内外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状况以及特点,乃至在宏观上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督促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构想等,作出详细分析。立足于“总论”
本书对我国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概览,回顾了我国商业银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银行业在商业银行监管和治理方面的法律成果,有助于商业银行实务界了解国际商业银行法律法规的发展态势,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交易规则和治理文化;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法律制度,有助于国内银行法理论界把握国际银行法制发展的态势,使国内银行法的研究与国际接轨。本书分专题从市场准入、资本充足与流动性监管、授信风险管理、对外投资、境外经营活动监管、外国银行规制、财务会计、审计与信息披露、市场退出等视角对国际银行业法典的相关规则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际银行业法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相关法律制度的整体架构及其现有规则的局限性进行探讨,提出诸多完善的对
本书作者对信托原理和国家经济调节理论有颇深研究,他结合信托法和国家经济调节法,对信托业监管及其制度建设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国家调节说又被经济法学界称为“三三理论”,其研究核心是国家如何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对其不足的地方采取相应的强行规制、直接参与和宏观调控等方式进行管理。具体到本书有三个特点: 1.观念新颖。作者在提出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功能性监管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对信托业的扶持帮助和引导促进也是监管的内容。这就突破了过去将监管与被监管者对立的思维,是一种构建和谐信托监管的观念创新。书中所总结提出的信托监管部门通过向市场提供统计数据、交易模版和业务模式等方式来实现监管目标,也正是这一观念的具体延伸。 2.紧扣实际。无论是论及模式选择和监管体制拓新,还是对信托业准入、业务经营和退出
本书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线,放眼整个银行贷款业务体系,按照贷款流程的各个环节梳理潜藏其中的各类法律风险,并在多年实务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础设施类项目、民用航空项目、船舶项目、并购项目、融资租赁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围海造田项目、矿业类项目八大类贷款的特殊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辅之以重点融资项目贷款案例分析,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