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反映了作者近两年学术思考的轨迹,印下了作者在经济学园地里漫步的足印,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梦:“经济学,应该是诗”。正如作者所言,自然有自然的美,思想有思想的美,语言有语言的美。清晨林中之鸟语,雨后空谷之瀑声,何等之美!经济学的话语,难道不应该也是如此?经济学是思想。思想是语言。真善美,原在天地间,也在思想中。思想也是美的,语言更应该是美的。经济学的思想,是语言(包括数学语言),自然也应该是美的。美中就有诗。诗中蕴涵美。经济学,应该是美,也应该是诗。
。。。
本书为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著名代表作。针对当时主流的早期重商主义加强对外贸易管制、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限制措施,以及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的事实,托马斯.孟批判性地发展了重商主义思想。他提出,在以货币为一国财富形态的时代,要增加国家财富,使金银充裕,只有借助对外贸易,并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顺差会使现金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而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又增多货币。因此,顺差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财富多少的尺度。晚期重商主义的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政策,也被看作是重商主义的"圣经",它对英国及西欧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重要表现、基本特征和正、负面效应,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协调机制,尤其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应采取何种主要对策,还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全书取材广泛,视野宽阔,立意较高,兼具一定的学术性与良好的可读性。
1993年,法国的一位政治观察家出版了一本《二十一世纪属于美国》的专著,认为二十一世纪仍然是美国称霸的世纪。针对这种观点,法国参议员、著名政论家比亚内斯用大量的事实予以了坚决的反驳。比亚内斯在本书中科学地分析了五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极的世纪,世界的中心不只是在华盛顿。未来不属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