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 7598——1987《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本标准与68/T 7598—1987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将本标准的名称修订为《运行中变压器油水溶性酸测定法》。 ——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对原标准中的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比色溶液和指示剂增加了有效使用期。 ——对原标准中的指示剂做了修订。 ——对原标准增加了pH标准比色溶液的配制步骤。 ——对原标准中的比色步骤做修订。 ——对比色法的精密度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新编排。 ——在附录中增加了酸度计法和该方法的精密度。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丽萍、肖秀媛、
本书所述内容主要针对,应用为广泛、用量*的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该书共分基础、施工、运行、维修、实例和相关技术等六篇,涉及电力电缆应用的全部过程。书中的258个问题,来源于笔者近20年来生产实践的总结;而实例篇是笔者在多年应用技术教学中,积累与浓缩出的大量用户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 本书是一本电力电缆应用部门的技术、管理以及施工、维护、检修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以易懂好学的方式讲解了装饰装修电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一本适合装饰装修电工初学者学习和实践的技术入门书。本书主要讲解了建筑物构造与识图、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常用材料、装饰装修电工识图、装饰装修电工安全知识、装饰装修电工常用工具仪表、配电屏及配电装置、线路敷设、室外架空线路的安装、室内电气装置的安装照明灯具安装、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音响系统、网络技术与网线制作及家装电工的安全技术等内容。附录部分还列出了电路中英文字名称及代表符号对照表、电气设备常用文字符号新旧对照表、电路中常用辅助文字对照表、建筑其他相关符号表等内容,可供查阅。本书适合于装饰装修电工及电工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大中专、中职院校及各种短期培训以及农民工、再就业工程培训的
GB/T4909《裸电线试验方法》分为十二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尺寸测量; ——第3部分:拉力试验; ——第4部分:扭转试验; ——第5部分:弯曲试验——反复弯曲; ——第6部分:弯曲试验——单向弯曲; ——第7部分:卷绕试验; ——第8部分:硬度试验——布氏法; ——第9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 ——第10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过硫酸铵法; ——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第12部分:镀层可焊性试验——焊球法。 本部分为GB/T4909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4909.3-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本部分与GB/T4909.3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的要求,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饰; ——增加了
本书对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工作,介绍了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的特点、选用原则、电气试验标准和方法;电缆线路敷设和附件安装,以及投运后的维护、绝缘监测和电力电缆线路的防雷保护、防火措施;交流高压单芯电缆护套感应电压和环流汁算等问题。 本书主要供电力系统和电缆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092—373:1977《船舶电气设备船用通信电缆和射频电缆船用同轴软电缆》(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IEC 60092—373:1977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EC 60092—373:1977的前言和序言;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为使我国船用同轴软电缆的型号编制方法协调统一,本标准补充了“附录A产品命名及代号”作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GB/T 9334.1—1988《船用射频电缆一般规定》。 本标准与GB/T 9334.1—1988相比有如下变化: ——更改了标准名称,与IEC 60092—373:1977相一致; ——增加了前言,符合GB/T 1.1—2000的相关规定; ——更改了适用范围,与IEC 60092—373:1977相一致; ——更改了引用标准,与IEC 60092—373:1977相一致; ——删除了GB/T 9334.1—1988中第3章:定义; ——删除了GB
非有效接地电网选线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效果不理想。随着配网自动化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选线保护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选线保护问题和选线保护方法。全书分8章,以定量化选线判据、多种信息综合选线为主导思想,结合现代信号处理技术,论述了利用故障稳态量、暂态量、突变量等实现的选线保护方法,以及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判据融合方法;对选线保护装置的功能要求和实现、接地故障信息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书中提供了很多实验和实测数据算例对选线保护方法进行论证。 本书是国内本论述非有效接地电网选线保护技术的专著,可供电力系统和企业供电领域的科研、开发、运行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参考。
《电气绝缘系统重复脉冲产生的电应力》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电老化评定的通用方法 ——第2部分:当前技术发展水平 本部分是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2068-1:2003《电气绝缘系统重复脉冲产生的电应力第1部分:电老化评定的通用方法》(第1版,英文版)。 本部分在技术内容上与IEC 62068-1:2003无差异。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1)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晟电机厂有限公司、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巨峰绝缘
《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介电参数的测试、局部放电的测量、介质的热刺激电流原理及其应用、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导热系数测量技术、热膨胀系数测量技术、红外热像仪及其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转矩流变仪及其应用、界面张力测量技术、粉体粒度的测量与分析、纳米粒子和Zeta电位的测量、液体介质理化性能参数的测量、光谱法及其应用、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技术。《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重点论述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 《电气绝缘实验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院校及从事电工、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相关人员
