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初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标准主要技术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 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同时废止。
JB/T 9930《立式带锯床》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参数; --第2部分:系列型谱; --第3部分:精度检验; --第4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 9930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JB/T 9930.2-1999《立式带锯床 系列型谱》和JB/T 9932.9-1999《可倾立式带锯床 系列型谱》。本次修订除参照有关标准及规定进行编辑外,还将JB/T 9932.2-1999的有关内容纳入本部分。 本部分与JB/T 9930.2-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改变了立式带锯床的系列构成; --把立式带锯床的主要功能定为锯断; --增加了立式带锯床的品种; --改变了个别参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14480《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设备》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 ——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 ——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 本部分为GB/T 1448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DIS 15548-3:2006《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英文版)。IS0/DIS 15548-3:2006是根据欧洲标准EN 13860-3:2003《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设备性能和检验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等同转化而成的国际标准。采用本部分也相当于等同采用了EN 13860-3:2003。 本部分是根据IS0/DIS 15548-3:2006《无损检测 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采用翻译法起草的。本部分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IS0/DIS 15548-3:2006完全一致。 请注意本部分的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钢材热处理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即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 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GB/T 20931-2007《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1部分: GB/T 20931.1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钾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2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3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4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铁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5 锂化学分析方法 硅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6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7 锂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a-联呋喃甲酰二肟萃取光度法 GB/T 20931.8 锂化学分析方法 氯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9 锂化学分析方法 氮量的测定 碘化汞钾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10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11 锂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
本标准为GB/T 22638的第4部分。本部分参考EN 546.4-1997《铝及铝合金箔 第4部分:特殊性能要求》制定。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代替GB/T 241-1990《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本标准对原标准在以下方面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 ——增加了前言; ——对试验原理进行了修改; ——对术语定义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对试验设备和仪器进行了补充; ——将试验方法拆分为试样和试验条件,对原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增加了附录A、附录B。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英群、孙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241-1982、GB/T 241-1990。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贯彻执行以来的经验;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铸造设备制造行业的标准化和科研成果情况;吸收了铸造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严格遵照建设部修订标准、规范的程序、步骤和要求,后幅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特种混砂机、多触头高压造型机、气流冲击造型机、间歇电液清砂室、低压铸造机、冲天炉、工频无芯感应炉、电弧炉和抛丸器的安装、调整和试验;扩大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性。 2.按铸造设备制造行业近期制订的产品技术条件和精度标准,修订了相应的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充实了安装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4.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均按国家现行标准和
GB/T 22638《铝箔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重量法; ——第2部分:针孔的检测; ——第3部分:粘附性的测定; ——第4部分:表面润湿张力的测定; ——第5部分:刷水试验方法; ——第6部分:直流电阻的测定; ——第7部分:热封强度的测定; ——第8部分:织构检验方法; ——第9部分:亲水性的测定; ——第10部分:涂层表面密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2638的第3部分。本部分参考EN 546.4—1997《铝及铝合金箔第4部分:特殊性能要求》制定。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以国家相关部门现有考核大纲、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各地教材为参考,广泛吸收培训复审工作中的经验,突出“安全”为主线和复审工作的特点,着重介绍了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复审中所必须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安全技术知识,包括了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基本知识、常用焊割安全技术、新型焊割安全技术等。书末有典型事故案例与防范措施以供从反面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剪切工国家职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 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同时废止。
JB/T 9930《立式带锯床》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参数; ——第2部分:系列型谱; ——第3部分:精度检验; ——第4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9930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JB/T9930.1-1999《立式带锯床 参数》和JB/T 9932.1-1999《可倾立式带锯床 参数》。本次修订除参照有关标准及规定进行编辑外,还将JB/T9932.1-1999的有关内容纳入本部分。 本部分JB/T9930.1-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主参数系列扩大至1600mm; ——确立了普通型和滑车型两种立式带锯床型式; ——增加了基本参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金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是在YB/T5223-1993《金属热切圆锯本》的基本上修订的。本标准与YB/T5223-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D=2200mm产品规格;增加了材质45Mn2V;增加了对锯片平面度的要求,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加严调整;增加了对锯片同片厚度差、硬度差的要求;增加了对锯片片体应力的测试内容;增加了对锯片重复修磨使用的要求。 本标准代表YB/T5223-1993《金属热切圆锯本》。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J 41001-1985、GB 11173-1989,1993年调整为行业标准YB/T 5223-1993。
GB/T 1124《凸凹半圆铣刀》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型式和尺寸; ——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GB/T 11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124.3—1996《凸凹半圆铣刀 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GB/T 1124.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凹半圆铣刀的位置公差表2中,公差由R6 mm~R12 mm分为:R=6 mm~8 mm和R=10 mm~12 mm两段。 ——将4.1条中的“磨退火”修改为“磨削烧伤”。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性能试验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玉玲。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124.3 199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铸管精整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数控程序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两个等级,包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 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杨耀双、李志强、李明,参加审定的主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