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孝经》均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原作内涵丰富,语言精练。 《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养自身是根本,是治国治人的前提。 《大学》提出了儒家伦理思想之一的“絮矩之道”。 《中庸》提出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做任何事情要有一个“度”,超出了一定的度,就违背了天地的根本和事物运行的准则。《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追求“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等个人修养方面的 境界。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认为孝道犹如天之常道、地之义理,是人的 根本的品行。同时,《孝经》强调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
《经典常谈》是一本大师撰写的国学入门小书。它成书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期间,专为中等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学子所作的,介绍古籍经典的普及性读物。 全书用13篇切实而浅明的文章,梳理解读了国学典籍中最经典的部分,既有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也有史家绝唱、词赋诗文,兼容并包,是全面了解国学精粹的经典之作。
《墨子与墨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并从这些方面解读了墨子思想。墨子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缺少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义:反躬自省扬正气/家风家教系列》秉持弘扬中国文化,立足于浩瀚烟波的传统文化中,对修身、修心、守孝、为学、交友、处世、养生各方面存在不良的品行、陷入的误区、身心的蒙蔽等抽丝剥茧,提出先贤们呕心沥血、以身示范、身体力行的循循劝诱,以之告诫人们在生活中要摒弃的恶行,要拒绝的诱惑,要警惕的陷阱以及要走出的误区。
全书以一个美国小孩LOLO游历中国为线索,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场景、现代成就,其间有机融入中国经典文化。契合儿童心理与英语国家儿童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根据美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文化背景,选择美国儿童喜欢的小浣熊卡通形象,作为来到中国的使者,向小朋友们学习了简单汉语对话,以孩子们的视野游览了中国名胜古迹,了解中国经典文化故事,和中国孩子交朋友。以美国儿童的眼睛看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神妙。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风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为人们喜闻乐见。《歇后语如接龙》以接龙的形式编排了365条歇后语,以汉字“一”为龙头,龙头龙尾相接,形式活泼独特,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速掌握海量歇后语,为说话与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全书内容丰富,采用对开页面设计,配精美图画及“活学活用”栏目。每个单元配“考一考”进行自我检测,“涂一涂”增添趣味。全书赠送音频,书后链接了部分歇后语经典小故事。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他们提倡古文运动,借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使散文洗去绮靡晦涩的文风,走上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韩愈是其,其余七人也都各有建树,共同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本书以八位文学家的生年为序,精选韩愈散文27篇、柳宗元散文20篇、欧阳修散文18篇、苏洵散文12篇、曾巩散文6篇、王安石散文7篇、苏轼散文25篇、苏辙散文5篇,共计120篇佳作,经过精心编辑加工制作而成。
本书作为《管子》的大众化普及读物,对当今依法治国的实践和社会建设,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诵读的推广读本,生动有趣,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全书共分二十四讲。从讲到第二十三讲,趣谈《管子》精华,通俗解读《管子》重点篇目,阐发《管子》法治谋略、法哲学和修身治国的名言警句。每篇分“名言警句”、“趣谈”、“原文”和“释文”等栏目。谈《管子》精华,通俗解读《管子》重点篇目,着重《管子》的法治谋略,法哲学和修身治国的名言警句。
炎帝的小女儿精卫在一次出海玩耍时遭遇了暴风雨,被夺去了生命。精卫愤恨大海的无情,于是变成了一只小鸟,不辞劳苦地每天衔来石头草枝,誓要把大海填平。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行为看上去毫无效果,然而精卫从不放弃,至今依然在为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懈。四色印刷,图画优美,文字简明流畅,适合7-10岁的中外少年儿童阅读。
勤劳善良的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老牛指点他找到了下凡的织女,两个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织女的私自下凡触怒了王母娘娘,她带走了织女,划下一道天河分开了牛郎一家人。只有每年的七夕,他们才能在鹊桥上相会。四色印刷,图画优美,文字简明流畅,适合7-10岁的中外少年儿童阅读。
一只右手是“又”,两只右手是“友”;“难”“县”两个字里头都藏着一只鸟,“参”字里头藏着三颗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就会举起茅草预警,这就是“名列前茅”的由来,记住这个成语和“茅草”有关,就不会错写成“名列前矛”了……小小的汉字,凝聚着祖先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 本书讲解又部、厶部、廴部、干部、工部、土部、 部、寸部、廾部、大部、尢部、弋部、小部等13个部首的295个常用汉字,带领读者走进奇妙又博大的汉字王国,体悟汉字之趣、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