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年谱。刘师培(1884 1919) ,近代经学家、文史学家。曾用名光汉,字申叔。别号左盦、无畏。江苏仪征人。于经学、文学研究颇多创见,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史学、文学专著几十种,收入《刘申叔遗书》。 此书是对2003年广陵书社出版的《刘师培年谱》的增订。此次增订,在保持初版框架的前提下,一是重点补充了新发现的刘师培生平资料,特别是民国时期报刊所载资料,纠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结论;二是增注了引文出处,以便引用和核对;三是更新了《刘师培研究资料目录》,四是校正了初版的文字漏误。
《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从出生到逝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林散之先生的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资料详尽扎实,对于研究者、收藏者全面认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完整了解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创生命,深入认知中国当代美术史,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典藏价值! 林散之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对当代书坛影响深广。 林散之先生是江浦人,幼尝苦辛但是求艺不断,先得乡贤开蒙,后为黄宾虹老提命。傅雷先生曾说,林散之先生是黄宾虹老入室高足中成就实为仅见者。 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豁达,晚年书画之名始为广知。高二适先生见到林老书迹大呼: 这才叫字! 启功先生初见林先生的作品时,竟然脱帽肃立,三鞠躬,以表敬意。此二事,一时传为书坛佳话。 70年
该年谱系由潘中华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蘀石,一号万松居士,嘉兴秀水人,是清代乾隆朝有名的诗人、画家。他年青时跟随陈书学习画法,后来到京城蒋溥家坐馆,又受到恒轩指点,主要画兰、梅、竹、松等草木花卉,风格以水墨写意见长。钱维城于同代人中,山水推张古渔,闲写则推钱载。他在诗歌方面成就更是不凡,尽管在同代人中少有知音,后世却认可其为乾隆诗坛独树一帜之人。钱载科场晚达,四十余岁考中二甲靠前名进士,从此仕途坦荡,由进士入仕翰林院,一直做到礼部左侍郎。因而有关系往来的人多为当时显贵才俊,如成亲王永瑆、蒋溥、邹一桂、董邦逹、英廉、张庚、罗聘、金农、翁方纲、张宗苍、袁枚、沈德潜、钱陈群、梁同书、陈兆崘、马曰琯、沈大成、王昶、王鸣盛、钱大昕、朱筠等等。年谱旨在全面展现钱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改名弘智,号无可、药地等,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诗文著于当时,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方以智一生跌宕流离,才情超 ,工诗画,善书篆,乃至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无所不窥。著述宏富,虽身处忧患流离之中,仍著述不辍,生平著述达百余种。 本书搜罗丰赡,考订翔实,辨析中允,信以传信,疑以阙疑。在年谱正文之外,还广泛辑佚方以智的诗文、书画作品,及相关传记资料等,是研究方以智及其学术思想的 参考书籍。
《钱谦益年谱》由方良著。钱谦益是17世纪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佛学家、版本学家。他又是一位政治人物,先是身为“东林学派”后期领袖,涉足晚明政局,影响朝野舆论,声誉甚高;后在明末清初变局中,附和“马、阮”,迎降清军,声望大跌;晚年有心弥补过失,迎合舆论,在大量诗文创作中,缅怀胜朝,讴歌贞士,引起后世关注,同时有一些支持武装抗清的动作。在个人生活层面,因其老年娶江南名姬柳如是为妾,在诗文创作与生平事迹中留下很多后人寻味的内容。《钱谦益年谱》采用年谱体例,按年月顺序,记述钱谦益的一生行迹与文化成就;并对谱主大量诗文,分辨写作年月;与谱主生平有重要关联的交游情况,也列入谱文;尤其是在某些年份设[辩正]一栏,交待通过考证得出的谱主生平诸多新发现。
《刘少奇年谱》是记述当代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刘少奇一生经历、活动、思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它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汲取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对一些有争议的和颖难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考证和研究,力求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 本年谱记述谱主活动,一般省略主语。纪事按年、月、日顺序排列,少数条目根据叙事的需要采用纪事本末的写法。具体日子考订不清的写旬,旬考订不清的写月,月考订不清的写季,季考订不清的写年。用旬、月、秀、年表述的条目,一般放在该旬、月、季、年的后,有些放在晚中或月中的,是大体能断定其时间的。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江南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是清代以下 重要的古文流派,影响巨大,方苞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是桐城派 重要的作家。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古文“义法”,追求道文并重。文风简严精实,古文写得雅洁自然,富有感染力。方苞的成就不 于古文创作,其作为官员、学者、选家,事迹亦多,只是为文学声名所掩盖,受到关注相对有限。现在这部《方苞年谱》,即力求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与考证,全方位、多面向地呈现方苞立体的历史形象,为读者了解方苞生平、所处时代、桐城源流提供一份扎实可读的材料。
