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目录略去了早于二零一八年发行的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 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到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底期间发行的全部邮票。本目录承续了此前各版本目录的体例,将所收录的邮票按照其性质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贺年专用邮票、贺卡专用邮票、普通邮票等不同种类,再按志号或顺序号排序。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片清晰,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收藏、研究及工作的工具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绝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一天。
一、本书辞目按分类排列。 二、辞文正文前有辞目分类目录。包括12个部分。 三、辞目一般以全称或较为常见的名称作为主条,有相应的释文。其他又称、习称、简称酌列参见条。 四、辞目标题附有相应的英文,个别专有名词附有其他外文。 五、辞目释文使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释文开始一般不重复标题。 六、为便于理解释文,部分辞目附有图片。 七、本书编有《中国邮政与集邮大事年表》和附录。附录收入了与邮票和集邮活动有关的资料表9个,供读者查阅。 八、辞目正文后有辞目汉语拼音索引。 九、本书所用资料截止时间一般为2008年年底。
在浙江省集邮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全面回顾浙江集邮活动的历史,深入挖掘和抢救有关的集邮史料,认真总结浙江集邮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编纂一部内容翔实的《浙江集邮史》。《浙江集邮史》是一部反映浙江以近三十年来为主要时间段,兼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光邮票研究会成立至此的集邮活动专史。根据浙江省邮浙江省集邮协会编纂的《浙江集邮史》的出版发行,全面回顾了浙江省集邮活动的历史,深入挖掘和抢救我省有关集邮史料,认真总结浙江集邮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实现了浙江广大集邮者多年来的愿望。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自1999年12月20日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自1999年12月20日至2010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 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方寸之间的珍品,全彩高清图解,与您一同品味精品邮票艺术那份隽永悠长。本书选取新中国较具收藏代表性、集邮者广泛关注的精品邮票,或者是存世量极少的珍邮,共200余套,配以近2000幅原票大小的高品质图片翔实展示。本书从邮票鉴赏入门讲起,详细介绍了邮票保存、整理、鉴赏方法。既有邮票的入门知识,又有艺术美学的展现,更不缺精品赏鉴、暗记辨别的点评,图片辨识度高,直观易懂,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难得的指导书,同时书中精美的图解、艺术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收藏的优选佳品。
耿守忠、杨治梅编著的《中国邮品辨伪推荐(续集彩版)》是继彩版《中国邮品辨伪推荐》之后,作者在研究和鉴定邮资票品真伪领域所取得的近期新成果。《中国邮品辨伪推荐(续集彩版)》介绍了近260种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均是作者亲自研究和鉴定过的;也均是在彩版《中国邮品辨伪推荐》中没有介绍过的或虽介绍过而后来又出现的新的伪品。因此将这部书称为续集。续集在鉴定的邮资票品分类上,较前集更为科学、严谨,将伪品细化为伪造品、变造品、臆造品、仿制品;所鉴定的伪品,大多是现今邮市上新出现的利用高科技伪造的可乱真的很好级的。在鉴定方法上更为简捷;在展示真伪不同的显微照片放大倍数上又增大,清晰度更高,孰真孰假,一目了然,令人心悦诚服。
佛像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努力,使得佛像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邮政于2013年6月发行《金铜佛造像》邮票及小型张,展现了这类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著名佛像鉴定家金申执笔,由《金铜佛造像》邮票的设计者夏竞秋进行装帧设计,内插全套邮票及小型张,希望将佛教文化与雕塑艺术之美呈现给读者。 《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概述、鉴赏、常识、市场投资四个部分组成,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造像遗存,让人们对佛像这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有一定的认识,便于人们欣赏这类精美的古代艺术品。
本书是国内*部集中介绍外国大学邮票的邮书,也是一部浓缩的外国大学发展史。它不仅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而且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值得广大读者和集邮爱好者品鉴与收藏。本书共分六篇。其中*篇为亚洲学府,分别介绍了东亚、东南亚、南亚、 西亚和中亚的26所著名大学及相关邮票,包括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延世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等 ;第二篇为美加学府,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的33所著名大学及相关邮票,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等 ;第三篇为欧洲学府,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此外的西欧、中欧、南欧、北欧、俄罗斯与东欧的78所著名大学及相关邮票,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
