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2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35kV电缆一般规定和结构要求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8-10-01/ 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GB/T 12976《额定电压35 kV(Um=40.5 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额定电压30 kV及以下电缆一般规定和结构要求; ——第2部分:额定电压35 kV电缆一般规定和结构要求; ——第3部分:电缆和附件试验。 本部分为GB/T 12976的第2部分,对应于IEC 60055-2:1981《额定电压18/30 kV及以下纸绝缘金属护套电缆(铜或铝导体、不包括压气和充油电缆)第2部分:通用和结构要求》和其第1号修正单(1989)及第2号修正单(2005)。本部分和IEC 60055—2:198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21/35 kV、26/35 kV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代替GB/T 12976.1—1991《额定电压35 kV及以下铜芯、铝芯纸绝缘电力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 12976.2—1991《额定电压35 kV及以下铜芯、铝芯纸绝缘电力电缆第2部分:不滴流油浸纸绝缘金

    • ¥15.3 ¥18 折扣:8.5折
    •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部分为GB/T 4909的第9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909.9—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 本部分与GB/T 4909.9—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2000的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饰;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1985年版无;本版的第2章); ——修改了预处理用的有机溶剂,并明确了硫磺试剂的要求(1985年版的2.2.3;本版的第3章)。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 ¥11.9 ¥14 折扣:8.5折
    •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2部分:铜扁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5584《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铜扁线; ——第3部分:铝扁线; ——第4部分:铜带。 本部分是GB/T 5584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5584.2—19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第2部分:铜扁线》。 本部分与GB/T 5584.2—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对铜扁线的技术要求(1985年版的5.1;本版的6.1); ——调整了对铜扁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要求(1985年版的5.2;本版的6.2)。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11.9 ¥14 折扣:8.5折
    • 电力设备带电水冲洗导则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1-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代替GB 13395——1992《电力设备带电水冲洗规程》。 本标准与GB 13395——1992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 ——鉴于现在水处理工艺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从安全角度出发,冲洗技术条件中冲洗用水电阻率要求进行了修改; ——根据这些年相关单位在实际带电水冲洗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增加了具体设备冲洗的方法; ——冲洗工具的试验中增加了冲洗工具试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瑞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如璋、王力农、郑传广、徐击水、卓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11.9 ¥14 折扣:8.5折
    •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   ( 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2-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代替GB/T 7598——1987《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本标准与68/T 7598—1987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将本标准的名称修订为《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对原标准中的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比色溶液和指示剂增加了有效使用期。 ——对原标准中的指示剂做了修订。 ——对原标准增加了pH标准比色溶液的配制步骤。 ——对原标准中的比色步骤做修订。 ——对比色法的精密度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新编排。 ——在附录中增加了酸度计法和该方法的精密度。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丽萍、肖秀媛、

    • ¥11.1 ¥14 折扣:7.9折
    • 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话软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11016《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3部分:聚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4部分: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本部分为GB/T 1101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1016.2—1989《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聚氯乙烯绝缘电话软线》。 本部分与GB/T 11016.2—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1989版无;本部分第2章); ——按照GB/T 1.1—2000要求,对原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宁波一舟

    • ¥13.6 ¥16 折扣:8.5折
    •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6部分:弯曲试验——单向弯曲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部分为GB/T 4909的第6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909.6—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单向弯曲》。 本部分与GB/T 4909.6—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l.1—2000的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饰;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1985年版无;本版的第2章); ——修改了支辊半径(直径)要求(1985年版的2.2;本版的3.1); ——修改了支辊间距离的计算公式(1985年版的4.2.1;本版的3.1); ——增加了虎钳式弯曲装置(1985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3.2); ——增加了对试件外观的要求(1985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4.2); ——增加了对试件长度的要求(1985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4.3); ——增加了虎钳式弯曲试验方法(1985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5.3)。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

    • ¥11.9 ¥14 折扣:8.5折
    • 架空绞线用硬铝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889:1987《架空绞线用硬铝线》(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对应于IEC 60889:1987,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从两语种出版的国际标准的版本中删除了一种; ——增加资料性附录A; ——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代替GB/T 17048—1997《架空绞线用硬铝线》。 本标准与GB/T 17048—199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GB/T 1.1—2000的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10.1表2中d≤1.25改为d=1.25,因为标准规定的标称直径范围为1.25 mm~5.00 mm。(1997版的10.1;本版的10.1)。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本标准起草

