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污水自然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做到技术优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城镇与农村水环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T54-2017》。适用于下列污水自然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主要研究地下水、含水介质和污染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培养学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旭波、李义连、马腾主编的《地下水污染模拟指导书》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教材的上机指导书,主要针对本科教学的计算机实习。适用于地下水污染、水文地球化学、水环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等专业课程。本上机指导说明书包含7个上机实验。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丛进、赵华、郭楠、雷达、宋玉宝、薛建明、唐小健、牛国平、管一明、杜云贵、方勇、李庆。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94)的修订。 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上海环境监测中心。本次为次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明确了标准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 ——修改了标定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时所用碘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增加了现场空白试验; ——完善了结果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增加了对多孔玻板吸收管质量的要求;强调了温度对采样效率的影响;放宽了对校准曲线斜率的要
刘建国主编的这本《高速铁路动车组》由具有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团队共同编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速动车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运用维修的基本技能以及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等发展情况。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绪论、高速动车组的车体构造、连接机构、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供电、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服务系统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铁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高速铁路运输和高速动车组制造、运用、维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现场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对高速动车组有兴趣人士的参考读物。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摄像机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摄像机产品组件如光学镜片、电池、充电器、塑料部件、金属部件以及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公开信息中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3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的测量方案》(402-R-92-003)和《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装置方案》(402-R-92-004)中的部分内容和原则,对室内氡的采样布点、测量方法、测量报告、结果评价和质量保证等做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水质监测规范》 SD127-84修订的主要依据为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01-97)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单 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有关水环境监测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 《水环境监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质站(网)及采样断面、井、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水体沉降物、生物、水污染监测与调查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与资料整汇编的主要技术内容、要求与指标; ——水环境监测采样、样品保存、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对SDl27-84进行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规范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并更名为《水环境监测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 ——将原水质监测改为地表水监测
《船舶原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七章。章船体几何要素及近似计算部分介绍了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型线图和船体近似计算;第二章浮性包括: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条件及浮态、船舶重量及重心计算、航区水密度对吃水的影响和储备浮力及载重线标志等;第三章稳性讲解了初稳性、静水力曲线图,以及载荷变动对稳性及浮态的影响、大倾角横稳性及静稳性曲线、动稳性、稳性规范及稳性调整措施等;第四章抗沉性包括船舶分舱,破损稳性计算和船舶抗沉能力分析;第五章船体强度包含总纵弯矩和剪力计算,弯应力计算及强度校核;第六章阻力与推进对阻力、螺旋桨工作原理、螺旋桨空泡、功率传递和推进效率,以及螺旋桨设计予以讲解;第七章船舶摇荡介绍了横摇、船舶减摇措施和装置;附录1是纵倾及稳性计算;附录2是典型工况下的稳性衡准
《杂粮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突出长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区的区域特点,选取了大麦、蚕豆、荞麦、豌豆、绿豆、小豆、甘薯、马铃薯8种作物,分别按栽培特性、类型和品种、优质高产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集约种植生产实例和收获等方面编写,力求做到系统和规范。必须注意的是,集约种植生产实例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由于温光资源、土壤类型、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茬口配置、品种选用、培管措施、产品产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模式应用时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此外,作物品种更新较快,生产上应注意及时选用新的优良品种,以更好地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