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暗藏人心、人情、人性,郭德纲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从小茶馆到大剧院,从籍籍无名到名满天下,郭德纲对于中国式成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谋事》是 郭论 系列新篇。郭德纲剖析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古代社会、职场与家庭的权力本质与上位法则,解读中国人拼搏与智慧、为人与处世的精妙之处。讼师也好,律师也罢,你当他们都是在玩儿法律条文啊?不是,人家玩儿的其实是人性。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 子学时代 秦汉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道学 清学 ,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逐本讲解重要国学典籍,内容翔实,使读者获得多角度的国学理解和思考。
本书围绕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劝学等十大核心概念,以作者近九十年人生阅历、六十年潜行研习为基础,秉持亲切生动的文笔、率真幽默的风格、深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解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本书在内容方面绝不故作高深,而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抽丝剥茧,带领我们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准则的源头,学习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开启当代生活的全新天地。这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词解读,一本饱含人生阅历的智慧之书,一剂治愈精神焦虑的处世良方! 在此书里,以天地人为源头,以人的生活为本体,以文化为汹涌奔腾的巨流。生活来自天地大千世界,文化是大千经验、大千学问、大千智慧。 归根结蒂,这是一本努力让文化回到生活的书,让古代与现代尽可能接轨的书,让生活之路受用文化滋养的书,让高大上的人物和传统文
作者寄形于小品,有意延续先秦以来便存在的文学传统。本书即按照撰写的主题,分为 如是吾闻 美与忧虑 时间 空间 等凡十二章。而章下段落如珠错落,篇篇着墨不繁,却微言大义,不失思想性和知识性。 作者长期在人文学科中钻研,通晓德、英、日等多种语言,熟稔古今中外人文经典,故在书中随处可见经典的引援 既有大量的历史文人掌故、禅宗公案,描摹了众多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画像;也有词源考据、翻译推敲,分享了作者的治学心得。此外,本书还融入作者个人的生活观察、教学反省、审美体悟,以及哲学思考。片言只语间,耐人寻味。
本书是一部对世界电影史上18部经典电影的哲学、美学和技术的电影解析文集。 这些文字始发于1995年,完成于2024年,跨度近三十年,从上千部观影笔记中筛选出18部。电影是引子,观察的是人世、人生和人性。 书名 知法如电影 取自《无量寿经》中的一句经文,佛教阐释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 无常 ,也因此会有 如露又如电,如梦幻泡影 的偈子。而电影本身,是技术上的定义,是对人体视觉暂留现象的艺术呈现。二者内在的连接,在于 对幻觉的捕捉 。 这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学术性,有着来自业内的专业分析:场面调度、蒙太奇、结构逻辑、人物设置、台词、运镜及剪辑;也有着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的思考和辨析;同时因其朴素和深入浅出的行文,而又有着故事性和强烈的共情,引人入胜。
本书以草木君十年间的四时变化为脉络,汇集一百多幅精美的摄影照片,藉由自然风物、求学、茶事、问禅、行旅、烹茶、读书、撸猫、家事、风俗、族里等角度,记草木君在杭州求学及后在武夷山山居生活与内心成长经历。有一种沉思而旷达,深沉而灵动,洒脱不羁又有小女儿的细腻与忧愁,更有对山居生活、对人世、对自然的深沉之爱,文字间蕴藉有一个静默无言而独具大美的天地。一个有趣而又有一个老灵魂的年轻人的山居记事,带着淡淡的年轻的寂寞与哀愁。另书中所选的片段式的文字,皆是日常微博所记,常有灵感迸发、奇思妙想、旁逸斜出、笔下生花之句,并记述邻里、村民、游人、历史种种,令这本摄影图文集兼具清和而流动的美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