本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全的中国邮票价格目录,共包括自1878年7月至1997年12月清代、民国、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全部邮票。目录首次运用表格形式清晰地为读者介绍了中国邮票的市场价格,绘出了中国邮票的升值轨迹。本目录资料翔实,价格准确,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自1999年12月20日至2012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中国集邮百科知识续集(新版)》介绍的是中国集邮百科知识。“续集”仍分为两编:编“中国集邮百科知识概论”,在“新版”中翔实而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发行的邮资票品和集邮、邮展、集邮研究、邮品鉴定等概论,“续集”仅对“新版”论述过的相关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已论述过的内容,不再重述,只注明见“新版”。根据广大集邮者的希望和要求,在“续集”中增加了纪念邮资封(JF)概论和纪念邮资封研究与鉴赏、纪念邮资明信片(JP)概论和纪念邮资明信片研究与鉴赏。第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上的百科知识”,“新版”按照志号顺序,介绍了1949年~1995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每套邮票的时代背景、每一枚邮票图案内容和所涉及的有关知识,以及对邮票设计的研究和艺术鉴赏等;“续集”依照“新版”的体例,补充其之后1996年~2005
这部续集是作者在1998年新版《中国集邮百科知识》出版之后,又历经十余载撰写的新作。全书分两编:第一编"中国集邮百科知识概论",仍按照"新版"的内容和形式编排,但内容均是新补充的;没有新内容补充的某些概论,在"续集"中删除。新增加了纪念邮资封、片的研究概论和研究与鉴赏。 第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上的百科知识",主要撰写了继"新版"之后的1996~2005年发行的邮票上的百科知识;对每套邮票的历史背景、每枚邮票图案内容涉及的知识及其艺术创造,进行了准确地论述和赏析。全书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大型集邮工具书,是集邮文化生动具体的体现。
极地探险与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历史性壮举。探险队在极地的生死搏斗中形成和产生众多的邮件与邮品,加之各国发行的极地邮政票品,在客观上成为极地探险人文历史的真实写照,并在事实上形成记录极地科学发展和国际极地事务的重要文献档案。 极地邮品之所以为世界各国极地工作者和集邮爱好者情有独钟、爱不释手。除了极地的无比魅力与非凡意义外,也因为极地邮品是极地人宣传国际合作和联络情感的无可替代的佳品。 本书以极地邮品为载体,解读人类文明史上这段非常特殊的传奇故事,将极地文化与集邮文化完美融合,体现其非同一般的表现形式和价值所在。
《邮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于2018年12月正式出版,分平装本、精装本两种规格,其中精装本为礼盒套装,内赠珍贵邮册一册,邮册内含本书讲述的多套精选邮票,极具收藏价值。本书以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主要载体,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节点为经纬,以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主要内涵,从编年史的角度,全面记录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发展成果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改革开放进程,犹如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而那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则是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的*好见证。
《雕刻时光 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以中外 凹版雕刻 艺术为主线,多层面多视角展示了这一界域的来龙去脉与魅力。与凹版雕刻要有聚焦一样, 雕刻时光 叙说的聚焦点,正是人们熟悉的邮资凭证,即有着 国家名片 誉称的 博大 而 精微 的邮票。 这部书回顾了中国邮票凹版雕刻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名家名作,让还在躬耕于方寸艺术领域的邮票的雕刻家、设计家、集藏家、印制专家以及美术家等人物出面,以见证者、亲历者、评论者等多个视角,讲述了邮票以及在邮票中 尽精微 的艺术创作。就这样, 雕刻时光 引领着我们走进了邮票设计与雕刻的艺术世界。
本书共七部分,即:清代邮驿、邮政史料;海关试办邮政时期;清代国家邮政时期;*邮政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珍罕邮品。还收录了部分邮票设计草图、石印版模、样票、未发行的邮票以及封、片、简等。 《中国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选》藏书票用稀世珍邮“红印花小字当壹圆”作主图,引人注目,又巧妙地提示了书中的内容和份量。邮票博物馆的徽志放在上方正中,表明了“红印花小字当壹圆”乃镇馆之宝。但主图采用的是新票,若用存世孤品的旧票就更妙了。57×87毫米的小规格藏书票放在专印有方格的一页空白纸上,格外醒目,堪称藏书票中之精品。
这是一部关于中外*邮票的图书,收集和展示了*邮品图画1000余枚。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邮票上*光辉的一生;二、中国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邮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票;四、外国的*邮票。小小邮品,珍贵典藏。*邮票以一种特殊的艺术载体,穿越时空,传邮万里,深受大众喜爱。
《中国邮票大图典》分《清代卷》《*卷》、《解放区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四卷本,收录了自1878年(清光绪四年)我国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大龙邮票至1998年12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邮票计2500余套、7000余种。在编辑中我们力求做到:(1)全,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已发行和未发行的邮票予以全部收录;(2)精,每幅图力求原大原色,真实再现邮票原貌;(3)新,编录了有关邮票的各种背景资料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