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以其复杂的局势和历史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来自中国新华社的史先涛,作为特殊时期唯一驻扎在阿富汗的国际媒体记者,实地亲历了一幕幕历史性的时刻:阿政府出人意料土崩瓦解、塔利班势如破竹重返喀布尔、美军丢盔弃甲撤离阿富汗、疫情雪上加霜地不期而至 作者还爬梳文献、访问专家,勾勒了阿富汗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在巴米扬大佛的千年回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百年见证中,在历史和现实的错综交叉中,带着读者走进邻国阿富汗。这一过程中,读者也能感受到战地记者的不易与坚守、赤忱与悲悯。更有实地照片170余幅,直观呈现阿富汗的社会与生活。
通过让汉娜·阿伦特与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进行交锋这样一种论述形式,重新勾勒二人的思想体系,避免将他们的思想简单化。 列奥·施特劳斯与汉娜·阿伦特在汉语学界出场已久,他们政治哲学的理念所引来的纷争至今困扰着我们——核心是如何面对现代性。 施特劳斯与阿伦特一生都在寻找答案,他们的方法看起来非常相似,都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思考当下,但实质却完全相悖:从对“现代性危机”的论述到对思想史的诠释,从对传统重新审视再到对现代性的不同解读——这场隐匿的对话从一开始就不同寻常。 施特劳斯试图摆脱历史进步论的误导,重铸人性在古典理念中的尊严,而阿伦特专注于思考人的存在及其不同的方式。一个坚信这个世界有真理可寻,维护一种已经逝去的哲学的生活方式;一个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担忧,想从“事件”中找寻到对人的
本书注重“长时段”“全域性”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政区建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湘鄂山区作为两湖地域中特殊区域的形成与特征。同时,探索分析为湘鄂山区治理而建置的以宋代寨堡、明代卫所、清代汛塘为核心的基层军事体系(“三大军事体系”)在区域内的发展演变及分布。以“三大军事体系”建置的具体分布变化,反映湘鄂山区对于由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的军事保障与历代王朝在两湖地区的治理重心从整个湘鄂山区到湘西武陵山区(“湘西苗疆”)的转变过程与结果。深化历史地理学中“界域”(过渡地带)理论,提出并确定湘鄂山区与两湖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之间的“界域”,提出此“界域”是历史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与中部汉族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民族交往交流最为频繁、交融最为深刻的地带,在中华民
《词语的肉身:书写的政治》汇集了朗西埃对巴尔扎克、普鲁斯特、阿尔都塞和德勒兹等人及其文学、哲学作品的评论,通过这种方式,朗西埃表述了自己的阅读观念,即打破言词和外部世界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言词的“出离”中,把文本中隐藏的各种话语力量解放出来。在一个阅读的时代,如何读、为什么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核心问题,朗西埃的思想将无疑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
本书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海洋战略价值、深刻揭示海洋与军事相互关系、系统介绍海洋与军事相关知识的大型通俗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海军官兵、青年学生以及其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全民国防观、海洋观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显著的影响,并仍将继续发挥持久的推动作用。这为本系列丛书再版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2版)》是一本好的地缘政治学专著。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世界主要地区政治地理变动的事实知识,包括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当前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察。在索尔·伯纳德·科恩的地缘政治学中,均衡,而不是转变,才是治国策略的一目的。深刻的是,科恩暗示,在全球化的时代,战略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为已经是(或者可能成为)大国冲突地带的地缘政治区或破碎地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后者成为潜在的一体化区或门户区。为此,将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外交方式。索尔·伯纳德·科恩深邃的地缘政治智慧为其学说提供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海洋是人类孕育生命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人们,无论是黑皮肤、黄皮肤还是白皮肤,都不断的表达着对海洋母亲的爱。海洋的文学之花、艺术之叶,就是在人类走进海洋的航路中不断经受浪涛的洗礼而成长为壮观的奇葩。李新安、金毅编著的《桅影风骚——海洋文学与海洋艺术》将为读者介绍古往今来的海洋文学与海洋艺术,使读者大饱眼福。
《无知之勇》是一部今天读来都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尤其在中国目前的地缘政治处境下。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讲美国面临的威胁及其军事体制的诸多缺陷,第二部分分析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的地缘政治形势。
王恩涌等编的《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政治地理学是以地理空间结合有关学科来说明国家间与国家内的空间政治格局及其与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本书从发展的、综合的角度,联系世界形势介绍了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其内容包括政治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历史发展,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民族和民族主义,国家的空间特征,国家政治体制、区划、政党和选举地理,综合国力,国家身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学的各家学说。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未来前景。它为认识国家的政治地理特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形势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本书的内容丰富,观点新
