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实验、络合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常用分离方法实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9部分。本教材注重了将学科的传统内容与现状、发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更进一步理解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严格的量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新体系立体化系列教材的部。本书是根据当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实际,为适应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而编写的实验教材。它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中与后续物理化学实验中重复的热力学、电化学和动力学部分的内容删去,同时将原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作了调整、更新,与之融合为一体。 本书选材较广,注重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内容包括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种类型。编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全书共给出了36个总实验题目,包括70余个实验分项目,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分析化学实验。实验部分主要涉及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沉淀重量分析、分离富集方法实验、综合实验、英文文献实验等内容,共安排41个实验项目。本书注意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与独立解决实际分析测试问题的能力。《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可作为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同时适用于农林类相关专业,也可作为科研、生产部门有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重点介绍了当今仪器分析中常用的电位分析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薄层色谱法等。 本教材编写了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应用“案例”、知识“链接”;每章前面列有“学习目标”,后面列有本章“小结”;每章后附有题型多样且具有启发性的习题。另外,本教材还有配套的《仪器分析实验实训》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药学、医学检验、食品工程、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与指导》是根据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各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长期实验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五章,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基本实验、设计实验和图谱查阅。33个实验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便于双语实验教学。 本书可供药学类院校的本科及专科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使用。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0124—2002《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JIS K 0124—2002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JIS K 0124—2002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标准与JIS K 012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了我国国家标准GB/T 9008—2007(本标准第2章); ——删除了GB/T 9008—2007中已有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第3章); ——对试剂和溶剂规格分别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的5.2和5.3)。 本标准代替GB/T 16631—1996《柱液相色谱分析法通则》。 本标准与GB/T 1663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1996年版标准的资料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M、附录N、附录P;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5章“水、试剂和溶剂”、第6章“取样及预处理的操作”、
戴竹青编著的《水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实验室基本知识、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附录4个部分组成。其中化学分析实验14个,仪器分析实验19个,涵盖了地表水、工业废水、自来水等不同水质的测定,既包括了.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内容,又涉及了紫外线分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色谱等多种仪器分析测定,使学生具有多种水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水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翔实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水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作为分析工作者的参考书。
《分析化学实验》是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和上版《分析化学实验》出版以来各院校使用的实际情况及意见,并根据分析化学发展需要及各院校实验设备现状编写的。全书共七十六个实验,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选用。 本版实验教材除保持上版实验教材的特色外,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选、调整和充实。除在实验前面增加了分析化学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外,还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应了解的一般知识作了介绍,包括实验室注意事项、分析用水、化学试剂及定量分析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等知识的介绍。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创新能力,实验内容除保证必要的基本训练及与本门学科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实验外,
《工业分析(实训篇)》(第二版)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委会组编的化工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与《工业分析(基础篇)》(第二版)配套使用。 本教材自版教材正式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许多院校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版教材在保持了版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各兄弟学校提出的建议,按照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高职工业分析课程标准以及工业分析岗位分析任务,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调整,重点培养工业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次修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教材面向分析岗位群,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和应用性。按岗位对工业分析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知识、技能体系,突出能力培养。 2.参照国家*标准对分析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删减,力求体现新标准的内容和
本书是以高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结合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室安全知识等,实验项目分为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涵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及综合训练等实验内容。书后的附录以便查阅相关数据。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环境、粮油食品、生物、材料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程教材。
本书在修订中根据新世纪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原则与教学特色,调整了有关章节内容,强调了国家标准的贯彻,突出了职业需求与技能训练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全书包括绪论、定性分析概论、定量分析基本操作与实验室安全常识、定量分析概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称量分析法、定量分析常用分离方法、试样分析一般步骤与综合练习题共十二章。书中共计各类例题70题,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及综合题等各类习题1238题,既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又涉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和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内容充实、新颖,切合实际。 本书是与全国化工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与《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工
本教材共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为化验室基本常识,包括实验室守则;常见事故处理技术;化学试剂常识;常用玻璃仪器及反应装置;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等。模块二为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常用操作技术规范,包括器皿的洗涤与干燥;加热与固体物质干燥;沉淀与过滤;萃取与洗涤;常用滴定仪器使用及校准;分析天平使用;溶液配制与标定等。模块三为综合项目训练,甄选了食检、药检、化检等不同行业,二十三个技能训练项目。
本书是为了配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倪静安等主编)而编写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版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类教材或课程的学习指导和参考书。本书各章与主教材相对应,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与参考书;概念、术语和计算公式;跟我学——重点、难点剖析;帮你学——典型例题与习题参考答案;试试看——补充习题与参考答案;英文阅读材料;继续学一课外拓展与阅读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于化工类、食品类、轻工类、生物类、农林类等相关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3)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鹰、周鹏云。
《分析化学》自版(1997年)、第二版(2006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读者的肯定,同时也收到了用书学校的一些修改建议。第三版教材在保持了第二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作了适当精选、调整和补充,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本教材理论以够用为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践性强,为定量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和测定技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书共分八章,包括绪论、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每章有教学目标、小结、练习、阅读材料等,并有配套的《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附带实验报告)教材。全书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 等物质的量 规则作为滴定分析计算基础。
本配套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按章编写,部分为各章复习,与教材中的章设置相对应,分五个栏目:【重点概览】采用陈述归纳法,列出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有所重点地进行复习。【难点释疑】选择一些本章中的难点和易混淆的问题,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析。【知识衔接】是本套配套教材的特色部分,较系统地分析某个知识点与上下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边学边做】是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把理论与实验有机融为一体。【提升练习】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部分习题,完善教材中习题类型的不完整性。第二部分为专题讲座,共编写了十四个专题。该部分打破各章之间的界限,从本课程整体的角度分析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设计相关的专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本书共8章,由单元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称量及称量滴定法、容量及容量滴定法、库仑滴定及自动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吸收光谱法、分离分析法和综合设计实验。其中,单元实验的内容力求典型全面;综合设计实验主要围绕目前的一些热点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书实验选用的仪器典型、实用,对仪器构造、计量性能和操作规范的叙述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操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农学、林学、食品、园艺、植物保护、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和资源环境等专业本科生分析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师和科技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