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系统阐述了景观要素及艺术原理。在总结和吸收了多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景观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景观要素组合的原则与方法,景观空间及其组织的原理与方法,景观构思、立意与布局的原则与方法,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等。本书共分6章,内容新颖,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人员及其他景观艺术爱好者阅读参考。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深入讲解了使用 SketchUp2015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共 10 章,共分为三大篇,上篇为软件基础篇(第 1 章~第 3 章),第 1 章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第 2 章介绍 SketchUp 软件的基础知识,使 SketchUp 新手能够快速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基本用法,第 3 章通过 6 个典型的园林景观小品,讲解了 SketchUp 常用的建模方法和技巧,以熟练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中篇为项目实战篇(第 4 章~第 8 章),通过精选的别墅庭院、屋顶花园、道路景观、水滨广场及公共绿地 5 个大型综合案例,结合 3dsmax 、 V-Ray 及 Photoshop 软件,详细讲解了各种类型、各种表现手法的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下篇为平面后期篇(第 9 章~第 10 章),讲解使用 Piranesi (彩绘大师)进行后期彩绘表现和使用 Photoshop 制作彩色平面布置图的方法和技巧。
《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是继承伊利莎白 比蓟利(ElizabethBeazley)早期为园林工作者写的**性参考读物《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设计与构造(The Design andDetail ofthe Space between Buildings)》编写的,由阿伦 布兰克所*。该书于1960年由建筑出版社(Archiectural Press)出版,专门叙述一段时期内的园林建设;它不但把园林景点的由来和园林构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而且是一本非常实用,并有可读性的图书。《园林构造及细部设计》的作者也采用同样的手法。书中叙述范围广阔,也跟比蓟利所采取的方法一样编人了 徒手画图(freehand drawing) 和 按比例的绘图(ruled drawing) ,以及经挑选的照片,避免只顾呆板的叙述。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是风景园林建筑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是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表达》一书中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简要介绍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建筑实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掌握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为绪论、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分析、风景园林建筑体量与组合、风景园林建筑立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及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作品分析。全书理论结合实践,每章后附有相关思考题,供学生考研复习参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适合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感兴趣人员的自学教材以及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没有过多的园林法则方面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设计与表现。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前六章从理论知识和景观设计的注意点出发结合手绘讲解后一章结合前面内容进行快题设计和手绘设计的讲解和实例演示。
本书包括上、中、下篇。上篇:空间设计理论包括:导论、“生活空间的景观构筑”——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研究引论、“真实景观的艺术虚构”——明清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的途径之一、“景观图像与园林意匠”——《金瓶梅》中的晚明园林艺术呈现、“点·线·面”——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要素建构、·‘理想景观图式的空间投影”——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图式理论。中篇:空间设计实验包括:“秩序.置换.重构”——后现代艺术视野中的苏州园林空间设计实验。下篇:空间案例聚焦包括:“历史沿革与空间形态”——网师园空间形态演化的个案聚焦、“空间比较与类型抽取”——网师园空间形态演化的个案聚焦。 本书可供从事古典园林工程研究、设计、管理、修缮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园林爱好者使用。
基于新形势下乡村景观营建的现实需求以及技术缺失,由孙炜玮*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 --以浙江为例/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丛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景观为切入点,结合系统论、控制论、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共生原理,以及浙江地区案例与大量规划实践,从内容的系统性、过程的控制性、格局的生态性、利益的共生性四个方面,整合提炼、系统建构了一套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整套方法体现出逻辑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涵盖村域、村落、宅院三个空间层级,可为今后的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乃至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乡村景观的营建整体方法从本质上说是学习传统乡村景观的精神根基,研究试图越过表象误区,重归乡村景观本真,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实现乡村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平衡发展。
紫竹院历史悠久,初为天然湖泊,湖底有泉,曾是古代高梁河的发源地 元大都建城,从金中都旧城迁移到新城,高梁河水系成为了北京城的生命之河 依水而建的紫竹禅院,远山近水,塔影桥衍,河塘鸟语,家岸高柳,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御用庙宇,时至今日,公园内的澄鲜湖不仅是人们的赏景、泛舟的场所,也是北京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柯布西耶、密斯、普鲁威、雅各布森、里特维尔德、赖特、阿尔托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整个世界,本书并不是罗列他们的佳作,而是在他们有革新意义的作品中提炼出“设计真理”。让读者在卡普马丹度假小屋中学习“模度”,在蚂蚁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体会建筑与家具相融,在流水别墅中寻找“赖特精神”,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学习照明设计,在施罗德住宅中学习合理配置窗户,在南锡住宅中了解预制构件,探究范斯沃斯住宅的真实故事。
《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2011)》采用AutoCAD2011中文版,以园林设计理论为基础,按照园林制图的基本流程,讲解运用AutoCAD进行园林制图的方法。主要内容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AutoCAD2011基本设置,创建二维图形,编辑园林对象,创建图形,管理图层,创建和编辑图案,创建文字,标注尺寸,园林三维设计,图形输出等,后以一个综合实例展现AutoCAD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 《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2011)》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园林规划设计院、园林企业的设计和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