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肯定者誉其为 完人 ,谓其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谓其成就 震古烁今 ;否定者则谓其为 吾祖民贼 , 民族罪人 ,谓其愚诚而不顾 民族大义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切尽在书中。
历史上的一切杰出人物,都是时代的产儿,同时,他们又以不同的作为回报自己的时代。左宗棠生逢晚清大乱之际,危难之际受命管辖甘肃,他以自己的勤勉和智慧“引得春风度玉关”,为近代甘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我们今天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左宗棠在甘肃(1869——1880)》是马啸同志倾注数年的心力,在已-发表的研究左宗棠在西北活动及影响的三十多篇文章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左宗棠1869—1880年十多年政治、军事、经济建设活动的深刻分析和思考。
......
......
常峰瑞编著的《曾国藩的故事》是一部可读性非常强的曾国藩传记,《曾国藩的故事》以轻松活泼的文笔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如何从农村走出来,如何十年七迁,如何带兵打仗、成为中兴名臣,*后为何被骂为卖国贼、忧郁而终。曾国藩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不同的时期有他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显著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 一、求学27年(1811~1838)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农村一个小地主家庭,家境并不富裕。祖父、父亲深受耕读传家的影响,因此曾国藩7岁开始读书,启蒙老师就是他父亲。27岁考中进士。 二、京官14年(1839~1852) 曾国藩从湖南农村走进北京城,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但他的官却升得很快:28岁入翰林院,29岁定为从七品,32至36岁由从七品骤升至从二品,五年之间连升十级。难怪他得意地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
王安石是北宋名臣,一位孤独的改革家,但他的变法饱受争议,尤其是《宋史》对他极力歪曲。本书纠正了历史上对王安石的一贯偏见,还原了改革家王安石的雄才伟略和卓越人格,中肯地指出中华帝国的积弊。梁启超本身就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此书呈现了改革家眼中的改革家,变法者眼中的变法者,见解尤为独到。读此书,有助于理解中国历史,思索中国走向。
作者于《曾国藩全集》中撷取手可信材料,通过思辨及梳理,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围绕“权力”与“修养”这两个重大问题,揭示了曾国藩成功的真正秘诀,还原了曾国藩领导艺术的魅力。同时,作者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从为师为将为相到治国治家治身,系统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意义在培养人才与陶铸世风。因此,这既是一部全新视角研究曾国藩及晚清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领导干部可资镜鉴的枕边书。
......
暮气的清朝,为何最终成就了英雄、将军、宰相左宗棠?以晚年入值军机为例,他负责“神机营”,直接领导皇家禁卫军,统领各路大内高手,承担起保护大清朝廷的安危。他到底以何取信,凭什么自稳?1875年起,他占据3倍于法国面积的新疆,完全有能力独立建国,而朝廷始终如一信任,全无隔阂。这与曾国藩1864年打下南京后遭遇极度猜忌,被逼自剪羽翼,构成强烈反差。朝廷对两人态度判若云泥,背后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探?左宗棠一生个性彰显,缺点明显,际遇却平步青云、骤然显贵,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000年来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之一。他人格真实,处世智慧,办事风格虽备受传统争议,最终却创下中国1200年内的大事业。《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为官有术,做人有道》一书,选取左宗棠毕生9个关键面:“选择、交友、修身、创新、识才、用人、家
从一个乡间无赖到率先打入关中、 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汉王,刘邦是怎样一个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与风尘女子虞姬有着怎样的 世之恋?号称帝王之师的张良果真是有神仙指引?是谁作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大风之西楚霸王》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病死沙丘为切入点,生动地再现了从刘邦出生,到秦王朝 被推翻,项羽戏下分封诸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大风之西楚霸王》作者于泽俊为创作此书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地考察,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故事丝丝入扣,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活泼,是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左宗棠,总能让人得到精神激励、文化提升、方法启示。 左宗棠精神,是创新勇气,是民族骨气,是“中国精神”。它不是标签,不是图腾,是特定时代锻造出来
独孤信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这不仅体现在他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上,*重要的是他生了三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分别是北周明敬后、唐元贞后和隋文献后。本书在评述传主独孤信的生平时,还介绍了西魏北周的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状况。
曾国藩一生中结交了不少掏心掏肺的好友,但也和一些人发生过争执和纠纷,甚至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不仅讲述了曾国藩与他人发生的恩恩怨怨,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你全面细致地了解曾国藩最为真实的一面。一段段的故事扣人心弦、令人反省,既可以让人了解历史知识,也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提高智慧。
刘邦,中国历史上首位平民帝王。他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他是酒肆歌寮里形骸放荡的村痞浪子,他是金戈沙场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他是捭阖斡旋于天下诸侯的纵横大家,他是知人善任创千秋基业的乱世枭雄。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长的强盛王朝,同时,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一代枭雄刘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深入讲述汉高祖刘邦的传奋人生。
马扩何许人也? 相信许多读者哪怕是对于历史比较偏爱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确实,马扩是一位让人感到很陌生的历史人物,但是,在南宋史的研究中,他又是一位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并细加探究的人物,因为,马扩的一生,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让我们感知历史,同时又被这段历史所感动。 第一,马扩是两宋之际巨变历史的一个“缩影”。他是北宋王朝从“海上之盟”一步步走向深渊、走到南宋偏安一隅这一惨痛巨变的全程“目击者”,他一生的经历也是这段祸乱历史的缩影。他阅历广泛,见多识广,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到过宋、辽、金这三个王朝的京都,与三个王朝的君臣都打过交道;他曾凭藉自己的胆识和口才,经历过外交谈判这样艰难的政治活动,也因为自己是武举出身,具备高强的武艺,而经历过喋血沙场这样惨烈的军事战斗;他见证并实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亘古未有的水平,被今人评为想生活在其中的十大历史王朝之一。大宋的开创者正是赵匡胤。他的传奇经历和雄才大略,向来被后人津津乐道……《文治武功赵匡胤/开国帝王系列》记述了赵匡胤传奋的人生经历,描述了他参与和指挥的各个精彩战役,深入挖掘了他成功的各个要素,比如:极强的军事谋略、极高的政治手腕、高超的驭人之术,以及他作为皇帝难得的人性方面的闪光点——宽厚和易。所以,《文治武功赵匡胤/开国帝王系列》中的赵匡胤将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有血有肉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