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实验、络合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常用分离方法实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9部分。本教材注重了将学科的传统内容与现状、发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更进一步理解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严格的量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新体系立体化系列教材的部。本书是根据当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实际,为适应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而编写的实验教材。它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中与后续物理化学实验中重复的热力学、电化学和动力学部分的内容删去,同时将原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作了调整、更新,与之融合为一体。 本书选材较广,注重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内容包括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种类型。编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全书共给出了36个总实验题目,包括70余个实验分项目,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化学分析的方法确认》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方法确认、为什么要进行方法确认、方法何时确认、怎样进行方法确认以及如何编制方法确认文件等内容。编写《化学分析的方法确认》的目的是讨论与方法确认相关的问题,提高读者对方法确认的内涵及重要性的理解,并提供一些如何进行方法确认的意见。
本教材按卫生部新一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医学检验专业的师生使用。 按新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上版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在章节顺序和编写体例上均做了一定改进,力求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教材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使其更加满足医学检验岗位和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其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在文字叙述上力求简明、具体,做到浅显易懂,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全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内容有:定量分析概述、滴定分析方法、电位分析法、紫
本书是为了配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倪静安等主编)而编写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版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类教材或课程的学习指导和参考书。本书各章与主教材相对应,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与参考书;概念、术语和计算公式;跟我学——重点、难点剖析;帮你学——典型例题与习题参考答案;试试看——补充习题与参考答案;英文阅读材料;继续学一课外拓展与阅读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于化工类、食品类、轻工类、生物类、农林类等相关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
本书由绪论、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分析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附录7部分组成,共含43个实验。内容既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包括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加强了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书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分析工作者或化学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分析化学》自版(1997年)、第二版(2006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读者的肯定,同时也收到了用书学校的一些修改建议。第三版教材在保持了第二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作了适当精选、调整和补充,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本教材理论以够用为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践性强,为定量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和测定技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书共分八章,包括绪论、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每章有教学目标、小结、练习、阅读材料等,并有配套的《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附带实验报告)教材。全书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 等物质的量 规则作为滴定分析计算基础。
本书是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的内容编写而成的一本配套教材。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书末附有综合检测试题和各章检测题的参考答案。每一章由“内容与要求”、“学习指导”和“检测”三部分组成。“内容与要求”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分析化学》各章的知识点拟定的,同时用“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层次明确了对各章内容的具体要求,它是课堂教与学的准则。“学习指导”是以本章的目的要求为依据,围绕教材内容,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各章的知识要点以及对难点的解析,是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的结晶,可供读者复*结时作为参考。“检测”是供学生课堂或课后练习用的检测试题,与教学同步。试题形式分为客观性试题、是非题和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的形
全书共分4篇。第1篇为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第2、3篇分别为化学分析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具体的项目,其中有参考国家、各部委和行业的标准,而更多的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确认在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完成本课程培养目标方面有较好教学效果的实验内容。第4篇为综合性实验,旨在训练学生面对某一样品,从了解掌握物质性质、查阅有关的分析测试方法、直至自己拟出对给定样品的完整分析测试方法和操作步骤、结果报告等能力。同时为了读者用书的方便,书后附有分析测试常用的有关参数、用表和学习与参考资料。 本书有较宽的适应性,适合于理工科院校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生化、食品、制药、轻工、材料等专业使用,同时可供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本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分13章共57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势分析法、极谱法和伏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凝胶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教材内容既有较广的适用性,又注重体现新技术、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经典的方法,又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配套,供药品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使用。本书在选题方面,既注意配合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药品专业的实用性而精选实践内容。全书共分五章,有四十二个实践。章为分析化学实践基础知识;第二章为分析天平与称量练习;第三章为滴定分析法实践;第四章为仪器分析法实践;第五章为分析方案设计实践。为了科学有效地考评学生掌握分析化学技能情况,在附录中还编写了分析化学技能考评内容和评分参考标准以及考评方法,对量化评价分析化学技能作了统一的规范要求。书中所列的实践内容,各学校和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取舍。
