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晚明南方士人的风雅生活史。全书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通过大量趣味横生的史料和笔记小说,上下勾连、左右牵扯了三十余位命运各异的晚明奇人,他们寄精神于器物,融风雅于日常,从一幅画、一方墨、一盏茶、一炉香中获得生命的滋养,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命追求。 书中所写的虽是古代的人和事,却能抚慰当下人们的迷茫和焦虑,丰富和安定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把生活过得自由、浪漫。
早川由美是日本知名织品艺术家,她与陶艺家丈夫小野哲平及两个孩子,在高知县的山里过着半农半创作的生活。她年轻时开始旅行,汲取了亚洲各地生活与布艺创作的智慧,如今一边在山林与田间自给自足,一边创作着贴近生活气息的布品。《耕食生活》是早川由美的散文集,她在书中将自己根植于大地的生活方式分享给了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鸡、劈柴、参加祭奠……在平凡的日常中思考着自然与生活的真谛。如今很多都市人不快乐就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忘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找回生命中与自然的联系才能更踏实、无忧地生活于大地之上。你我都是颗种子,是自然的孩子,从泥土中来,也要回到泥土中去。
熊的前足和人的手,在德语里使用的单词是不同的。那么用人的语言进行讲述的熊,又会如何称呼自己的手呢? 《和语言漫步的日记》是用日德两种语言写作、游离于母语之外的作家所作的“自我观察日记”。在各地旅行的日子,可谓是和语言一起漫步的日常。与语言相逢、游戏,思考、创造语言,在那里蓦然显露出的是怎样的世界?让我们“体感”作家思想的一册书。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走出前世》收录了文学奇女子顾月华的八十多篇散文随笔,又分“上海寻梦”、“纽约天地”、“黄金岁月”、“闲人闲事”、“异域风情”五个专辑,分别写下她坎坷经历中的传奇故事。她的一生随着地域变迁,每次都像重投人生一样改换她的人生定位,阐述了她的一生在起伏安危中的奇特际遇,大洋两岸不同的风情人生及她眼中的精彩世界。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广为称赞,而他科学家、博物学家的身份却被忽略了100多年。1847年,在结束两年的隐居生活后,梭罗摇身一变,回到故乡康科德镇,转而沉迷于阅读田野的语言。此后的十余年间,留下了长达万余页的原始笔记。《野果》就经由这些笔记和手稿整理而成。 与《瓦尔登湖》充满哲思不同,亨利·大卫·梭罗著的《野果》少了几分沉敛和说教,笔调清新,一百多节植物课悠然静逸,是用舌头和脚步就能读懂的散文集。这本书中,梭罗以近乎日记的形式详尽描述了散步途中见到的各种野果,记录它们的开花、结果、成熟,果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以及与昆虫、松鼠、鸟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梭罗在其中倾尽了心血与深情,虽文字朴实无华,却深情款款,深藏哲理,在150多年后的,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看
《水问》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本书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简媜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简媜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王大伟家书》立足于一个小人物、一个山东的农民儿子、三代留学海归学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越挫越勇的精神;诠释了一个传统山东农民家庭和现代海归学子家庭教子修身的崭新模式。书中所展示的王大伟的家风就是永不言弃、,并且认为只要有了这种精神,这个家族就是不可战胜。在《王大伟家书》中,闪亮着崇高的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闪亮着艰苦奋斗与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王大伟家书》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在王大伟60岁的时候,出于对四岁小孙子的爱,暗中为小孙子准备了一百多封家信,在人生一百个拐点,一百个关节点上,告诉小孙子应当怎么应对。每一封信都寄托了爷爷对小孙子的浓浓爱意与无限牵挂,以及对小孙子成长的憧憬期待与热切鼓励。二、时间胶囊。这一百多封信写于2017年至2018年,打开时间胶囊的时间是2021年直到2075年,从3年以
《春到南天》为叶曼女士的随笔集,是大师写的小品文。本书共收录作品50余篇,分为“无为无不为”、“阴柔的美与智”、“教养成就丰盛人生”、“自然中的绽放”四辑。叶曼女士文笔娴熟隽永,更兼其博览群书,洞明世事,所以对世情往往有深刻的认识。读者在欣赏品位作者优美文笔的同时,一定也能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智慧,开阔眼界,对自己的人生也将大有裨益。
早川由美是日本知名织品艺术家,她与陶艺家丈夫小野哲平及两个孩子,在高知县的山里过着半农半创作的生活。她年轻时开始旅行,汲取了亚洲各地生活与布艺创作的智慧,如今一边在山林与田间自给自足,一边创作着贴近生活气息的布品。《耕食生活》是早川由美的散文集,她在书中将自己根植于大地的生活方式分享给了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鸡、劈柴、参加祭奠……在平凡的日常中思考着自然与生活的真谛。如今很多都市人不快乐就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忘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找回生命中与自然的联系才能更踏实、无忧地生活于大地之上。你我都是颗种子,是自然的孩子,从泥土中来,也要回到泥土中去。
本书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
30015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