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种边界的艺术。”贝拉·阿赫玛杜琳娜的诗即是一场与边界的长期爱恋,结出了一朵 的玫瑰,花瓣的厚度及其螺旋状的、连续的运动,编织出其诗歌的繁盛样貌。正如这朵玫瑰,阿赫玛杜琳娜的诗是内向、向心的。她始终以个人生活为艺术创作的基础,作品带有突出的自传特征和鲜明的生活印迹。布罗茨基曾感叹价道:“人们不该忌妒在本世纪的俄罗斯写诗的女性,因为在每个拿起笔的人头上,都笼罩着两个巨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和安娜·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杜琳娜罕见地打破了这一禁忌,她的创作不仅与“白银时代”文学传统相接续,而且彰显着丰沛自足的现代意味。时代的光影、日常的琐屑、种种事件和情绪、心灵与理智的冲突,它们在阿赫玛杜琳娜 的崇高诗歌宇宙中被重新锻造、形塑,重新获得血肉与灵性,其中充满对自我的省思,对世人
本书是美国 诗人简·赫斯菲尔德的一本诗学散文集,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诗歌是如何运作和改变世界的。书中通过十章阐释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松尾芭蕉、辛波斯卡等诗人的创作,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并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这些伟大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描述和改变审美世界。对每一个诗人的经历和诗作的特点,作者都有独到且深入的分析和见解。 本书就是一张导航图,跟随它的指引,我们既能细细品味好诗所蕴藏的变革之力,也能见证如何通过阅读诗歌和创作诗歌,来认识自己并实现我们生命的可能性。
《谷川的诗》选编了谷川俊太郎一生70余部诗集、童诗的代表作,时间从1952年处女作《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直至2020年新作,跨度长达近70年。除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外,许多作品迄今是首次在大陆问世,堪称粉丝与文学爱好者的收藏推荐。
“ 雅情诗系列”分为中国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外国篇《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篇两册,共精选了110余首跨越时代与地域的中外经典情诗,它们如璀璨星辰,穿越时空,绽放着永恒的爱情光芒。 外国篇《我的心只悲伤七次》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跨越不同时代的 诗人的情诗佳作,包括了 读者所熟知的普希金、莎士比亚、纪伯伦、聂鲁达等西方文学巨匠。这些诗歌,为读者展现了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和文学风采,倾诉着诗人们在爱情中的深情与体验, 读者畅游情感的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本书是对所有真挚爱情的赞颂,也是向每一个在爱中努力生活的人致以敬意。无论你是诗歌爱好者还是在寻找爱情的旅途中,这本诗集都将是你不可错过的珍藏之选。
《药剂学》(第8版)在上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第7版教材使用调研反馈意见对原有主体框架适度调整,充实更新近年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内容,并根据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于已经淘汰的机器设备与工艺进行了删减,补充了与工业化生产相一致的技术内容。同时,对实例进行更新与增补,对知识内容进行文字叙述的精炼和合理的图表化。
收入《荒原》《四个四重奏》《灰星期三》《空心人》等艾略特所有重要作品。在一个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可怕的空虚”以一种强烈的诚实跃然纸上。炉火纯青的文字,细腻而地表达了他的心灵。
《鲁拜集》是11世纪波斯诗人、数学家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ám)的诗集,在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鲁拜”是四行诗,类似于我国的绝句,短小精悍、意味隽永。《鲁拜集》探讨了死亡与享乐,以豪放不羁的态度赠人以及时行乐的佳句,在反叛和谦逊的对立中创造出美感。作为11世纪相当有成就的数学家,他在尖锐的观点、优美的语言背后,又显露出严密的逻辑、朴素而独立的思想。这一切使得这部难掩于岁月之尘的诗集,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2023年是郭沫若shou次将《鲁拜集》译成中文100周年,今由与海亚姆有着相同的诗人、数学家双重身份的蔡天新教授亲自翻译,使得这部《鲁拜集》更增添了特殊的意味。在黑白艺术家冷冰川建议之下,他选择了美国画家肯特的版画作插图。肯特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色彩,又很有现代感,其中的
本书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有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收录了诗人从1954年至今创作的《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等13部诗集近200首诗歌,囊
诗歌是什么?——是 让我感觉自由的生活领域。如何写诗?——我经常在似睡非睡中写诗。什么是读者?——读者,这是一个孤独不亚于诗人的人。他打开一本诗集,仿佛正向你走来,要跟你诉说无人倾听过的他的苦难……人需要诗歌吗?——你有没有五到七个读者呢?有,——意味着:那就够了,不必讨论上述问题。本书为俄罗斯诗人艾基的综合文集,收录了其诗歌、散文、访谈和评论文章等。其诗歌不受节拍或韵律的约束,通过原始的 和 朴素的欲望传递对于故乡不一样空间的感受。其文章包含有关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克鲁乔内赫、马列维奇、卡夫卡、策兰、勒内·夏尔等众多文学艺术名家的往事回忆或阅读体验。读者可以通过本书获得对艾基丰富创作的全景式了解,窥见20世纪俄罗斯文艺创作生态及先锋派发展历程。
人们将《鲁拜集》的英译本作者称之为莪默—菲茨杰拉德,即说明了菲茨杰拉德译文的不朽,是这位英国诗人使波斯的、伊壁鸠鲁式的诗人的诗句复活,并流传于世,经久不衰。我国的大文豪郭沫若充满激情而又抑扬顿挫的译文,又为其诗句融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雅,楚辞的浪漫,近代新体诗的直白和东方哲人的智慧,更令这本文学名著大放异彩。
《我只要少许》是从美国诗人简?赫斯菲尔德的新诗集《问:新诗与诗选》及已出版的九部诗集中精选的其创作生涯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简?赫斯菲尔德是当代英语世界中极富声誉的女诗人,诗作亦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与日本诗歌影响,擅长以理性、克制的诗思和简练、富有哲学深意的语言揭示日常生活中潜藏的智慧,提醒人类与自然之间紧密而互为因果的关系。她 个性的写作风格为读者带来不同层次的诗歌养分,近年来为愈来愈多的中国读者所认识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