《21世纪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环境系列:分析化学实验(英汉双语教材)》分为“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分析化学实验”两部分。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环境系列:分析化学实验(英汉双语教材)》还特别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编写,可为分析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提供参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专业外语的平台,亦可作为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以高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结合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室安全知识等,实验项目分为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涵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及综合训练等实验内容。书后的附录以便查阅相关数据。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环境、粮油食品、生物、材料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程教材。
本教材是《仪器分析》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三篇:篇介绍了仪器分析实训基本知识,包括仪器分析实训的基本要求、数据记录和处理、实训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等内容;第二篇是仪器分析基础实训,按照理论教材的顺序编写了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离分析法等一些基础仪器实训内容,目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训练;第三篇是仪器分析综合实训,通过“实训任务”将综合实训分解成需要学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通过“实训操作”指导学生具体完成相关任务,再通过“项目拓展”将学到的实训操作运用到其他的实训中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本教材综合了药学、医学检验、食品工程、化妆品、预防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实训内容,供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要求选用。
本书共8章,由单元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称量及称量滴定法、容量及容量滴定法、库仑滴定及自动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吸收光谱法、分离分析法和综合设计实验。其中,单元实验的内容力求典型全面;综合设计实验主要围绕目前的一些热点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书实验选用的仪器典型、实用,对仪器构造、计量性能和操作规范的叙述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操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农学、林学、食品、园艺、植物保护、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和资源环境等专业本科生分析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师和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分析化学实验与指导》是根据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各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长期实验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五章,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基本实验、设计实验和图谱查阅。33个实验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便于双语实验教学。 本书可供药学类院校的本科及专科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编写是按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原则,突出技能学习和训练,同时又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实验中。全书分实训指导篇和技能训练篇。实训指导篇为职业培训者提供了大量的化工、食品、药物的实训项目;技能训练篇为受训者提供了相应的能力培养和巩固训练内容。本书将常用仪器分析技术按两个模块编写。操作基本训练模块包含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如目视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综合操作训练模块提供了多组分、多任务的实训项目。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分析与检验、轻工工业分析与检验、药物分析与检验以及环境监测、商品检验、精细化工、食品工程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基本操作训练用书。
本书是配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分析化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编)而编写的教学辅导书。全书涵盖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知识,章序与教材匹配,共21章。每章包括简明的内容提要,有代表性的例题及解析,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解题基本方法。本书在内容上比分析化学教材有所拓宽和加深。各章均精选了不同题型的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读者练习与自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与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报考研究生人员参考。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0124—2002《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JIS K 0124—2002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JIS K 0124—2002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标准与JIS K 012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了我国国家标准GB/T 9008—2007(本标准第2章); ——删除了GB/T 9008—2007中已有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第3章); ——对试剂和溶剂规格分别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的5.2和5.3)。 本标准代替GB/T 16631—1996《柱液相色谱分析法通则》。 本标准与GB/T 1663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1996年版标准的资料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M、附录N、附录P;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5章“水、试剂和溶剂”、第6章“取样及预处理的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是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和上版《分析化学实验》出版以来各院校使用的实际情况及意见,并根据分析化学发展需要及各院校实验设备现状编写的。全书共七十六个实验,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选用。 本版实验教材除保持上版实验教材的特色外,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选、调整和充实。除在实验前面增加了分析化学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外,还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应了解的一般知识作了介绍,包括实验室注意事项、分析用水、化学试剂及定量分析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等知识的介绍。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创新能力,实验内容除保证必要的基本训练及与本门学科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实验外,
本书是高等学校《水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全书对绪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滴定法、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八章内容作了内容提要,对各章编选的习题作了解答,对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作了解析。本书精选了两套试题并作了参考答案。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和建筑材料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考研生使用,也可供电大、远程教学及自学考试人员参考,还可作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