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天车入门指导开篇,详细介绍了天车的主要零部件和天车的主要电气设备,对天车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常用调整、维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在天车操作部分,运用丰富的图片,对天车的操作、吊运方法和指挥信号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讲解;对天车安装、架设及运行调试,天车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后介绍了天车的维护保养及安全技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很快地掌握天车的操作方法,从事天车岗位的基本工作。 本书由葛正大编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钳工(初级中级高级第2版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钳工》(2009年修订)为依据,是《职业技能鉴定教材——钳工(初级、中级、高级)( 第2版)》的配套用书。 本书共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每部分包括知识要求部分练习题及答案、2套知识要求模拟试卷及答案、技能要求部分练习题及答案。全书题目数量达800题。 《钳工(初级中级高级第2版职业技能鉴定指导) 》是钳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用书,也可相关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岗位培训使用。
本书在版《锻造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修订,围绕锻造工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教材结构,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本书分四个单元,锻造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图样识读、下料与加热、锻件的冷却与热处理、锻件表面清理、锻件质量检验和锻工安全技术等;自由锻造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自由锻造工具与设备、锻造操作中的手势信号、手工锻造操作、自由锻造工艺等;锤上模锻部分介绍了模锻设备、锤上模锻工艺及锤上模锻操作;胎模锻造部分介绍了胎模的结构及操作、胎模锻造工艺、胎模锻造操作。各单元的内容贴近生产实践、语言通俗易懂、配图丰富、操作具体,克服了传统教材偏重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拉近了培训与岗位的距离,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锻造操作技能。 本书由尹常阜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处理基础知识、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测试硬度与校正变形以及典型零件的常规热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能够从事热处理工岗位的基本工作。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培训I对象的实际情况,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金属力学性能等理论知识,避免过深的理论分析;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表面热处理、测试硬度及校正变形等操作技能。本书实用性强,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初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书首先对钳工的工作内容、特点、技能要求和安全生产知识做一个初步介绍。然后介绍钳工常用设备、工量具,重点介绍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在介绍钳工操作技能前,对金属材料和机械识图等必要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后介绍划线,錾削、锯削和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等钳工操作技能。本书坚持版教材实用、适用的特点,在每个技能模块后都配备相应的技能训练,强化技能操作,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 本书由孙俊主编,申如意、戴文博参编;陈海魁审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本标准是对JB/7 6052——1992《钢质自由锻件加热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JB/7 605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原标准作B 编辑性修改; ——对表1中的允许温度进行了修订; ——将第Ⅱ装料方式称为“单层密装法”; ——取消了4.7中“或将炉温降至650℃一750℃进行保温”; ——对4.9和原标准表5进行了修改: ——将原标准中的表3、表4、表5取消: ——取消了附录A,将其中表A1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坯料返炉”一栏作为新标准中的表3,表A2、表A3、表A4归为新标准的表4、表5、表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兰石机械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防腐蚀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
本书重点介绍了当前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焊条电弧焊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工艺基础知识、焊接操作原理、焊接缺陷等相关知识,以及操作训练题和自测评分表,扼要介绍了未来推广普及的手工气体保护焊焊接操作要领、手工气割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本书图文并茂,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在众多焊接书籍中独具特色。它将成为广大焊接技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可作为各类焊接培训机构的参考书和教学用书。
作业环境准备和安全检查、技术准备、物质准备、零件的划线、加工、精整、测量、工艺装备的组装、、工艺装备验证(鉴定)的要求、工艺装备验证(鉴定)的步骤。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仪器设备,声波反射法,现场检测,质量评定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长江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王长忠编写的《新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钎焊作业》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和《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并针对焊接行业作业人员的要求,共有十二章内容,大部分内容注重钎焊方法与安全相应的操作训练。《新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钎焊作业》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钎焊基础知识、钎焊安全基础知识、钎焊作业劳动卫生与防护、钎焊安全操作训练、火焰钎焊安全、电阻钎焊安全、感应钎焊安全、浸渍钎焊安全、炉中钎焊安全、电弧钎焊安全和碳弧钎焊安全。 《新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钎焊作业》结合生产实际需求编写,可作为各类生产型企业焊接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
本书主要介绍了矫正、放样、下料、弯曲成形、装配、连接等冷作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够从事金属板材冷热态成形、下料、连接以及简单金属结构的装配等冷作工岗位的工作。 本书在版《冷作钣金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修订,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围绕冷作工岗位的工作内容构建教材结构,形成六个单元共十五个模块的内容。每个单元都对基本概念和知识进行了介绍。各个模块紧密结合具体操作,有选择地介绍加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有关的计算及工具设备的使用等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充分利用图片,详细介绍操作的步骤与方法、质量检查等内容,克服了传统教材偏重理论,与生产实际脱节的弊端,拉近了培训与岗位的距离,能较好地实现学员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本书
本书与*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配套使用。本书的编写紧扣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使用。模块十还选配了四套中、高级数控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模拟试卷,供广大师生参考。
本书是根据原劳动部、机械工业部联合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高级工具钳工内容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精密量仪的结构和原理;精密夹具的装配和测量;冷冲模的装配和调整。
本书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基础知识,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数控车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削编程基础知识,准备功能G代码,数控车削实例,数控车床的使用、维护与保养等。 本书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在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上能达到初级技术工人应知、应会的要求,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本书由田大伟、李红军主编,陈平、曹军参编,王虹主审。
本习题册是全国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数控加工基础》的配套用书。本习题册紧扣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章节先后顺序编排,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配置适当,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习题册由刘钧萍主编,邵建凯参加编写。
本书与模具生产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突出模具应用与制造相关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模具的制造工艺,制造过程中的工装夹具,相应的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及公差与技术测量基本知识。书中简化难点,突出重点,使之成为学习模具知识的“支撑点”,为读者深入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进一步提高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着力追求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新动态,增强内容的先进性和指导性。 本书可供模具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阅读,也可供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典型铣床的结构、调整和常见故障排除以及铣床型号的编制方法;着重介绍了锥齿轮、牙嵌离合器、直线成形面、球面、等速圆盘凸轮和圆柱凸轮的铣削方法、操作步骤、测量检验、质量分析方法以及有关的铣削加工数据计算方法等;还简要介绍了在铣床上加工坐标孔的方法。
本习题册是全国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配套用书。本习题册紧扣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配置适当,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习题册由李献坤主编,于书兴、汪蓉樱、周莹、杨月祥、张明续、赵惠莲参加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