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技术更新也不断加快。《机械工人实用技术手册》丛书应形式的 需求,进行再版,本套丛书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期新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相配套、内容新、资料全、操作讲解详细,本书是其中的一个分册。本书是其中的一本,主要内容包括模具绪论,模具钳工常用的工具设备,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精密冲模及特种冲模,压铸模,锻模,粉末冶金模,模具常用材料及其热处理,模具的加工与制造,模具的装配与调试,模具的检测、使用与维修。本书可供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生产、使用等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本书密切结合载人航天工程,从交会对接基本轨道原理与姿态运动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交会对接过程中轨道动力学模型、交会对接的飞行策略、导引与控制规律、发射窗口等问题,全面完整地绐出了工程实用的理论模型和工程仿真算例。主要内客包括:交会运动理论;远程段变轨、调相与导航过渡段设计;近程段制导与轨迹控制;最终逼近段的相对状态测定、估计与控制;联接机构与联接动力学;对接后的分离与轨道转移;交会飞行程序设计与发射时间选择。 本书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一本教材和科技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为载人航天设计师以及高校航天专业研究生。
本书着重阐述了再制造设计的相关原理及工程应用,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本书内容包括:再制造性设计、再制造设计分析、再制造保障资源设计、再制造管理设计、再制造工艺与技术设计、先进再制造设计思想及技术、再制造应用实例。本书既注重再制造设计的基础理论,又注重再制造设计的工程化应用,对于从事再制造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的人员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操作技能手册丛书”第2版在遵循原书“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相结合为宗旨,以提高操作技术工人综合素质及技能素质为目的的基础上,对全书总体结构和内容设置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更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操作技能内容。 “铣工操作技能手册”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常用铣床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铣床辅具,通用夹具;铣刀类型、规格尺寸及应用;典型零件的铣削方法;渐开线齿轮基本尺寸及计算;各种齿轮常用加工方法;常用技术资料等。 本书主要供从事机械加工操作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技工学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通过450个实例和890个图例,介绍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精度要求的测量方法、测量用具和测量技巧及必要的计算公式等,如整圆和缺圆半径或直径的测量,键槽对称度的测量,长度或深度尺寸的测量,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位置度等形位公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齿轮等传动件的测量等。书中实例来自生产线,易读易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企业工人、检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中专及技工学校师生查阅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用虚拟样机仿真分析软件ADAMS进行虚拟样机仿真,重点介绍_ADAMS提供的虚拟样机的仿真建模工具以及专业模块的应用(汽车模块、液压模块、控制模块)。全书分为12章,包括ADAMS/View基础;在AD AMS/View中建立刚性构件;添加约束;施加载荷;计算结果与结果后处理;刚一柔混合建模;参数化设计与参数化分析;系统元素和数据元素;宏操作与自定义界面;振动仿真分析;建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分析。并在以上各章中穿插应用实例。 读者对象主要是各高校的研究生及科研院所、技术公司、企业技术部门的设计人员;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生产厂、发动机、液压传动等行业。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为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需要,经过结构优化、整合而成的一本强调应用基础知识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本书以讲清概念、强调应用为教学目的,突出实用性、综合性、科学性、先进性,系统地讲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几何量公差、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机械零件表面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或机电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用于五年制高职、中职相关专业,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