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心灵能够达到自己渴望的高度,也会沦落到无所期望的水平,一切外界的境遇只不过是心灵收获的一种手段。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在最软弱和最堕落的悲惨境地也仍然如此。我们生活的有形世界是由无形的力量所支撑的,因此尽管生活充满了考验、过失和肮脏的事物,但是人类仍然可以从孤独梦想家的美好幻想中得到滋养,从而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期望。
《公共论丛》将围绕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以探讨如何确立新的公共哲学为主题。她将通过中外古今重要思潮的研讨,从多种不同角度加以审视,从中汲取思想智慧;她将打破现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与人文学的学科壁垒,致力于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基础性学理问题的探讨,促进有关公共事务的理论知识的构建、整合与传播。避免由于相对主义盛行,社会据以对话、交流和沟通的文化公共性的丧失,略尽绵薄。
《生死学十四讲》是台湾生死学课程开创者余德慧教授的力作,台湾多年,此次为大陆次引进简体版。 生死事大,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地。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道难关。近观死亡,跳出心智的束缚,透视生命的全貌,你会发现生命更加宽广的存在。 余德慧教授探讨生死学领域二十年,开创了华人世界门“生死学”课程。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对重症病人的临终陪护经验中,关于生死学的心悟。书中强调,我们不能用常理来判断重症病危的人们,必须跳出常理来理解生与死的本质。并借此深入分析到,我们在正常的生活状况下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找回灵性的力量。 本书不仅是临终陪护人员难得的意见参考,更是每个人启悟生命真相的修行之书。 二十年前,余德慧在台湾大学心理系,开设了华人世界的门“生死学”课程。当时,每一堂课都大大爆满。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