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
《海难揭秘》自出版以来,海洋战略环境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均调整了国家战略及海洋战略,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日趋激烈,与海上军事活动紧密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装备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进步。
本书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政治兴亡常与军事成败相关,而地理又与军事密切相关,故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上历代兴亡,实为一个重要关键。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形象地概括为"棋盘型格局"。全书内容亦由此而展开。因有"棋盘型",乃有"四角"的分析,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乃有"四边"的阐述,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乃有关于"合天下之全势"的中原的认识。全书从地理形势、军事成败入手,后落实到政治局面的变化,即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成因及其类型。概而言之,全书由地理而言军事,由军事地理而论政治得失。
国内尚没有以现代军事地质命名的专著。本研究摒弃以往军事地质、军事工程地质以地质为主线的研究,以现代军事行动要素与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抓手,紧扣军事行动中的地质问题,在探讨军事地质学的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现代战争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现代军事地质学的科学内涵、要素系统、环境划分和分析评估理论、军事地质与作战行动的关系、军事地质调查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以及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等关键性问题,初步建立现代军事地质的理论构架体系。这些理论与观点为研究现代乃至未来军事行动中的地质问题提供指导,为一线军事指挥人员的作战指挥提供思路,也为军事地质调查和军事地质教学、科研提供理论支持。
本书以马汉、麦金德和斯皮克曼为代表,细致辨析了经典地理政治学的思想脉络。并且详细探讨了地理战略论涉及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国《主导性海洋强国、心脏地带强国和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强国)的大战略取向。这三种不同类型俯强国实际上是现代世界政治中*影响的三种不同性质韵角色。对这三种不同角色的地理战略倾向的分析,从根本上说有胁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三类强国在当代世界政治中正在或可能起到的作用。中国当前在进行的外向型发展及与此有关的海洋转型,必将对当今及未来的世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地理政治学与大战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地理政治及与此相关的战略问题的研究,具有关乎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环中国西太平洋岛链: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军事区位》着眼于“全球观”与“信息边疆”的新理念,以新的海洋防卫观、国家海洋安全战略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视角,就环中国西太平洋岛链多方位岛群及其自然环境,涉及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与其附近诸岛、伊豆诸岛一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马里亚纳群岛、乌利西群岛、雅浦群岛、恩古卢群岛、帕劳群岛一哈马黑拉岛等及其岛间海峡水道,对几千海里中2个岛链18个区段进行了目标的空间信息融合与量化,并对区位价值逐一进行了图文并茂的阐述。后,表述了基于岛链GIS的海岛警示信息系统设计。 《环中国西太平洋岛链: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军事区位》可供国家策略、外交、军事、国土、海洋、遥感、地质、地理、测绘、航海、水产与军事院校等各专业和部门的相关人员使用。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2版)》是一本的地缘政治学专著。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世界主要地区政治地理变动的事实知识,包括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当前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察。在索尔·伯纳德·科恩的地缘政治学中,均衡,而不是转变,才是治国策略的一目的。最深刻的是,科恩暗示,在全球化的时代,战略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为已经是(或者可能成为)大国冲突地带的地缘政治区或破碎地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后者成为潜在的一体化区或门户区。为此,将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外交方式。索尔·伯纳德·科恩深邃的地缘政治智慧为其学说提供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本书注重“长时段”“全域性”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政区建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湘鄂山区作为两湖地域中特殊区域的形成与特征。同时,探索分析为湘鄂山区治理而建置的以宋代寨堡、明代卫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资料、精彩的描写,全景展现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发展历程,描写了其在二战期间的独特作用,用克格勃百年历史中的经典案例,为读者揭秘世界上的间谍组织的神奇往事。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经典谍报事件、天才谍报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文笔妙趣横生,读来令人不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