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
    •   ( 41 条评论 )
    • 胡桂香 /2017-03-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问题就一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计划生育不断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女性在这一生育政策当中不仅成为重要的节育动员对象,而且是这一政策主要的身体实践者和动力。胡桂香编著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把农村妇女置于现代化发展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一历史语境中,通过口述资料、田野调查与档案、文献资料的交互运用,试图展示计划生育这一历史性事件对农村妇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纳入自身的生活轨迹。同时,本书还试图揭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关联的,并将考察 公 私 领域之间的交融与冲突。

    • ¥69.3 ¥99 折扣:7折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普惠公共政策衔接研究
    •   ( 20 条评论 )
    • 何雄 著 /2016-1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普惠型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两类政策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田野调查基础上,对两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扶贫开发政策和新农保政策为例,实证分析两项政策在基层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基层计生工作造成的影响。对于两项政策如何协调提出了理论思考和具体衔接思路和机制,并提出新形势下计生家庭优先优待政策应转向注重家庭发展能力和社会保障的新思路。

    • ¥30.1 ¥35 折扣:8.6折
    •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解读中国社会生育制度之经典论著)
    •   ( 7156 条评论 )
    • 费孝通 著 /199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当前的世界人,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生育制度是个新名词,因之我得先说明一下这名词的意思。

    • ¥20.9 ¥26 折扣:8折
    •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评估:以养老保险为例
    •   ( 0 条评论 )
    • 曾益 著 /2022-10-10/ 武汉大学
    • 本书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为例,基于人口学、社会保障学、精算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实证角度出发,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并对死亡率、生育率、迁移率等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尽可能多地模拟可能出现的生育情况,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的变化情况,并对我国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进行研究,从而为社会保险体系的改革乃至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 ¥70.56 ¥98 折扣:7.2折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
    •   ( 0 条评论 )
    • 蒋功成|主编:江晓原 /2014-06-01/ 上海交大
    • 这本由蒋功成著的《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为主线,勾连起中国近代社会复杂的思想变迁,系统梳理了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这一具有特殊历史、科学和文化意义的学科之传播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优生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人婚姻、恋爱、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彰显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中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对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影响,对于人们了解优生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特点、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选材丰富,视点独特。 本书适合科学史、文化史、人口史、社会史的研究者,以及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传播、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有兴趣的众多人群参考阅读。

    • ¥39.15 ¥58 折扣:6.8折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
    •   ( 0 条评论 )
    • 蒋功成|主编:江晓原 /2014-06-01/ 上海交大
    • 这本由蒋功成著的《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为主线,勾连起中国近代社会复杂的思想变迁,系统梳理了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这一具有特殊历史、科学和文化意义的学科之传播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优生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人婚姻、恋爱、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彰显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中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对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影响,对于人们了解优生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特点、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选材丰富,视点独特。 本书适合科学史、文化史、人口史、社会史的研究者,以及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传播、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有兴趣的众多人群参考阅读。

    • ¥34.8 ¥58 折扣:6折
    •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
    •   ( 14 条评论 )
    • 刘爽 著 /2009-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述评的基础上,利用大量人口数据,得出了世界各国出生性别比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规律性结论,并从全国、省、地(市)、县四级剖析了中国出生性别比失常问题;对中国育龄夫妇生育性别选择行为及其人口后果的量化分析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对出生性别比失常的内在动因——生育“性别偏好”做出了理论阐释,所构建的分析框架具有独到之处;对生育“性别偏好”与出生性别比失常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影响进行了新的探讨。

    • ¥26.2 ¥35 折扣:7.5折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
    •   ( 0 条评论 )
    • 蒋功成|主编:江晓原 /2014-06-01/ 上海交大
    • 这本由蒋功成著的《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为主线,勾连起中国近代社会复杂的思想变迁,系统梳理了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这一具有特殊历史、科学和文化意义的学科之传播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优生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人婚姻、恋爱、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彰显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中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对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影响,对于人们了解优生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特点、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选材丰富,视点独特。 本书适合科学史、文化史、人口史、社会史的研究者,以及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传播、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有兴趣的众多人群参考阅读。

