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孔陶笛是现在盛行世界的吹管乐器,近几年在我国也发展迅速。因陶笛学习简单,携带方便,很多学校让陶笛进入学生的乐器课堂。但学习十二孔陶笛的资料,市场上几乎空白。针对目前国内陶笛爱好者和学校开办陶笛课程的需要,作者花了5年时间,传授指导上万名学员学习,并从中不断提炼和修改完善教案,编写了这本系统全面的教程,还特别加入了复管陶笛的教学内容。本书以简谱形式编写,共十一个单元,从零开始为陶笛爱好者提供系统、全面、详尽的教学参考。
《葫芦丝流行经典歌曲集》是民族器乐曲集系列丛书中的一员。葫芦丝,又称 葫芦箫 ,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该书选用的经典歌曲传唱度较高,乐谱简明、指法技法详细,曲尾附歌词摘录(便于随唱)、书籍后附乐器常用技法、指法符号表等内容,便于读者阅读。
编者专为初学古筝1-12个月的学员,编写了能够使其快速上手演奏的这本流行古筝曲集。真正做到了好听易弹,*易演奏。本书的四个特点:1.全书海量曲目128首,2.编者把全部曲目都标注了难度系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选择相应的曲目,难度系数分为三个级别:3.为初学者提供辅助弹奏的歌词提示。把歌词编排到右手弹奏谱下方的独创记谱方式,让初学者跟着熟悉的旋律边唱边弹,更快上手。4.为筝友提供*限度的视听帮助。提供部分曲目的在线视频示范演奏。
广东音乐 产生在岭南,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的移民地区,它多方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乐种,它的形成是岭南音乐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 《岭南文化中的 广东音乐 》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视角,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剖析 广东音乐 的形成发展及成因,挖掘 广东音乐 作为近代民族民间乐种所独具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性格,从中窥视近代沿海地区音乐文化形成、发展、兴盛的脉络和嬗变轨迹,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全文把 广东音乐 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别称之为:孕育期、生长期(硬弓时期)、成熟期(软弓时期)、徘徊期和发展期。在每个时期,重点论述了 广东音乐 的社会文化背景、乐器及组合、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点,以及 广东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客家山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概述、客家山歌种类和体裁、新编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传承人等内容。第二、第三章结合国际ISLI标准MPR技术,并附有各种类型、体裁的客家山歌乐谱,通过音频、视频与曲谱的结合,令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客家山歌的优美和生动魅力。
该教材重点针对声乐教学中的重唱曲目进行选编,对经典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以五线谱的形式进行重唱形式的再创作,并附加作品的教学与演唱提示,共收录曲目30首,如《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渔家姑娘在海边》等。适合高校声乐专业的师生使用,也适合声乐爱好者使用。
本书是专门为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很想有机会自己也能在古筝上自弹自唱,以此自娱自乐,但又不会弹奏这门乐器的读者编写的。本书从零基础入门,每课前半段阐述基本弹奏方法,后半段结合乐曲弹唱并穿插中华音乐传统审美情趣的讲解。全部教程十六课,*课绪论,帮助大家认识乐器,随后十五课是为汉、唐、宋、元和清代的名家诗词谱写的十五首可供自弹自唱的歌曲。所附音频结合图书,并增加了钢琴伴奏。
本书集结了12首当代扬琴作品,涉及多种体裁,包括扬琴与双排键、扬琴与钢琴、四重奏、七重奏、二重奏、三重奏、独奏,以及扬琴与弦乐五重奏等;作曲家涵盖中国(大陆)的刘月宁、刘畅、邢代峰、周婷婷、陈芸芸,中国(香港)的陈锦标、叶钰昭、马诗恩,中国(台湾)的邱冠维,马来西亚的何康伟、赵俊毅。每首乐曲后面均附有乐曲介绍,以简练的文字呈现了乐曲的内容及创作背景,以使读者及演奏者有更好的了解。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文化传承与推广、艺术教育与实践、学术交流和大众的审美提升,也将为扬琴演奏者和团体提供丰富的演出曲目和素材,满足国内外对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广东音乐诞生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广泛吸收民问小调、小曲和西洋音乐所长,经过长期孕育演化,终成一朵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艺术奇葩,曾有 国乐 之称,被国外誉为 透明音乐 。岭南人的强壮、硬朗和乐观性格,在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声乐的民歌教育传承》重点梳理自20世纪初至今,民歌进入学院教育的传承轨迹。以中国声乐教育家邹文琴、刘辉的声乐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民歌演唱资源运用到现代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考察;并以民歌进入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非遗活态传承案例为切入,进一步解读中国高校的民歌教学,观察地域传统民歌纳入声乐教育的制度与策略。
《妫川古韵》(0p.27)创作于2001年,是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与女声合唱队而作的民族器乐曲。2002年获台湾“文建会2002民族音乐创作奖”大型民族器乐作品奖与本届比赛的“观众票选大奖”。同年总谱与CD在台湾出版。2003年9月20日由台北“国立”实验乐团在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上演,翟春泉指挥。2004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于“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音乐会”上演,王甫建指挥。2005年在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评奖中获奖。2008年12月4日由台湾“国家”国乐团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上演。2010年10月23日于加拿大温哥华由BC(不列颠哥伦比亚)中乐团在BC中乐团成立15周年庆典音乐会“Better World,Better Life Concert”菁英会聚音乐会上演,卓汭仕指挥。2011年11月10日由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沈音作曲系60周年系庆
本书是一本针对韩国打击乐乐种的研究专著。本图书对该乐种的创始乐队“四物游戏”,以及乐种的形成、传承、传播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作者前往韩国田野采风,跟随“四物游戏”创始乐队成员学习该乐种,对该乐种有了直观认知;同时,对乐种相关音乐家和研究者进行采访,以此获得对四物游戏的立体认识。作者搜集了大量的四物游戏相关音乐素材和研究材料,并结合田野采风经验,从而导出其研究观点。该研究论据充实,论点清晰,是世界音乐研究的优秀范本。
《少年儿童琵琶教程》由闵季骞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