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索阿是二十世纪葡萄牙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生前默默无闻,用近百个异名写作,创造出一个庞大、神秘、交错的文学宇宙,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 鲜有人知的是,佩索阿是双语诗人,除葡萄牙语诗歌外,佩索阿也创作了大量英文诗,早年还想以英语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并编定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英文诗亦是其写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译者从佩索阿英语诗歌中精选145首,包括以亚历山大 瑟奇为异名创作的诗歌、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长诗、十四行诗、组诗等,囊括了佩索阿重要的英文诗作。这些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游走于世俗与精神之间,诗人站在自我意识的宇宙中,重建了人性和存在的意义。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人类历zui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史诗歌颂的英雄吉尔伽美什是 三分之二神、三分之一人 的完美结合。他起初是一个欺男霸女的无道昏君,得到好友恩启都后,两人开始实施旨在留名后世的种种冒险壮举。痛失挚友后,吉尔伽美什放弃王权,独自踏上寻求永生之路,历经千难万险,见到获得永生的远古先王。这位远古智者娓娓道来的 洪水故事 ,使充满幻想的吉尔伽美什回归现实,重振王道,成为古代君王典范。史诗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更有现世与冥世通联,人与神直接面对,想象丰富,说理深刻,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语言朴实、形象、优美。今之读者,读之恍若现代杰作,一种古今兴感、若合一契的感慨油然而生。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赫斯菲尔德的一部诗学散文集,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诗的创作源泉 心灵开始,讲心流,讲心灵的专注,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 一 的诗艺。随后,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 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加勒比地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 于多文化交织的后殖民时空,以对自我认同的持续追寻,再造英语诗歌的光辉 你会再次爱上这位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 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 某一世界 ,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 天堂里的序曲 ,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本书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形式上更是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T. S.艾略特,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现代派诗歌领袖。《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通过对语言、写作风格与诗歌结构的创新尝试令英语诗歌重现活力,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他因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T.S.艾略特诗全集》前半部分为艾略特本人生前所编辑的《1909 1962年诗集》,后半部分则由为孙辈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之才智猫经》(著名音乐剧《猫》即由此改编)和诗人生前未结集的众多诗篇集《三月兔的发明》《比纳之夜》等构成,其中有几十首此前未曾有过中译版。本书译者为翻译家陈东飚,近年来专攻二十世纪英美现代派诗歌,对艾略特诗歌中的要点和难点均做了注释,使之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汉译艾略特诗歌
《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ZUI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 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本书包含《早起者》(1950)和《群岛上的谈话》(1962)两部诗集,代表了夏尔成熟期写作成就,这也是两部诗集首次有完整的中文译文出版。译者树才为此书撰写了长文序言,梳理了夏尔的生平、诗歌观念、 二战 期间投身抵抗运动的实践,以及他和艺术界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诗具有浓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戏剧性、哲理性,是抵抗运动在精神上的延续,展现了夏尔对诗歌本体的思考和诗学主张。
穆旦,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同时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名著。本译文集收入穆旦先生所有主要的译作,它们共分为八卷:卷《唐璜(上)》,第二卷《唐璜(下)》,第三卷《拜伦诗选 济慈诗选》,第四卷《雪莱抒情诗选 布莱克诗选 英国现代诗选》,第五卷《欧根 奥涅金 普希金叙事诗选》,第六卷《普希金抒情诗选(上)》,第七卷《普希金抒情诗选(下)》,第八卷《丘特切夫诗选 朗费罗诗选 罗宾汉传奇》。这些译作*初由国内数家出版社出版。根据译者家属的意见,译文集的出版没有刻意追求当时的译名与现今译名的统一,尽可能地保留了译者原先的译法。有的译作当年发表时没有前言,有的译作只有后记,译文集也基本上保留原貌,没有增补前沿或后记。
