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传统蒙学基本读物。主要收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重订增广》等旧时民间流传较广泛的间蒙经典之作。包括旧时启蒙识字读本,有充满哲理的治处事格言,内容丰富实用,文字浅显通俗,易诵易记。对普及文化知识、治世育人都曾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取自阳光卫视《说文解字》栏目,每个字的讲解都有“起承转合”四个模块。起,主要是讲说解这个汉字的缘起,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承,主要是讲一个汉字形体及意义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转,则是讲述与这个字有关的故事,从基本义转到引申义,甚至人生哲理;合,联系当下实际,突出这个字的现实意义。本书图文并茂,附有栏目dvd光盘。
《金匮要略》为东汉有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原书散佚,后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成《伤寒论》。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重新编次增补,分三卷,取名《金匮方论》。 现行《金匮要略》共25篇,重点为六十多种病证的诊治方法,收方剂205首。书中许多方剂,千百年来一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被称为“医方之祖”。《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很早的杂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此次整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刻《新编金匮方论》即元邓珍本为底本,1988年日本燎原书店影印本,参校明其他四本。各篇依次分为按语、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
王绩是隋唐之际的杰出诗人,明何良俊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云其《古意》六首乃“陈、张《感遇》之先导”;明杨慎则称其近体诗为“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世传王绩集多为删节之三卷本,整理者批阅了五卷本的三种清抄本,以经过精心校雠的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抄本为底本,对校诸本,所用校本达十数种之多,校勘深细,实为王绩集之重要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