本书在介绍了电力电缆结构特点和性能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电缆头的电场分布和应采取的措施,详细介绍了电缆的选择、设和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对电缆的维护检修、电缆的电气试验及故障测寻等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附录中收编了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电缆运行规程以及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有关电缆线路的内容。本书可供从事电缆施工及试验专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GB/T 1981《电气绝缘用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热固化浸渍漆通用规范; ——第4部分:聚酯亚胺浸渍漆; ——第5部分:快固化节能型三聚氰胺醇酸浸渍漆; 本部分为GB/T 1981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464-2:2001《电气绝缘用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及第1次修正(2006)(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EC 60464-2:2001及2006第1次修正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EC 60462-2:2001及2006第1次修正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EC 60464-2:2001及2006第1次修正时,本部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差异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是对DL/T 683--1999《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DL/T 683—1999版比较有以下一些主要变化: ——改变了型号标记的结构,型号标记由原来首位字母,二、三位字母,主参数和附加字母四部分组成变更为由首位字母、附加字母和主参数三部分组成。 ——增加了“产品型号命名细则”一章,在该章中涵盖了常用电力金具产品型号的命名细则,增强了标准的适用性。 ——根据电力金具的发展,结合生产实际,对附录A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用字母X作为悬垂线夹型号标记的首字母。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683—1 999。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碳纤维复合芯软铝绞线(简称碳纤维导线)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合成芯导线,具有强度高、线损低、电导率高、弧垂小、允许工作温度高、载流量大、重量轻、耐腐蚀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即使在导线载流量增加、导线温度提高以后,导线的运行仍是安全可靠的,从而实现了电力传输的节能、环保与安全。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碳纤维导线技术要求、试验与验收、运输与储存等技术条件,碳纤维导线性能要求、设计分析、增容工程设计、选用要求及技术规范书等设计技术,碳纤维导线用金具技术条件、施工和安装、施工试验及施工验收要求等施工技术,碳纤维导线弧垂特性、负荷与温度及时问关系、高温运行、运行状态下温度骤变、悬垂线夹内部温度、运行状态下铝层断股及铝股受损补修后载流能力等有关运行与检修方面的技术,内容基本涵盖了碳纤维导
JB/T 5332《额定电压3.6/6 kV及以下电动潜油泵电缆》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电动潜油泵引接电缆; ——第3部分:电动潜油泵扁形电力电缆; ——第4部分:电动潜油泵圆形电力电缆。 本部分为JB/丁5332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 5332.1—99]《额定电压3.6/6 kV及以下电动潜油泵电缆 一般规定》。 本部分与JB/T5332.1—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修改了电缆的型号表示方法;对于有潜水、潜卤要求的电缆,其外护套命名方法同JB/T5332—199]: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文)的安排制(修)订的。 DL/T80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T 802~200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以易懂好学的方式讲解了维修电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器的维护技巧,是一本适合维修电工初学者学习和实践的技术入门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低压电气元件认识、直流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典型拖动控制线路、电力变压器的结构、低压配电柜及其接线技术、*式断路器控制电路的接线、低压线路功率因数补偿的补偿电容和无功功率补偿器、铸造类设备维修(中频炉、抛丸机、台车式电阻炉的原理和维修)、LD电动单梁天车、桥式天车、车床的电路原理和维修、磨床电路原理和维修、钻床的维修、齿轮机床的维修、*铣床电器原理和维修、摇臂钻床电路原理和维修、焊接类设备的维修、切割设备结构与维修、电容自动调高CHC-200D系统及安全用电技术等内容。本书适合于维修电工初学者及其他电工从业人员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头和冷缩头的制作工艺,介绍了以先进的脉冲反射技术为代表的电力电缆故障诊断技术,从电缆故障形成的机理入手,引入智能电缆故障测试设备HD-581 6作为范例,并汇集了1 3例电缆故障实测案例。 本书既有简要的理论阐述,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 本书可供厂矿、企业电气维护人员及各电缆安装单位的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l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增加了中、高压电缆芯数选择要求; 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型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 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小截面选择要求; 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 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 6.增加了直接对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 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 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
为给带电作业工具及安全工具的试验提供全面和具体的试验指导,确保这些工具在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本书结合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并参考国电发[2002]777号《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的要求,介绍了带电作业工具及安全工具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涉及的工具范围主要包括硬质绝缘工具、软质绝缘工具、绝缘斗臂车、绝缘防护用具、绝缘遮蔽用具、屏蔽用具、金属承刀工具、检测及检修工具、清洗工具、安全工具、绝缘手工工具等。针对各稗工具的电气、机械、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性能要求,逐一介绍了每一种工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预防性试验,能在实践中依此进行试验。 本书可作为带电作业工具及安全工具的试验人员、生产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电力企业安全及带电作业操作人员的工作常备用书和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安全生产自理及技术
《图说电力安全工器具使用与管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绝缘基本安全工器具、绝缘辅助安全工器具和防护安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结合大量的实物图片和实际操作图片规范地介绍了电气安全工器具的日常保管、定期试验检查的方法。正确、规范地检查、使用、保管安全工具器,直接关系到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以事实说明严格按规定要求规范操作和使用安全工器具即可减少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书以介绍六氟化硫气体分析检测技术为主要内容,包括六氟化硫气体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现场检测技术两大部分,还包括检测技术人员必需具备的有关基础知识.即六氟化硫气体基本特性、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检测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知识,此外,阐述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气体分析技术,六氟化硫新气、运行气和电气设备的监督管理,电力设备用六氟化硫的监控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关注了六氟化硫温室效应及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 本书可供电力公司和发电厂从事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自学和培训使用。
本书的基本材料选自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研究真空电弧理论及其应用的主要文献,包括由本书编者和其他高等院校博士生导师们和研究院、所的专家们撰写的科学研究论文,以及与真空开关产品开发的有关资料。内容包括具有指导意义的真空电弧理论研究方向的专论和我国当前高压真空断路器方面主要产品开发现状。从而说明我国真空开关的发展水平。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部门、电工制造部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器、输配电等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