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致力于介绍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银行业监管和银行交易规则。第三版增补了蓬勃发展的银行监管的内容,并继续致力介绍银行交易领域的关键法律问题,涉及银行与客户间的关系,支付,贷款和金融服务等。本书除了框架性介绍,还提供了大量准确的资料索引,是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国际通行监管规则和主要业务法律关系的业务佳作。
伴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日益暴露和凸显出来 的各种安全问题俨然成为当前制约网上银行业务进一步推进的重大瓶颈。对于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网上银行业务安全隐患,国际社会传统的法律规范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和处理。因而,分析网上银行业务安全问题的深层内涵与实质,研究其特殊表现与不同诱因,探讨如何针对其特殊性构建和完善更为有力的网上银行业务安全法律保障机制极具现实意义。鉴于此,本书在金融法学与国际金融法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网上银行业务安全及其法律保障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全书除引言部分外,共分五章。 章为网上银行业务及其安全问题概说。该章首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点予以界定和归纳,而后以网上银行业务活动中实际存在的安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总结审理中遇到的常见热点纠纷问题,对贷款办理、发放、监管和催收等环节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个人住房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着重从银行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示贷款风险,分析风险成因,提出防范对策。 信用卡审判与风险防范 通过翔实的数据从多角度总结信用卡案件特点,探讨银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商誉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法律指引 精选收录了个人消费贷款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银行、监管机构及个人提供法律指引。
《银行业法制年度报告(2014)》内容包括:银行业法律法规述评、银行业法律法规概览、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规定、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全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完善商标法律制度、规范征信行业发展、加强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改进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明确金融企业国有股转持相关问题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的重创。随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形势的向好,在后危机时代下国际社会已从采取短期政策措施以遏制危机蔓延转向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改革重塑,金融监管的边界问题受到广泛重视。 《银行监管权边界问题研究》一书以银行监管权边界为切入点,对国际社会银行监管权边界调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比较研究,并以此次金融危机为例,分析了银行监管权边界的结构性缺陷,着重对中国银监会监管权纵横向边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历史的实证考察,洞悉了银行监管权边界变动趋势和规律,为我国银行监管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本书对银行监管权纵向边界的讨论和研究,是立足于解决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
截至目前,中国基本上形成了银行业监管法律规则体系,初步规范了银行业监管权力,银行业的执法效能和水准有了提升,行业整体意义上的法治观念有所增强。但是,中国银行业法治仍面临法律形式主义、规则质量较低,有效执法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并反映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和规则适用诸多层面。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其艰难性而言,足以对那些试图贡献才识的人们构成重大挑战。
本书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恶劣商业银行信贷分析技能和信贷流程方面的国际实践。内容覆盖行业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分析、管理评估、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流量分析、借款需求分析、还款能力评估、风险评级、授信限额决策、贷款品种及其结构设计、贷款文本和合同以及贷后监控等诸多方面的关键理念、分析方法和工具。本书提炼和总结了众多国际银行在信贷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普遍适用的经验,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突出实用性,旨在增强读者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银行信贷分析、风险管理、信贷操作流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的价值正在于它是试图揭开货币政策实施“黑箱”的发轫之作。 概括而言,《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提倡货币政策实施的“新观点”,其核心理念是中央银行要将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并恰当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也不遗余力地批评货币政策实施的“旧观点”,即所谓的“数量导向观点”。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本书的部分初衷是为了澄清“误解”,而这些“误解”及其背后的思想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这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凯恩斯和弗里德曼一致推崇基础货币并排斥短期利率。二者的思想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按照教科书的标准逻辑,基础货币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