    • ¥38.66 ¥58 折扣:6.7折
    • 【正版】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 蒋功成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787313107657
    •   ( 0 条评论 )
    • 蒋功成 著 /2014-06-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为主线,勾连起中国近代社会复杂的思想变迁,系统梳理了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这一具有特殊历史、科学和文化意义的学科之传播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优生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人婚姻、恋爱、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彰显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中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中遗传学对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影响,对于人们了解优生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特点、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关系等都有的参考作用。选材丰富,视点独特。

    • ¥40 ¥58 折扣:6.9折
    • 东西方生育文化比较研究
    •   ( 27 条评论 )
    • 齐晓安 著 /2006-01-01/ 中国人口出版社
    • 《比较研究》一书的体系构架也颇具特色。全书由八章构成,从科学界定东西方和生育文化含义,阐述生育文化内容、特征人手,到对东西方生育文化发展进程的总体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对东西方婚育价值观念、婚育风俗习惯、婚育家庭制度、婚育(性)知识认知和行为、生育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具体比较,后在揭示东西方生育文化交汇、融合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生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并对新时期我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全书以纵向比较研究为主线,以具体内容比较为延伸,每章虽各有侧重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成篇,又不局限于各自的问题,各章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相互论证,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逻辑严谨的体系,为研究全球化趋势下的东西方生育文化问题提供了一个

    • ¥17.2 ¥25 折扣:6.9折
    • 他们眼中的性别问题--妇女/性别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   ( 9 条评论 )
    • 谭琳孟宪范 主编 /2009-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年4月和8月,中国妇女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及新疆妇女研究会合作,分别在北京市和乌鲁木齐市成功举办两期“妇女/性别研究培训班”,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国际、国内的视野,探讨妇女/性别研究方法、规律及规范,分享研究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受到与会者的广泛欢迎。本书基于这两期研训班的专家讲座,反映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生命伦理学、法学、文学等学科领域专家视野中的妇女/性别研究方法和成果。该书不仅可以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研究者的专业参考书,而且也可以帮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理解妇女/性别问题。

    • ¥29.2 ¥39 折扣:7.5折
    •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
    •   ( 39 条评论 )
    • 顾宝昌李建新 主编 /2010-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包括中国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理论与实践反思、生育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人口问题的实质不是人口数量多少带来的问题,而是人口怎样变化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规模与结构急剧变化带来的问题。我国生育政策是影响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这正是我们高度关注并深入论争生育政策调整的现实意义所在。 本书的几个议题始终是围绕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关键问题:其一,关于人口自身再生产规律及人口转变规律的再认识问题;其二,人口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即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三,如何评估现行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特别是评估生育政策实施的、被人们忽略或淡化的“滞后”后果;其四,公共政策包括人口和生育政策背后应

    • ¥36.7 ¥49 折扣:7.5折
    • 新疆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研究
    •   ( 0 条评论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编 /201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立足新疆实际,着眼于新疆的繁荣、发展与稳定,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论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现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摸清新疆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新疆人El发展的基本区情,对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 践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新疆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言献策,这对于新疆的发展和稳定乃至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79.3 ¥119 折扣:6.7折
    • 环境与生育——论世界人口的发展和健康生育
    •   ( 0 条评论 )
    • (德)海恩利希斯Hernrichs,J.) 著,杨大伟许以俶 译 /1997-11-01/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本书作者于尔根·海恩利希斯博士是德国知名的社会科学家,在施坦恩贝格全球结构、发展与危机研究所任职,从事环境、人口、能源及粮食等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他在从事世界计划生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开展了环境与生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著作有《世界各国的计划生育运动》、《男人们——生育与计划生育》、《环境与生育》。 海恩利希斯博士对中国十分友好,在他任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世界理事会主席期间曾应我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卫生部邀请访问过中国。为让中国的读者能看到世界各国在环境与生育方面研究的*成果,他在我译完其所著的1994年版《环境与生育》后,及时补充了近几年的新资料。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论及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而且是世界性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这样处于开放初期的

    • ¥4.5 ¥5.6 折扣: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