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年谱。刘师培(1884 1919) ,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 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更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从出生到逝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林散之先生的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资料详尽扎实,对于研究者、收藏者全面认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完整了解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创生命,深入认知中国当代美术史,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典藏价值! 林散之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对当代书坛影响深广。 林散之先生是江浦人,幼尝苦辛但是求艺不断,先得乡贤开蒙,后为黄宾虹老提命。傅雷先生曾说,林散之先生是黄宾虹老入室高足中成就实为仅见者。 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豁达,晚年书画之名始为广知。高二适先生见到林老书迹大呼: 这才叫字! 启功先生初见林先生的作品时,竟然脱帽肃立,三鞠躬,以表敬意。此二事,一时传为书坛佳话。 70年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县湴塘村(今属江西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人。绍兴二十年(1150)首中乡举,二十四年中进士。历官赣州司户、零陵县丞、知奉新县、临安府教授(未赴)、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将作少监、知漳州(未赴)、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广东提刑、尚书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读、右司郎中、左司郎中、秘书少监、知筠州、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弃官回乡,特授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授至宝谟阁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谥文节。 杨万里首先是一个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据说其平生作诗两万多首,今存4200余首。而且其诗名在当时是在陆游之上的。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诗云:“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
本书以记述谱主生平思想活动为主,兼收与谱主活动有关的资料。属谱主领导的革命运动史范围者,收入正文,详略视其与谱主关系而定。本书分三卷,卷(1866-1911)记谱主家世,早年生活,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为推倒帝制,建立共和而奋斗的经历。第二卷(1912-1918)包括谱主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二镒革命。组建中华革命党,反袁及次护法运动等内容,即为建立民国、保卫民主共和革命成果殚智竭力的行誼。第三卷(1919-1925)着重记述谱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经过五四运动、陈炯明叛变,在晚年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北上、辞世等史事。
《陈澧先生年谱》简介: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岭南大儒。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清史稿》称他九岁能文,复问诗学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以博学见称。其学术思想主张调和汉宋,推崇郑玄、朱子、顾炎武、江永等前贤。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著述达120余种,主要著作有《东塾读书记》、《东塾杂俎》、《切韵考》、《说文声表》、《老子注》、《公孙龙子注》、《汉儒通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声律通考》等。其遗著已由《陈澧先生年谱》作者之一黄国声教授整理为《陈澧集》六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陈澧先生年谱》是部陈澧年谱长编,以传主为中心,并详述清代广东学术的发展以及岭
一、周恩来是本年谱谱主,书中叙述谱主的活动,一般均省略主语。 二、本年谱按年月日顺序记事,有少数条目则根据需要采用纪事本末方式撰写。一条中包括不同月日多次活动的,开头用次的时间,其余各次的时间在行文中出现。 三、年谱中同一时间有多条内容的,在条开头写明时间,从第二条起用“△”号表示与条时间相同。 四、条文中力求标明每项活动的具体日期,有些日考订不清的写旬,旬考订不清的写月,依此类推。一般放在旬末(月末),有些放在旬中(月中),是编写者大体能断定其时间的。 五、凡谱主与他人联名发的函电文件,其名次一般均按原件顺序排列。谱主为首的,一般不出谱主姓名,只写明和某某、某某从事了何项活动。 六、本年谱适当反映了某些重要的背景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文中。 七、对有两
该年谱系由潘中华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蘀石,一号万松居士,嘉兴秀水人,是清代乾隆朝有名的诗人、画家。他年青时跟随陈书学习画法,后来到京城蒋溥家坐馆,又受到恒轩指点,主要画兰、梅、竹、松等草木花卉,风格以水墨写意见长。钱维城于同代人中,山水推张古渔,闲写则推钱载。他在诗歌方面成就更是不凡,尽管在同代人中少有知音,后世却认可其为乾隆诗坛独树一帜之人。钱载科场晚达,四十余岁考中二甲靠前名进士,从此仕途坦荡,由进士入仕翰林院,一直做到礼部左侍郎。因而有关系往来的人多为当时显贵才俊,如成亲王永瑆、蒋溥、邹一桂、董邦逹、英廉、张庚、罗聘、金农、翁方纲、张宗苍、袁枚、沈德潜、钱陈群、梁同书、陈兆崘、马曰琯、沈大成、王昶、王鸣盛、钱大昕、朱筠等等。年谱旨在全面展现钱
本书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以编年体的形式,翔实、准确地记述了周恩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卓著功勋的辉煌的一生。周恩来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从1927年起成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共和国总理,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经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除周恩来本人的活动外,本书还记载了大量有关的背景材料,对有不同说法的同一事件,还慎重地列举不同的说法。本书版本采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以纪年体的形式和翔实的档案、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记载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特别是再现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领导核心的成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李慈銘是晚清著名文學家、學者,著有《越縵堂日記》、《白華絳跗閣詩》等,藏書、校書亦具特色。近年來,關於其詩文創作與讀書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豐富。然而關於其生平研究則相對薄弱,至今未有一部完整的年譜面世,不能不說是學界之憾。本譜完整梳理李慈銘及其同時代人著述,考證其生平部分公案,充分運用李慈銘日記及同時代人相關詩文日記等材料,展現譜主人生軌跡與性格思想之複雜及變化。本譜首次考察其婚戀、交遊、著述之散佚、藏書積聚與歸宿、學術成長歷程、詩歌創作與主張之變化等,並搜輯李慈銘佚劄百餘通、詩文數十篇,已將部分篇章納入譜內。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谥文清,山西河津县南薛里人(今山西省万荣县平原村)。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历监察御史、山东提学佥事、南京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天顺元年(1457)致仕,天顺八年(1464)病卒。薛瑄是明代位从祀孔庙的大儒,著有《读书录》、《读书续录》等理学著作。在文学创作领域他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著有《河汾诗集》等,计有1570余首诗歌、260余篇文章。 钱国莲和薛冰编著的《薛瑄年谱》作为年谱首先对薛瑄的生平事迹作了详尽的整理,既对谱主一生作了完整系统的纵向描述,又兼顾横向联系,提供了薛瑄主要活动的背景材料,交代了薛瑄与同僚、同年、门生或友人的交游情况;其次对薛瑄大部分诗文的创作时间和地点进行了梳理。
本书为国内*部丰子恺年谱长编。撰著者为资深的丰子恺研究专家,本书在对丰子恺的思想、艺术,以及其所在的社会背景、文化艺术思潮等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浩瀚的文献甄别、考证,*限度地反映了丰子恺的生平事迹。该年谱长编既全面展现了丰子恺的生平、成就,亦反映了其哲学、政治、文化、文学、艺术、宗教、道德、审美等文化指向,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作为现代文化艺术全才的精神世界、文化行持和生命意义。本年谱长编采用板块式的编撰方式,即采用谱前(凡例、丰子恺传略、丰子恺年谱编纂状况),本谱(时代背景、谱文、主要社会评价),谱后(谱主著译书目、主要参考文献)的体例,既保证谱文的翔实与丰富,又做到背景、谱文、社会评价、注释等条理清晰,便于阅读和检索。同时,在谱文部分还配以相关影像和文献图片,以有助于读者对谱
冯仲云(1908-1968),江苏武进人,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曾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北京图书馆馆长、水利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本书系国内冯仲云先生的年谱长编。全书辑取了丰富的资料,考证严谨详实,完整、生动地还原了冯仲云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王芑孙年谱》包括凡例、谱前、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 一岁、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二岁、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三岁、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四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