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互联网+老年照护领域缺乏规范、系统的服务指南,制约了这一领域的规范化和长远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尚少梅院长牵头编写了这本《互联网+老年照护服务》。本书共包括4个章节,分别是概述、互联网+老年照护评估指南、互联网+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照护指南、互联网+老年照护技术指南。主要从互联网+老年护理相关政策、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常见健康问题评估、老年安全风险评估、常见躯体问题及心理问题照护技术、安全风险照护技术、生活照护和特殊护理适宜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较为全面地梳理和总结了互联网+老年照护服务的 进展和成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国家调查的实施方案、新生儿生长标准制定方法的介绍;颁布不同胎龄新生儿8项指标(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及身长别体重、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体重头围比、身长头围比)的百分位数及标准差数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各类专业人员查阅及使用,并配以一篇综述性文章解读该新生长标准的合理应用。附录新生儿生长评价的国家行业标准。为更好的方便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及使用该标准,并落实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工作,特汇集成册出版。
肝结节和肝肿瘤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书从“什么是肝结节?”“肝结节和肝肿瘤如何分类?”入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腺瘤”“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等十余种常见肝结节和肝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等科普知识。在此基础上,从方便患者就医的实用性出发,结合各种临床案例,介绍了就诊肝结节前需做哪些准备、各类肝结节和肝肿瘤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日常饮食、护理常识。考虑到目前微创技术以及综合治疗理念在肝结节和肝肿瘤诊疗活动中日益普及的现状,对于常用的外科微创技术和多学科诊疗模式也作了简要的阐述。我们衷心希望,本书的问世能为广大肝结节和肝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和实用的科普信息,增进医患交流,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图解四部医典》是集古代藏医之大成者,其内容十分丰富,对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治疗、药物等诸多内容都有精辟论述。这部藏医巨著描述了人体内存在的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乳糜、血、肉、脂、骨、髓、精七种物质和粪便、尿、汗液三种排泄物,把它们作为维持生命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各科疾病的征兆、病因、病缘、病症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此书以药王与5个化身相互问答的形式成文,行文为7字句或9字句的诗歌体裁,详尽论述了系统的藏医学知识,成为藏医药学的百科全书,是藏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严格遵循古籍,在此基础上略作取舍,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观点重新阐释、图说这部医学名著。
西藏有一部神奇的医书,我们称之为《四部医典》,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这部医典由杰出藏医学家老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著成,后来为躲避灭佛运动而被长时间地秘藏起来,直到古格王朝时期才被发现并流传于世。此后历代藏医名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校注,阐释和补充。16世纪该书随喇嘛教传入蒙古,并约在18世纪被全部译成蒙文,此后相当长时间,汉、英、俄、日等各种版本才相继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秘法与实践篇》侧重于介绍藏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法,如放血法、火灸法、穿刺法、滴鼻法、灌肠法等,对于藏医享誉世界的尿诊法及与中医略有差异的脉诊法也有详细的介绍。此外,在这本书中,您还可以看到几百种藏医独特的治疗方剂,包括各种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剂、煅制剂、浸膏剂、
李永来主编的这本《中华名方大全》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百余种古今医学书籍,并有多家医院供方,共收录古今名方近2000个。所收方剂,以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方剂为主,也收录了部分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些临床验证疗效突出的,影响较大的现代验方。每个名方的介绍分为:方源、方剂组成、制用法、功效、方解、附方、按语等条目,因方剂、方源、用法的不同,分类条目也因方而异。为保持名方原有特色,本书对名方的组成、剂量、用法都保持不变,少数名方的剂量偏大,药性过猛,读者使用时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以免耽误治疗。
本书取材于作者从事医患纠纷防范和调解时遇到的上百起真实案例。全书分为投诉管理篇、医护预防篇、医患沟通篇、临床处理篇、鉴定诉讼篇、医师维权篇,书的末尾附录了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全书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现实,实用性很强。相信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工具书”,供其置于案头闲暇时阅读,亦可遇到问题时查找对策。本书同样可以成为患者和家属维权的法律指南。患者和家属怎样依法维权,理性维权,以及患者和医师一样,有哪些不可以触及的法律红线等等,从这本书中可以一目了然。
中医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棵万年巨树上结出的硕果。 本书从 神农尝百草 的故事谈起,由此展开中医文化的历史画卷。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 天人相应 和 辨证论治 等主要理论,以及 四诊 、中药、针灸、推拿等诊疗方法,生动地再现了御医、坐堂大夫、游方郎中等行医场景。接着,一个个中医故事和一位位名医的事迹娓娓道来,令我们对中医文化有了更贴近、更真实的了解,对中医德行有了一份感动、一种敬意。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中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功用,以及中西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对中医文化进行梳理和品读,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中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原地区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升,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明显改善,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增长。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流行,并使我们面临着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负担,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高原独特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高原地区居民具有独特的膳食习惯,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为了更加契合高原地区居民的健康需要和生活实际,探索适合高原地区居民的平衡膳食模式及实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关于营养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立项并委托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高原地区居民膳食指南(2023)》。 《高原地区居民膳食指南(2023)》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解读藏在脸上的身体密码,教您洞悉人心,识人知命。看五官,观气色,辨脏腑之病:汇集古代医典面诊诊病知识,打造让您受用一生的保健大典。全面介绍面诊、头诊、眼诊、耳诊、鼻诊、望人中、望口唇、舌诊、齿诊、眼诊以及常见疾病的综合诊断,1150个面诊操作知识,450个穴位指示图,200个对症按摩自疗实例,手把手教您快速掌握面诊要领,轻松做自己的主治医生。相由心生,观相识人知命运:集传统面相学之大成,500个知识点带您观相知运势,500个面相要诀道尽事业运、财运、爱情运……教您识人、用人、御人,择吉避凶,全面开启人生新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