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芝兰*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综合研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论*丛刊》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为现代汉语语法概说,对语法的内涵与外延、语法的体系与性质、语法的形式与意义、汉语语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和句群进行了研究。*后分别对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变换、语义指向和现代汉语语义属性进行了探究。
唐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魅力永恒。千余年来,诸家选本繁多,各类专集充栋。这些选本与专集无疑从各方面展示了唐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为了让喜爱读词填词的朋友分享这些成果和乐趣,作者把多年来分词牌收录的名家名作加以整理,编辑成集。在编辑过程中,又进一步查阅了唐宋以来同一词牌名不同体的大量作品,通过分析比较,力求找出每一词牌的流变及其特点,并加以概括说明。注释力求做到典出有自,切近词意。本书收录古今常用词牌一百种,每一词牌下精选名作十首,全书共一千首,并辅以注释,故名《百谱千词注》。
《佩文诗韵》,清初编定,为当时士子科考作试帖诗推荐的官方韵书,韵部即"平水韵"的106部,所用的数据是金、元以后作诗用韵的根据,至今仍为广大创作近体诗者所惯用。《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著,根据《广韵》206部,共19个韵部。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奉为圭臬,成为填词者推荐之韵书。《中原音韵》,宋末元初周德清所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韵书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余字,按读音分类,编成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部,而入声全部派入平、上、去三声。每一类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及北曲体制、音律、语言和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本书可以看作《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2001)的姊妹篇,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关注理据和内部形式问题的。《汉语的语词理据》主要从内部形式的视角考察理据,此书则着重从理据的视角考察内部形式;前者落脚于理据,后者落脚于内部形式。作者希望这两本小书能够相辅相成,形成互补。 关于语词的理据和内部形式,尤其是关于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及其游戏规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作者希望抛砖引玉,唤起更多的同人对这方面问题的关切,在目前理据话题逐渐被炒热的背景下,把关于内部形式产生的巨大意义、内部形式和词义、内部形式和词结构、内部形式和意义支点、内部形式和对外汉语教学、内部形式和理据以及理据性和任意性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进一步揭示汉语本来面貌而努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迅速,一方面,在语言学核心学科(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等)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式;另一方面,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结合,出现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本丛书的编辑和出版给读者提供一套有关这两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原则的基础读物,为普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知识,促进语言学习、研究和教学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是我国大专院校语言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之一。由于当代语言学的发展和革新,传统的语言学学科内容已满足不了教学上的需要,本丛书正好作为教程,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丛书将分辑出版,作为辑献给读者的有六本专集。 本丛书还计划在今后陆续介绍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其他有关学科。读者掌握各
汉字自创造之初,就充满了灵性。揣摩先人造字的初衷,你会发现,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某个字可能有着意想不到的原始 意义。每一个汉字都有生命,每一个汉字都有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意义。 书中,作者不光追溯汉字的源流和演变,讲述汉字的造字本义,解析意义相近、相反的两个字的异同,还进一步深入阐释汉字背后蕴含的人生道理。全书共分九章,重点讲解 了 464 个汉字, 232 个词语,内容涵盖生老病死、吃穿住行、道德法度等物质和精神的方方面面,通俗易懂,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读本。 触摸中华文脉,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真正认识并吸收中华祖先的智慧,就从本书开始。
《诸子锦言录》是一部汇编诸子名言的著作。所谓“诸子”即以先秦汉魏诸子为代表的子学著作,“锦言”即体现诸子思想精华的佳言妙语。全书收录先秦至隋代的诸子类著作近百种,对每种著作都有简要介绍,选文近八千条,均依据 版本选录原文,并加以注释翻译,末附主题分类索引。 由于本书收录的诸子类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体依《隋书·经籍志》的分类和顺序排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 等十二类。选文原文多依据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本(如三全本、新编诸子集成本等)为底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注释翻译,准确可靠。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八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册数页码。 我们致力
英国人类学家里奇(Leach)称《阶序人》是印度卡斯特研究 的 巨构,而美国人类学家坦比亚(Tambiah)则称本书融汇综合了前人对印度研究的成果。路易·杜蒙著的这本《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提出的“阶序”理念,一方面揭示了印度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则暗指西方近代“平等”理念的局限。本书因此 了印度研究的领域,而对各种比较文化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英国人类学家里奇(Leach)称《阶序人》是印度卡斯特研究 的 巨构,而美国人类学家坦比亚(Tambiah)则称本书融汇综合了前人对印度研究的成果。路易·杜蒙著的这本《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提出的“阶序”理念,一方面揭示了印度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则暗指西方近代“平等”理念的局限。本书因此 了印度研究的领域,而对各种比较文化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东汉时期书写、刻画或模印于砖瓦等建筑材料及陶质器物上的文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砖瓦及陶上的文字本文统称为砖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虚词集论,以词类为纲,对东汉砖文中的介词、副词、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进行描述,同时将砖文中的虚词与东汉其他文献《论衡》、《太平经》、汉译佛经进行对比研究。书中充分调查虚词的分布特点、使用频率和语法功能;在对东汉砖文虚词全面描写的基础上,利用学术界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共时和历时方面的比较,揭示这些虚词在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下编语法散论是从语法角度进行的专题研究,主要有四篇文章:《东汉俗语文献行为处所表示法探索》、《东汉砖文及 太平经 引进处所介词“在”的使用情况》、《东汉墓志材料中的同义连用》、《东汉刑徒砖文句式考察》。