保罗 策兰的命运上横亘着二十世纪可怖的灾异。作为生命个体,策兰被那场骇人的灾祸深深撕裂,他的生命充斥着无以言表的痛苦、不可磨灭的死亡印记,以及一种毁灭性的内在矛盾:他生来所在的那门语言,宣布并组织了对其父母和同胞的谋杀,他的母语也是刽子手的母语。在死亡的灰烬中,策兰与诗歌结契,向刽子手发起挑战,他对德语精雕细琢,挖掘词语的源头,与这死亡大师的语言展开激烈搏斗。策兰的诗歌同他的个体命运一起,成为苦难、记忆、存在之见证。 本书由一系列铭记的文本组成,它们共同承担了对诗人保罗 策兰的缺席之在场的见证:见证他在奥斯维辛之后书写的 毁灭的诗学 ,他于无人见证之处完成见证的不可能之使命;见证他于托特瑙堡与海德格尔展开的对话,他迫使哲学不得不经受严酷的挑战和拷问。见证也是对相遇的见证,对诗人所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国》三卷,讲述了作者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陪同下游览地狱与炼狱,又在贝阿特丽切的陪同下游历天国的故事,采用中世纪流行的幻游形式。当时正是整个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时期,但丁借助《神曲》充分揭露、批判了基督教上层贪腐成性的罪恶行径,讴歌了一批为宗教和社会改革而献身的人士,同时还对中世纪的哲学、科学、历史、文学等做了概括性总结,被誉为 中世纪文明的百科全书 。
图书亮点: 汉语世界***《里尔克诗全集》 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 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 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内容简介:《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里尔克诗全集》第二卷《原初与未刊诗集》收录了
《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 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shou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王、约翰尼 卡什、雷 查尔斯、小理查德、雪儿、谁人乐队、诱惑演唱组等的音乐,迪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现代流行音乐的私人歌单,也用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20世纪万花筒般的画像。 作为一个讽刺的观察者,迪伦对这些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感情和热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乐评,它们饱含着智慧、洞察力和独创性,你仿佛能听到迪伦的声音从书页中浮现出来,有感性的幻想与倾诉,也有理性的解读与揭露。如美国知名娱乐杂志Variety所言: 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流行音乐的书籍之一。
《爱的艺术》属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早期爱情诗,也是罗马爱情哀歌的集大成之作,诗人在其中自诩爱神之师,传授恋爱游戏的技巧。此作一度被禁,但却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成为奥维德所有作品中最早被大量作注的一部。经过译者的引介、评注者的解读和创作者的改造,诗中蕴含的性别、情爱等观念渗入宫廷爱情诗、文艺复兴抒情诗等新的文学样态之中,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中对神话故事、古罗马建筑空间与风土人情的记录也为世人提供了窥视古代世界的窗口。经由民国译者最早引介到中国后,本诗又与中国关于爱情问题的讨论发生关联与共振,其曲折的接受与流传史已经使之跨越西方文明的藩篱,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案例。
本书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 农民诗人 约翰 克莱尔的抒情诗歌选集,也是克莱尔诗歌作品的首次中译。全书158首诗歌,选自克莱尔生前于出版的四部诗集,创作时间从1810年代至1860年代,既包括极具代表性的《我的玛丽》《我是我》等短诗,也有《赫尔普斯顿》《夏日黄昏》和《恰尔德 哈罗德》等经典长诗,克莱尔的代表作几乎都在其中。 克莱尔的早期作品多赞美乡间大自然风景、花草鸟兽,诗章抒情亮丽。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克莱尔面对圈地之恶和乡村穷人的窘困境遇也写作如《乞丐》《獾》等诗以表达抗议,作品风格更加朴素,本书精选的诗作中,也兼顾此类。
泰戈尔英文原文、郑振铎白话译本、姚华五言格律诗译本三种文本之荟萃 三十五幅天空、草木、丛林等自然景物摄影图片穿插全书,营造诗意氛围 知名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许钧先生作序推荐 《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初版于1916年,收录了325首诗,原版包含泰戈尔孟加拉语短诗的英译文,以及访日时的即兴英文诗作。《飞鸟集》中的诗歌极其凝炼短小,描写对象多为花草树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微小而简单的事物,但这些恰恰构成了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在对这些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歌颂中,蕴含了泰戈尔的哲学思考,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本书集合三个版本,英文原版、郑振铎白话文译本与姚华五言诗译本。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作的精妙,邀请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精心设计,全书采用英汉对照、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