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171571 书名:濒湖脉学白话解/第五版/刘文龙等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温热论》和《湿热论》两部分。《温热论》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阐述了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湿热论》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
本书作者缪希雍是明末著名的医药学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者常将平时临床治疗验案、临证用方用药体会随手记录,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后由弟子汇集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全书分述中风、寒、暑、疟、痢、脾胃、泻泄、虚弱、吐血、消渴等内科杂病证治,间及妇人、小儿、外科疾病证治,重点介绍了缪氏对这些病症的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从中提炼出对一些病症的规律性认识和治疗大法,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临证经验和体会。介绍常用中药的 炮炙大法 和 用药凡例 ,其中多为作者临证经验所得。全书有理、有法、有方、有案,要言不繁,切中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笔记体临证医学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当今中医各科临床医生的之书。 本次整理以明天启三年(1623)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书前撰
内容提要 现代人学习中医,没有了师徒授受的环境,又丢失了诵读的习惯,因此难以理解经典的意思,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这成了学习中医的一大障碍。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用耳朵学中医系列》就是这样一套丛书。无论是在教室或宿舍里,还是在操场及花园中,甚至在床上和旅途中,都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 本册《难经 神农本草经》主要介绍了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者两本经典医学书籍,耳濡目染,学习中医。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目,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 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 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 水平和实用价值。《伤寒论》的理论体 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 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 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书 籍,也是中医药院校的*课,被誉为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全 书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时时诵读。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扁鹊心书(中医传世经典诵读本)》一书的三 卷,托名扁鹊所传,宋·窦材辑于1146年。卷上载“ 当明经络”“须识扶阳”“住世之法”“大病宜灸” 以及“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等,后附窦氏灸法五 十条;卷中载伤寒等证治法共六十九条;卷下载“阴 茎出脓”等内科杂病证治法五十三条,后列“周身各 穴”,包括巨阙至风府二十六穴。书末附“神方”一 卷,为金液丹等九十四方,另附金线重楼治证、风气 灵膏、汗斑神效方等。全书以倡用灸法和丹药治病“ 以扶阳气”为其特色?br/ -----
暂无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灵枢经》,即《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素问》与《灵枢》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灵枢经》早期为九卷,八十一篇。南宋史崧将其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版本。《灵枢经》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灵枢经》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3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书号:9787521446319 书名:伤寒说意(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暂无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妇科经验良方 :10.00元 售价:10.00元,为你节省0.00元 折扣:100折 作者:杨志一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7095761 字数: 页码: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妇科经验良方》共10章,分为调经、崩漏、带下、种子、妊娠、临产、产后、乳病、肝气病、隐病等,举妇科常见病证,首述总论次论原因、症象、治疗(治法)、处方,并将自己多年的体会,以“按”的形式加在有关方、药之后,很有临床参考价值。 书后另附美容术一章,分列20节,介绍了有关美容知识、皮肤保健,以及常见皮肤病的治疗等。 杨氏著作颇丰,尤在妇科方面造诣较深,《妇科经验良方》是杨氏妇科治疗经验的总结,但书中有关中西医汇通的观点仅供参考。 目录
《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 “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本书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
------------------------------------- -----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069656 书名: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辑)蒲辅周医案 定价:13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 小儿药证直诀(中医传世经典诵读本)》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儿科专著,该书成书于公元1119年。《小儿药证直诀》书名是宋人阎孝忠整理太医丞钱乙的有关儿科医论、医方、医案.编次而定名的。全书共3卷,上卷为脉证治法.论述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 主、五脏病等81种脉证;中卷记载钱乙所治医案23例;下卷载方123首。卷末附《阎氏小儿方论》及《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两书。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 导赤散、泻白散、泻黄散、白术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
书号:9787521446418 书名:玉楸药解(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