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 经典里,《佛说人胎经》有着特殊的地位。说其特殊,是指在这部经典里,释迦牟尼佛直观而又令人惊叹地描述了胚胎受孕(即入胎)及发育的各种情状,与现代科学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胎儿入胎及发育的 大多数情状,并无二致。在本书里,作者李淑君女士创造性地将经文与现代人体胚胎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辅以精心绘制的插图,叙事、佛经、说理巧妙结合,将二者客观地加以对比,分析和研究;至于经文中与现代科学相冲突的地方,笔者也予以存疑,并无“厚此薄彼”之处。——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如何得知这一切?是巧合还是科学?南怀瑾先生力推的《人之初——﹤佛说入胎经﹥今释》给我们打开另一条思路。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李兵编著 出版时间 20201101 I S B N 9787101143379 定价 36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60 (千字)
你的退休生活,也可以是这样的: 在人生过半的时候提前卸下重担! 发挥一技之长和朋友合开一家小店! 花费不多的钱进行环球旅行! 合理使用孩子独立后的房间生财! 让大自然成为自己保持年轻与健康的利器! 不必为一日三餐浪费过多精力和金钱! 即使没有亲人也可以和信赖的人共度余生! 不论世界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掌握了能让我们终生歌颂生活的秘诀,那么不论将来发生什么,我想我们都能安安稳稳地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不再焦虑:心灵富足的退休生活》讲述了作者井形庆子在多年来奔走于英国各地的旅程中观察到的惬意、舒心的退休生活。作者感慨于近年来经济形势不好、社会压力大而造成的普遍退休焦虑,借由此书,提出了与时俱进的退休观念和可实际操作的具体做法。 50岁开始晚年,幸福
本书紧扣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篇章,整体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与突出特性,深刻揭示“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重大价值,尝试探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路径,深入梳理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与传承之道,着重强调增强文明交流互鉴之世界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千百年来,季风气候深刻地影响着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令沿海居民积累了跨海远航的丰富经验,建立起一张张连接甚至超越不同地理空间的巨大网络。 本书跳出以中国或以西方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方式,借用“季风亚洲”这一概念,从“互联”“中心—边缘”“世界主义”三条线索切入,收录11个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和思想流动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构筑一套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新颖而立体的认知。
本书系作者根据1828年在巴黎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加工而成,全书共14讲。作者以简练的手法概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它的特性; 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文明的诸不同因素; 10世纪蛮族入侵结束, 封建制度开始; 十字军运动的起因、性质、后果等。
恩斯特·卡西尔,是现代西方 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当代哲学中 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现今思想界 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他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在希特勒上台后离开德国,流亡英美等国。 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在他的三卷本《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人论》正是他晚年到美国后用英文简要阐述《符号形式的哲学》基本思想的一本书,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观点。 该书历来被视为 足以反映卡西尔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其诸多著作中是译成外文语种 多、流传 广的一本。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精)》上篇着力于人的特点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并独树一帜地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下篇从这一定义出发,对各种文化现象,诸如神
在传统语境中,“声色”一词联系着“感官之娱”而暗寓贬义。本书创造性地以“声色”概念为核心考察中国诗与宫廷文化。中国古代论家囿于道德和政教对感官表现的规避,在艺术技巧显著彰扬的作品面前往往保持着高度警惕,而其论断的影响则一直延伸到现当代学术语境的文学和文化史建构。永明诗人公开大力地主张“声韵”之举,向来被看作南朝诗风转向感官娱情的“始作俑者”。吴妙慧的研究则将其置于当时的宫廷环境中,并探询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声色”对永明诗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本书通过解析他们诗歌中所蕴含的听觉和视觉经验,指出永明诗人的声色追求反映了 思想、儒家价值观和新的社会政治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复杂影响;并就传统视角下对永明诗人的评价,以及仅从语义层面理解中国诗歌的普遍阅读模式作出了反思。
本书全面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电影研究、美国文明、经济学和艺术批评等学科的相关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和事例描述和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同时,作者也追溯了社会划分类型影响文化消费的日益复杂的方式,概述了媒体文化中主要的“意义”阐释理论,并回答了“媒体是怎样塑造和架构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这些产品的广义语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都市环境是如何扶植或约束都市艺术文化的”等等问题。
《中亚2027:变化中的战略图景 未来十年的情境预测》一书脱胎于由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组织中亚国家学者完成的同名研究报告,由祖春明编,林立轩译。该研究报告首次采用了知识集成的研究方法,是所有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集体参与的成果。它选取了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地区未来十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情景模拟,可为我国预判中亚发展战略选择、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等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