    • ¥11.9 ¥14 折扣:8.5折
    • 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 第11部分:塑型云母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著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501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换向器隔板和材料; ——第4部分:云母纸; ——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云母板; ——第6部分:聚酯薄膜补强B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7部分:真空压力浸渍(VPI)用玻璃布及薄膜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8部分:玻璃布补强8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9部分:单根导线包绕用环氧树脂粘合聚酯薄膜云母带; ——第10部分: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 ——第11部分:塑型云母板。 本部分为GB/T 5019的第1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371-3-9:1995《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 第9篇:塑型云母板》及第1次修改(2007)。 本部分根据IEC 60371-3-9:1995(含2007第1次修正)重

    • ¥11.9 ¥14 折扣:8.5折
    • 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 0 条评论 )
    • 本社 主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11016《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3部分:聚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4部分: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本部分为GB/T1101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1016.1-1989《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一般规定》。 本部分与GB/T11016.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1989版无;本部分第2章); ——按照GB/T1.1-2000要求,对前版标准格式进行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赛克力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宁波一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温州耀华电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13.6 ¥16 折扣:8.5折
    • 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 第7部分:真空压力浸渍(VPI)用玻璃布及薄膜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501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换向器隔板和材料; ——第4部分:云母纸; ——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云母板; ——第6部分:聚酯薄膜补强B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7部分:真空压力浸渍(VPI)用玻璃布及薄膜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8部分:玻璃布补强8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9部分:单根导线包绕用环氧树脂粘合聚酯薄膜云母带; ——第10部分: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 ——第11部分:塑型云母板。 本部分为GB/T 5019的第7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371—3—5:2005(第2版)《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第5篇:后浸渍(VPI)用玻璃布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纸》(英文版)。 本部分

    • ¥13.6 ¥16 折扣:8.5折
    • 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第3部分:聚丙烯绝缘电话软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著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11016《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3部分:聚丙烯绝缘电话软线; ——第4部分:橡皮绝缘电话软线。 本部分为GB/T 11016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1016.3—1989《塑料绝缘和橡皮绝缘电话软线聚丙烯绝缘电话软线》。 本部分与GB/T 11016.3—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1989版无;本部分第2章); ——前版标准引用GB/T 10753《室内电话机插头座》现更改为YD/T 577《室内电话机插头座》; ——按照GB/T 1.1—2000要求,对原标准格式进行修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

    • ¥13.6 ¥16 折扣:8.5折
    • 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11-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代替GB/T 1429-1985《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范围”部分; ——原标准的试验步骤中的底块试样“粒度为0.3 mm”改为“粒度为0.2 mm”; ——原标准的高温炉和试验条件中“850±20℃”改为“850℃±l0℃”; ——规范了格式和部分单位表示。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敏伦、何选明、黄鹂、吴燕华、孙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l429—1978、GB/T 1429—1985。

    • ¥11.9 ¥14 折扣:8.5折
    • 电缆外护层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4-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2952《电缆外护层》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本部分为GB/T 2952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2952.2 1989《电缆外护层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和GB/T 2952.4 1989《电缆外护层第4部分:铅套充油电缆特种外护层》。 本部分与GB/T 2952.2 1989和GB/T 2952.4 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42”、“43”结构(1989版表1、表2); ——取消了工艺要求(1989版第5章); ——取消了检验规则(1989版第7章); ——增加了“04、34、61、62、63、71、72、73”结构(本版表1、表3); ——铠装钢丝铠装前假定直径“≤15.0”改为“≤12.0”(1989版表4,本版表6)。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 ¥13.6 ¥16 折扣:8.5折
    •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4-01/ 人民出版社
    • GB/T 2952((电缆外护层》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工部分:总则;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 ——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本部分为GB/T 2952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7 2952.2一工989《电缆外护层 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和GB/T 2952.4—1989《电缆外护层 第4部分:铅套充油电缆特种外护层》。

    • ¥15.4 ¥18 折扣:8.6折
    • 交流500kV及以下纸或聚丙烯复合纸绝缘金属套充油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交流500kV及以下纸绝缘铅套充油电缆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8-10-01/
    • 本部分是GB/T 932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IEC 60141—1:1993《充油电缆和压气电缆及其附件的试验第1部分:交流电压500 kV及以下纸或聚丙烯复合纸绝缘金属护套充油电缆及其附件》第3版和第1号修改单(1995)及第2号修改单(199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为:本部分暂不包括聚丙烯复合纸绝缘。 本部分代替GB 9326.2—1988《交流330 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 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 本部分与GB 9326.2—1988相比的技术差异是: ——增加了导体的大尺寸规格,取消了非标准规格(见表4); ——增加了500 kV电压等级,电缆的绝缘厚度参照DL/T 5228—2005《水力发电厂交流110 kV~500 kV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和我国锦辽线运行的电缆确定(见表5); ——绝缘纸技术要求改为按照QB/T 2692—2005《110 kV—330 kV高压电缆纸》;另对500 kV电缆纸

