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甚强的一类抗生素,是临床重症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先选择药物。本书围绕该药类物在临床药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加以阐释,包括临床药理篇与临床应用篇两部分,涵盖碳青霉烯抗生素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近29个专题展开简明扼要的阐述。力求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和成果,全面涵盖新的重要的基本公认的知识内容。
本书是由美国从事癌症研究的学者,汇集世界大量研究文献和临床报告作为佐证编写的。主要介绍天然菇类舞茸的提取物D-fraction(地复仙)与传统放化疗的互补效应,即两者的配合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既能赋活免疫功能,又有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还能提升抗癌药物的化学敏感活性。这为经历放、化疗之苦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方案。可以说“舞茸”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的馈赠、是免疫强化剂和癌症防治剂。它的介入将使人们在借助外力之余,有效地调动自身的健康资源,发挥其抗癌的巨大能量。 本书也对舞茸地复仙以及其他成分在防治、糖尿病、X综合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专章介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广大临床医师、药师、癌症研究人员、癌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本书收载了海南岛抗癌药物200种,共计17万余字,500多幅图片,每种药物分别下设了十个栏目的内容,系统详尽的介绍了每种药物的的“植物名”、“别名”、“药材基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抗癌药理”、“性味功能”和“抗癌应用”。
全书共21章。第1-4章主要介绍叶酸的生化特性、代谢及生物利用率、叶酸的生理功能以及遗传因素对叶酸代谢的影响;第5章介绍了叶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第6-8章则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动物实验以及强化叶酸政策多方位地讨论叶酸在出生缺陷预防中的作用;第9-14章重点讨论了叶酸对肿瘤、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理,这也正是实施强化叶酸政策后大众越来越多地关注的叶酸的长期健康效应问题。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它具有疗效广、毒性小、价格低等特点,在临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如抗风湿、抗血栓、预防心肌梗塞等,给这个百年老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促进了其新的发展。本书共分九章,详细地从阿司匹林的发现及研发历史、化学研究、毒理学、代谢转化和药代动力学、药理学、临床研究与应用、制剂及其应用、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来介绍阿司匹林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为阿司匹林这个百年老药的正确使用提高认识和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
褪黑素是人体中的一个极小的腺体——松果体所分泌出来的。它每日所分泌的量极其微小,但它的作用却极其强大。它的影响遍及全身的每个器官、组织、细胞。它特别统御着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这两个生存攸关的系统的功能,它统御着人类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因此,这个意义上来说,将它比为人类生活的主宰也并不为过。 褪黑素对二十世纪以来人类最凶恶的两个大敌——肿瘤和——都可能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它具有抗肿瘤作用。它更能和其他抗肿瘤药物或方法协同作战,可以明显地减轻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延长病人的存活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它也可能通过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患者体现人受到毒损害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从而避免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所导致的各种感染。 总而言之,
阿司匹林从最早被研制的纯水杨酸到经霍夫曼改进的乙酰水杨酸,直至后来的阿司匹林被拜耳引入医疗领域,一路走来已有百余年历史。阿司匹林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OTC),此药可影响下丘脑内强致热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已处于重要的基石地位。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充分评估和证实,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外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荟萃分析表明,抗血小板治疗 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如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等风险减少1/4,对急性心梗、心绞痛、急性缺血性卒中/TIA、外周血管疾病和房颤等血管事件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