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所有人细细品读的奇书!怀特海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并引导他们走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本书从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节奏、数学课程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作者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反对把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反对没有激情的让人止步不前的教育理念。 怀特海用他的禀赋与智慧告诉我们:教育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树林。教育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既是受教者,也是育人者。教育不但是对人的塑造,也是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本书是著名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集,全面地反映了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怀特海认为:不应该一味地朝学生灌输惰性知识,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即自我发展,而智力发展可以分为 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 这三个阶段。为此,怀特海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技术教育与科学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古典文化、思想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他的论述。 本译本由魏智渊、王志江两位名师进行章节导读。导读结合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每章的主要教育观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读者厘清怀特海的教育主张及这些教育主张与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关系。
在本书中,陶行知主要阐述了 教学做合一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等生活教育的观点,其中有对办学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对八股及会考制度的抨击,有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 小先生制 的阐述,有对中国教育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编写者通过导读使读者更能联系今天的实际情况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引起读者对教育现状的思考。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也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策划推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一书。 全书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即 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来落实核心素养 。本书先从学理基础、实施技术探讨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进而讨论了单元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开展了相关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直接关涉评价实践中的典型问题 如何让评价贯穿于单元教学;如何设计单元测试与单元过程作业;如何围绕系列化目标开展评价;如何凸显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三五 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基于课程标
本书作者迪伦·威廉提出,教育水平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提升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每个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做出改变,以提升教学质量,这比学校改革和课程改革更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就是提升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在书中,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5个关键策略,并提供了70多种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用技术。这些在普通课堂就可实施,无需额外的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国内外数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书密切联系教学实践,系统阐述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全书共分为十 三 章,*章 概述 中学数学核心素养 的 培养 , 第二章阐述如何打好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 从第三章开始,分 十一 个专题,分别阐述包括空间想象、数学思维、运算、解题、学习、探究、创新、建模、合作交流等数学素养的培养方略 。 本书为广大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书是一部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围绕科学的社会功能这一主题,对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体系结构、科学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书中所论述的科学学思想、分析方法和原理,对后来的科学学研究影响巨大,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