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王书平主编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的作品反映了五年来中国画的创作水平和发展现状,在题材、体裁和形式、手法诸多方面有新突破,风格多样、探索广泛,不仅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也颇显著。其中不乏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新作,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是一次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集,展示出中国气派和时代风貌。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花鸟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花鸟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
南宋初年至宁宗朝的近100年间先后出现了四位画院画师,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用以区分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画在风格上的不同。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的南宋家。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学习水墨画是许多人的愿望。 高卉民先生专攻水墨,尤擅花鸟鱼虫以及北方特有的山花野草,并以独树一帜的画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享誉画坛,堪称大家。其笔力苍劲,其墨韵泼放,所表现物象的生活灵动与大巧惹拙,无不给喜爱水墨画的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本书中所有画例皆为新作,有悉数为卉民先生亲为,画面架构明晰、笔墨简洁,物象刻画实在,间有方法与步骤讲授结合其中,虽所言不多,可谓都在画中……尤适少年儿童与广大中老年朋友习之。 谨以此书献给喜爱水墨画的小朋友和中老年朋友们,愿这套水墨画丛书能成为你们的朋友!
本册精选王翚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作品8幅,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到王翚作品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艺术妙境。画册图片极其精美,于细微之处见精微,再现了王翚绘画作品生趣盎然,清幽灵动、苍茫浑厚的艺术风格。 “耕烟(王翚)资性超俊,学力深邃,能合南北宗于一手。”——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
级是接触认识吉他以及简单的弹奏。第二级加入了节奏的变化以及和弦的入门。第三级开始弹唱。第四级开始加入变化。第五级至第八级难度开始逐步增大并加入不同元素。第九级曲目开始减少,由多弹变为精弹。第十级以经典曲目《野蜂飞舞》收尾,侧重基本功的扎实。本书不但是一本考级用书,更是一本非常好的教程。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徐新奇的工笔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奖。本书所展示的是他艺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他艺术生活里的零碎片段,他艺术精品里的一组小画儿,单纯,生动,风趣。随着艺术大师的笔触你可以欣赏到猫的千姿百态,领略工笔画的画理、风情……
本技法书展示了荷花的作画方法,颜色的运用等,图文并茂,对于学画重彩荷花大有帮助。本书挑选的画作,色彩新颖不失典雅,一花一草一禽一鸟刻画得生动可爱,本书既有欣赏价值,又是学习临摹的好范本。本技法书的编辑出版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强图书的功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书勾勒了中国画色彩的发展演变历程,展示了中国画色彩的成就及其误区,进行了美学与文化学探渊。逐一论述了五行与五色、儒家色彩观、道家色彩观,并以儒、道、佛之融合及五行与五色之收摄探讨了青山绿水画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底蕴,以老庄、玄、禅思想之融合及儒家陆心学的影响阐释了文人水墨画产生的士人心态、美学意境和社会人文契机。本书最后进行了中西方绘画色彩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坚持东西方的良性互动性,去除东西方的弊端,从更为人性健康的角度来全面建设中国绘画色彩乃至中国文化的当代面貌应是我们的关怀,也是敞开审美之维和存在之门。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本书用科学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谈其发现、源流、版别、珍稀,并以一泉一文形式撰搞成篇。
本书由摄影家杨晓光等人组织书画艺术家根据他一次飞往新疆乌鲁木齐的航班上高空航拍的摄影作品进行国画创作,并将国画和对应的摄影作品集结出版。参与创作的画家,花俊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佟飚依稀隐约的自然意境、张友宪诗意化的个性表达、张谷旻笔墨方言的特殊语境、徐龙森的水墨与静默、邢庆仁的简约与自在、罗一平合乎时代的审美意趣、李东伟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感觉、旷小津玄秘空灵的心性、黄骏忘我无形的追寻、马锋辉云性松骨的执着、沈岳自我突破的勇敢跨界……他们注定要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现代构建的忠实有效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