本书是记述潘先生艺术经历、活动、思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年谱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资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传记性相统一为写作方针。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主要依据,客观真实地记述了潘玉良的生平、写生、创作、展览、交游、创作等艺术活动,记述了他与诸多师友如张大千、徐悲鸿、陈独秀、刘海粟、张道藩、王济远、苏雪林、陈之佛、倪贻德、赵少昂、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熊秉明等的交游往来,记述了她的家庭、生活和种种浮沉遭际,也记述了各个时期媒体、刊物对她的艺术和艺术活动的记载与评论。年谱还提供了很多相关人物、相关团体、相关事件、相关历史的资料,插入相当数量的历史照片、写生画稿、作品图片,向读者多方面展示出谱主的人品、个性、艺术探索和艺术环境,为20世纪艺术史提供了很多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县湴塘村(今属江西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人。绍兴二十年(1150)首中乡举,二十四年中进士。历官赣州司户、零陵县丞、知奉新县、临安府教授(未赴)、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将作少监、知漳州(未赴)、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广东提刑、尚书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读、右司郎中、左司郎中、秘书少监、知筠州、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弃官回乡,特授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授至宝谟阁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谥文节。 杨万里首先是一个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据说其平生作诗两万多首,今存4200余首。而且其诗名在当时是在陆游之上的。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诗云:“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
本书以颜真卿的曲折坎坷的人生作为经线,以人物交游和作品考证作为纬线,以风云变换的唐代历史作为谱主一生沉浮变换的衬托,旁收远绍,知人论世。作者把有关颜真卿的诸如人事、政务、艺文等加以融会贯通,错综结合,着重分析之所以形成颜真卿独树一帜的书法外部条件,尤其是人文环境、社会背景、家学渊源等。此着“钩沉稽疑,权衡量说,破千载以上之渺茫,使谱主事迹历历如在目前,堪称颜鲁公的知己。”
蒙文通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在经学、史学、理学、古代民族、历史地理、巴蜀文化、道教、佛学等多个领域里,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二十世纪以来公认的国学大师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思想方面,而很少涉及生平事迹,王承军撰写的《蒙文通先生年谱长编(精)》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关于先生生平事迹过于缺乏的实际状况。
《陈澧先生年谱》简介: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岭南大儒。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清史稿》称他九岁能文,复问诗学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以博学见称。其学术思想主张调和汉宋,推崇郑玄、朱子、顾炎武、江永等前贤。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著述达120余种,主要著作有《东塾读书记》、《东塾杂俎》、《切韵考》、《说文声表》、《老子注》、《公孙龙子注》、《汉儒通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声律通考》等。其遗著已由《陈澧先生年谱》作者之一黄国声教授整理为《陈澧集》六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陈澧先生年谱》是部陈澧年谱长编,以传主为中心,并详述清代广东学术的发展以及岭
在编写《粟裕传》的过程中,我们曾设想将《粟裕年谱》也编写出来,并同时出版。但由于当时时间紧迫等原因,未能如愿。 《粟裕传》出版后,我们即着手《粟裕年谱》的编写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朱楹编写的《粟裕年谱》和2000年《粟裕传》所附年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搜集了一批粟裕文电和活动资料,经过近几年的编写和反复订正、推敲,形成了本稿。要说明的是: (1)编入年谱的所有文电和事件,均以原始资料和权威出版物为准,并进行了必要的考证,纠正了某些党史军史著作和回忆录误记误改之处。 (2)举凡涉及粟裕的事件和文电,包括敌我、中外、上下、左右,一律采取客观记述的原则,以求反映历史真相和全貌。对于应有而未能找到的文稿,也一一注明,以备日后查找。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联通租赁集团的大力支持,谨在此表示衷心
本书以纪年体的形式和翔实的档案、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记载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特别是再现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领导核心的成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