本书分为“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成语中容易用错的字”两个部分。其中,“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分为多音误读、声旁误读、形近误读三个板块。“成语中容易用错的字”分为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误用;字形相异,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误用;字形相近,读音不同的字误用三个板块。各部分按照成语首字笔画排列,笔画少的在前,多的在后。笔划数相同的,按照起笔笔形横、竖、撇、点、折的次序排列。 本书共计收录易错成语1000余条,由于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可能也是容易用错的字,所以前后两个部分会有少量重复的成语词头出现,但是侧重点或者辨析的字词会有所不同。
本书运用语义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原型范畴、动词配价、构式语法、语法化与词汇化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范围、结构、意义、功能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在深入挖掘动补式复合词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揭示了动补式复合词的致使性语义特征,从句法角色、组合能力、与某些特殊句式和句法格式的关系等方面对动补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阐述,也尝试对复合词特别是句法复合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辞海》(1999年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较1989的版略增,条目有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本版新增彩图本,配置一万六千余幅图片,版式也有革新,分为四卷,另加附录、索引一卷。 本书共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19485个,其中17674个列为字头。字头及其下所列词目(包括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共122835条。 本书所用字体,以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其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本书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继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系列课程之后设置的一门关于语言理论方面的提高课。本课程试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实例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汉语语法修辞的规律及其特点,讲授一定的语法修辞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汉语语法修辞事实和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语法修辞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语法修辞实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汉语语法修辞的志趣的能力。本书主要讲述各级语言单位的定义、构成、类别和用法。包括语素和词的识别,词和短语的分辨,短语和句子的关系以及单句和复句的辨认;实词、虚词的具体用法;短语、句子的结构类型和语义区别。具体要点详见附录(二)。
本书以常用3500个汉字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每个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介绍了每个字的形、音、义、结构、造字方法、笔画及所属部首,在字义下附有大量例词。 本书对所收的每个字头,按形、音、义进行分析。先分析字源、字素;对那些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在形体、造字法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字,按形体演变的历史顺序,介绍其由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因隶书和楷书相似,故未列入)到简化字的演变过程;然后介绍每个字的部首、结构、部件、笔画数;说明它的读音、本义以及由本义派出来的一系列引申义;在每一义项下列举大量的例词、例句等,读者可从中了解该字的构词能力,丰富自已的词汇。 本书编撰努力做到知识性与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以,很适合中小学生、师范生使用;对中小学、师范学校的教师,特别是语
辞海(缩印珍藏本,全四卷):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36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于上海。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之际分别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这两版《辞海》各有三卷本、缩印本、增补本和按学科编印的分册。其中,三卷本和缩印本累计发行五百余万部。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东华书局合作,在台湾地区出版《辞海》(1989年版)。1993年,《辞海》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奖--荣誉奖。《辞海》(1999年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较1989年版略增,条目有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本版新增彩图本,配置一万六千余幅图片,版式也有革新,分为四卷,另加附录、索引一卷。同时
本书主要是收录古籍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多义字,也即读破字或异读字,属于“一见便识、一读又错、一说才知、一论即通”这一类型的。“一见便识”指的是这些字大多是常见字。并不难认;“一读又错”指的是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读音去读很容易出错。“一说才知、一论即通”指的是一旦举出例证说明,疑难便涣然冰释。 这些字,情况不一。有的一字数音;有的一音数义;有的是一字异形;有的是同音假借。也有的属于音近义通或叶音借义,不一而足,我们以字形为准,后边列出不同读音并解释它们的不同意义。项注音是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的习惯读音。本编只注字音,不讲音韵;只解字义,不及训诂。对假借字与通假字也不作严格区分。目的是为了要言不烦,简明实用,有助于阅读古籍。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集中了这一类字800余,可供阅读,也可
《朗诵与台词》是北京市少年宫朗诵戏剧组通过十几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本语言艺术教育教材。通过用气发声、吐字归音、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表情动作、叙述人物等朗诵台词的基本技巧训练,学习语言艺术的基本知识,并在诗歌朗诵、寓言朗诵、故事讲述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艺术语言表演功底。本教材适宜于儿童少年业余朗诵戏剧小组初级班使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即80~100学时。使用时可根据学生人数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其实践性,教学时要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尤其对低幼儿童,更应注意以练习为主。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演出实践机会,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演水平。
《读点经典:中华成语故事》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读点经典:中华成语故事》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全书272万字,所收汉语复词词条近七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收多音节词条,仅五万),是一部收词完备,具有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实用性词典,具有独创性。其主要特色有三:其一、专收双音节复词,是迄今为止汉语工具书中唯有的一部“汉语复词词典”。其二、所收词全部注明词性,堪称我国部“汉语词性词典”。其三、正序、倒序并排,如“高兴”、“高低”……“升高”、“跳高”,极便查检,是其他词典所不具有的。应当说,在林林总总的工具书中,此书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作者遵循汉语词汇发展的客观规律,精心编纂,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条,汲取了*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严肃的思想性、严谨的科学性。此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注意社会政治性词语的准确性。例如“人权”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