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针对目前研究生论文写作难,发表慢、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是必需的。 《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共分7章,第1章对测绘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测绘科技论文的特性和分类,以及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概述;第2章分析了测绘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例分析了文献检索的思路与方法;第3章主要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前的选题和构思;第4章是《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的重点,主要讲述了科技论文结构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第5章主要介绍了测绘科技论文写作中图、表、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第6章论述了论文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逻辑表达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 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数字线划图的构成、分类、要求、成果检验和保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 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数字线划图的生产和使用。********************************************************************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与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高 等学校测绘工程系列教材)》是《工程测量学》的配 套教材,包括习题集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两大部分。习 题集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 题五类题型,其中的问答题与《工程测量学》教材上 的思考题不同。上述五类习题都有完备的答案,可帮 助教师备课、答疑和作为考试参考,仅提供给需要的 教师选用,个别章节还有计算题和编程题。实践性教 学环节含曲线测设课程设计与实习、测量机器人演示 性实践教学、陀螺经纬仪全站仪演示性实践教学、集 中教学实习和综合课程设计几部分,可供各学校参考 选用。后附录中收录了两个学生的集中实习报告和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以参考。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与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高 等学校测绘工程系列教材)》由张正禄编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过程。内容包括:概述、地图数据结构、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可视化、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软件开发、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应用。本书内容新颖,论述系统完整,理论与应用并用,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其一切活动,包括像人口、环境、资源、灾害等人类面临的一些带有挑战性的全球性问题,无不与测绘信息有关。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发地点及其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关联,这些都是人们为关心的问题。时间、空间、属性,这是地理空间信息(广义测绘信息)的三大要素,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其他各种活动中时时刻刻都会涉及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信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测绘信息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在国家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测绘信息化成为测绘事业发展的必然条件。正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促使测绘信息化的发展,由此推动了测绘事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测绘在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继而催生了信息化测绘。信息化测绘本质的内涵和特征,则是
本实验指导共分三部分:部分是测量学实验和实习导读,包括测量学实验的作用与特点、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使用规则、测量仪器借用规则等;第二部分是测量学课间实验,共设计了20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按实验目的与任务、主要仪器与工具、实验步骤与技术要求、实验记录与计算、实验注意事项与思考等五个方面编写;第三部分是测量学集中实习,详述了集中教学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安排、仪器与工具、步骤与要求、实习成果与成绩评定等六方面的内容。每个课间实验和集中实习后均附有记录表,测量时可在表上直接填写和计算。 本教材既可与农林院校各个专业的测量学教材配合使用,也可作为测量学实验和实习教材单独使用。
本标准根据国内超轻型飞行器航摄系统和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的技术水平、应用情况及相关软硬件生产现状,参照有关航空摄影测量标准制定,对影像预处理、空中三角测量、定向建模、数字线划图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数字线划图(B类)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B类)制作和检查验收上交成果等内业工作进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超轻型飞行器航摄系统和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以1:500、1:1000、1:2000航测成图为主要目的航空摄影测量内业工作,其他比例尺成果测制可参照执行。
全书共分14章,第1章~第5章阐述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测量工作以及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第6章主要阐述建立小地区控制网的原理和方法;第7章~第9章阐述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数字地形测量以及地形图应用地籍测量等;第10章~第11章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民用与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第12章阐述公路中线测量以及桥梁隧道测量的方法;第13章是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以及竣工平面图的编绘;第14章介绍3S系统和数字地球。 本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航摄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本标准代替GB/T 17941.1—200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 本标准与GB/T 17941.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分对标准进行修订; ——增加术语和定义章节; ——删除表1数字线划地形图数据说明内容; ——删除表2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说明内容; ——补充细化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的质量元素与要求,并增加了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质量元素与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与建筑类各专业《测量学》教学大纲及国家*测量规范编写,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和距离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测设的基本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与桥梁施工测量以及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等。 本书具有较宽的专业适用面,不仅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注重工程实用性,并力求反映当代测绘学科的*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与建筑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用做自学考试和电大、函大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土木与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包括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航摄系统要求、5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6航摄实施、7飞行质量与影像质量要求、8成果质量检查、9成果整理与验收。
本书以实用为目的,所选文章主要介绍测绘领域的各种测绘方法,力求适合具有高职高专水平的学生阅读,每篇文章后都各有一篇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测绘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和翻译科技英语的水平。书中有两个附录、分别是英语中的句式和测绘专业词汇。 本书适合测绘专业高职高专学生阅读,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非线性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的*成果,论述了其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张量与微分几何的基本概念,非线性小二乘法的常用基本算法;顾及到二次项和三次项的非线性函数的广义方差一协方差传播率;非线性条件平差的迭代解法与顾及到二次项的近似直接解法;非线性平差模型强度的曲率度量与非线性诊断;非线性参数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顾及到二次项的近似直接解法以及非线性参数平差的迭代解法、张量几何法及扩展的张量几何法等。 本书侧重实用的非线性平差计算方法,理论叙述力求深入浅出。本书可作为测绘工程专业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关于现代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教学参考书,亦可供有关测绘专业的教师、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中大网校·2013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解析三合一精品试卷:测绘综合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1)紧扣大纲,指导性强:本套精品试卷严格依据大纲编写,涵盖大纲要求的全部考点,重点、难点在《中大网校·2013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真题·模拟·解析三合一精品试卷:测绘综合能力》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2)题目新颖,解析详细:作者精心挑选并编写了大量的模拟试题,这些试题以2011年真题为模板,在出题角度和深度方面模拟真题,并解析详尽,有利于考生掌握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3)包含真题,实用高效:本套试卷包含*的考试真题,帮助考生熟悉真题考查范围,使考生在复习时能够准确地把握考点,增加考生实战经验,使考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
本部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当前的技术特征对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数据源包括数字航摄影像和胶片航摄数字化影像)的测图与成果生产进行了技术约定和作业过程指导。模拟、解析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标准规范为GB/T 12341《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2340《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本部分只针对目前测图生产应用各类新技术后工艺、技术、生产作业等方面发生变化的部分。
本标准代替GB/T 14268-199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 本标准与GB/T 14268-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标准进行修订; ——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1:500、1:1000、1:2000和1:250000、1:500000、1:1000000六种比例尺; ——删除原标准第3章中“地形图修测”、“全面修测”、“局部修测”、“快速修测”等术语,增加“地形图更新”、“动态更新”、“定期更新”等术语; ——缩短地形图更新周期,并作为资料性附录; ——原第4章与第5章合并,删除全面修测、局部修测、快速修测方案,增加动态更新、定期更新、重测更新、修测更新、修编更新的规定; ——删除了原第6章修测作业方法中有关传统的作业规定; ——在原第7章地形图修测时图面
本书为与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现代测量技术》相配套的测量文训教材,内容包括测量课程的实验课指导、习题课指导和测量实训指导,并附有测量实训所用的各种记录和计算表格、测量实训操作考查题选等。本书与《现代测量技术》教材相结合,可用于对学生测量的外业操作技能和内业计算能力进行全面训练。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职工大学等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交通工程技术、地下工程技术、房地产开发与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测量课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自学使用,亦可供生产单位测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