    • ¥11.9 ¥14 折扣:8.5折
    •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8部分:硬度试验——布氏法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部分为GB/T 4909的第8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909.8 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硬度试验布氏法》。 本部分与GB/T 4909.8—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2000的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饰; ——增加了对本试验方法试验范围的上限的规定(1985年版无;本版的第1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1985年版无;本版的第2章); ——试验力的单位统一成牛顿(1985年版的1.2、4.2和5.2;本版的第3章、6.1、7.2); ——修改了对试件制备的要求(1985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5章); ——增加了加载时间,修改了试验力持续时间(1985年版的4.5;本版的6.3) ——修改了压痕位置要求(1985年版的4.3;本版的6.4); ——修改了布氏硬度的标识符号(1985年版的5.2;本版的7.2)。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 ¥13.6 ¥16 折扣:8.5折
    • 电工圆铝线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代替GB/T 3955—1983《电工圆铝线》。 本标准与GB/T 3955—1983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LY9型号性能参数内容(前版第6章;本版第7章和第8章); ——修改了产品检测规则的试验方法(前版第10章,本版第11章)。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3)归口。

    • ¥11.9 ¥14 折扣:8.5折
    •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6-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4909《裸电线试验方法》分为十二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尺寸测量; ——第3部分:拉力试验; ——第4部分:扭转试验; ——第5部分:弯曲试验——反复弯曲; ——第6部分:弯曲试验——单向弯曲; ——第7部分:卷绕试验; ——第8部分:硬度试验——布氏法; ——第9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 ——第10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过硫酸铵法; ——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第12部分:镀层可焊性试验——焊球法。 本部分为GB/T 4909的第1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909.11~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本部分与GB/T 4909.11—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 1.1—2000为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饰;

    • ¥11.9 ¥14 折扣:8.5折
    •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使用的户内和户外聚合物绝缘子 一般定义、试验方法和接收准则(GB/T22079-2008)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8-11-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2217:2005《标称电压高于1000V使用的户内和户外聚合物绝缘子一般定义、试验方法和接收准则》(英文版)。 本标准与IEC62217:2005条款编号相同。本标准与IEC62217:2005的差异为: ——表1中增加了“脚注”不超过“重污秽”不包括硅橡胶外套复合绝缘子。实践表明,硅橡胶外套复合绝缘子在“很重污秽”地区也有良好的运行特性,但使用时有必要加强监测。” ——9.3增加了“脚注1)为了选择伞套材料,可以考虑对材料进行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具体方法可由产品标准规定。” ——9.4.2.5增加了“注:电流不应超过1mA是对所有种类聚合物产品的一个规定。对某些种类的产品,例如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不应超过1mA的规定可能太宽了。现在正在对此进行研究,一旦有统一认识,可将具体要求列入有关产品标准中。” 增加的脚

    • ¥18.7 ¥22 折扣:8.5折
    • 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4部分:聚酯薄膜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13542《电气绝缘用薄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电容器用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 ——第4部分:聚酯薄膜;……。 本部分为GB/T 13542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674-3-2:1992《电气用塑料薄膜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第2篇:对电气绝缘用均衡双轴定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要求》(英文版)。 本部分与IEC 60674-3-2:1992的主要差异如下: a)增加了25 μm和150 p-m厚度规格的聚酯薄膜; b)增加了对短段长度的规定; 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EC 61074:1991《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电气绝缘材料熔融热、熔点及结晶热、结晶温度的试验方法》; d)规定了熔点的具体要求,同时在“6.1 与厚度无关的性能要求”增加了条文说明:熔点可用DSC法,按IEC 61074的

    • ¥13.6 ¥16 折扣:8.5折
    • 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 第10部分: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
    •   ( 0 条评论 )
    • 本社 编著 /2009-09-0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GB/T 5019《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换向器隔板和材料; ——第4部分:云母纸; ——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云母板; ——第6部分:聚酯薄膜补强B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7部分:真空压力浸渍(VPI)用玻璃布及薄膜补强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8部分:玻璃布补强8阶环氧树脂粘合云母带; ——第9部分:单根导线包绕用环氧树脂粘合聚酯薄膜云母带; ——第10部分: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 ——第11部分:塑型云母板。 本部分为GB/T 5019的第10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371—3—8:1995((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第8篇: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纸》及第1次修正(2007)(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EC 60371—3

    • ¥13.6 ¥16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