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诗歌史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诗歌大量以声音、表演、跨媒介合作等形式呈现,突破了以文本为核心的传统诗歌体制。这既是当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诗歌沿先锋、实验路径的变革,又是诗歌古已有之的“活动基因”的释放。纽约派诗人正是这场诗歌转型中的先锋代表。 《论活动诗歌:20世纪中期纽约派诗歌研究》以其诗歌朗读、诗歌-剧场、诗-画、诗歌-电影、诗歌-音乐合作等为考察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活动诗歌”概念,并对纽约派活动诗歌的复杂谱系、艺术形式、美学特点、时空特征、存档机制、审美范式等范畴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揭示出后术时代诗歌变革的渊源和流向。
扎伊采夫(1881-1972)是俄罗斯白银时代侨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20世纪初俄罗斯新现实主义的典型作家。扎伊采夫的创作体裁广泛,题材多样,为透视俄罗斯域外侨民生活与文化、反思俄本土的文艺走向、追忆俄罗斯文学经典等提供了珍贵的艺术材料。 《扎伊采夫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选取扎伊采夫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意蕴,考察这些小说里具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特色的成分,以及精神现实主义的特征,揭示以扎伊采夫的创作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概念。
古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在失去心爱的女人后,悟到一个“极其简单、极其明了、有点儿迂拙,但是很难发现”的真理,那就是“人要死亡,他们并不幸福”。为使生活在假象中的人们认识到世界的荒诞,卡利古拉化身暴君,把荒诞的世界、恶的命运的逻辑推行到特别。他施行暴虐、任意杀戮,使人深感难以活下去;既然人不理解命运,那他就装扮成命运,让人看清命运的面孔……本书另收加缪原创剧《卡利古拉》《误会》《正义者》,改编剧《医院风波》(原著:迪诺·布扎蒂)、《修女安魂曲》(原著:威廉·福克纳),以飨读者。
ufeff现代出版社和风译丛 川端康成作品集之《东京人》 《东京人》隶属和风译丛系列,是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 土生土长的东京人敬子中年丧夫,却依然热爱生活,积极阳光地与一双儿女生活,因缘际会认识了俊三和他的女儿弓子。俊三的妻子因病长年在外地疗养,在战后的环境下,敬子、俊三和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便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敬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不但撑起全家开支,还承担俊三妻子的医疗费用,但俊三的公司却濒临破产。有一天,俊三忽然不告而别,敬子与三个孩子一起在岁月变迁的离合悲欢中体味着世间人情与善意。小说以舒缓的节奏温和平静地描绘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以及家庭里每个人的心境——生活的艰辛、内心的诉求和欲望、时时裹挟的忧郁和孤独、面对亲密之人的自责与愧疚……
古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在失去心爱的女人后,悟到一个“极其简单、极其明了、有点儿迂拙,但是很难发现”的真理,那就是“人要死亡,他们并不幸福”。为使生活在假象中的人们认识到世界的荒诞,卡利古拉化身暴君,把荒诞的世界、恶的命运的逻辑推行到特别。他施行暴虐、任意杀戮,使人深感难以活下去;既然人不理解命运,那他就装扮成命运,让人看清命运的面孔……本书另收加缪原创剧《卡利古拉》《误会》《正义者》,改编剧《医院风波》(原著:迪诺·布扎蒂)、《修女安魂曲》(原著:威廉·福克纳),以飨读者。
《听客溪的朝圣》是美国作家迪拉德以一整年的时间对弗吉尼亚州蓝山听客溪进行独自考察后得出的成果,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经历类似,作家本人把这一过程称为“朝圣之旅”。一年的时间之中,作家观察和体验植物/动物/天气现象等等,从中发现天地运转的奥秘,并以诗化的语言呈现。作为一本观察与描述大自然的著作,《听客溪的朝圣》具有特色的地方,是抛弃了高高在上的观察者角度,作者本人选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所有生命平等,不对大自然进行干预的前提之下,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作家终的诗化表达,很容易让人想起《道德经》中“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之道”。在美国,此书一出版被誉为“有影响力的当代自然文学的范本”,“代表了尤良的写作”的自然文学经典,评论界认为“比《瓦尔登湖》更具胆魄”,使得作者在29岁那年因此而
假设我们之中有机器人吧。”到底谁是很不像人类的那个呢?两年前夏天刚开始的时候,能预知未来的相麻堇在中学的屋顶上向惠和春埼提出这个问题。她说自己喜欢眺望惠的未来,这样的她究竟在少年的身上看到了怎样的未来呢?她又是出于何意才问出了那个充满谜团的问题?惠和咲良田的邂逅,春埼曾遗失的情感以及两年前死去的少女……《重启咲良田》第三部,讲述一切!,序章 章 某个夏天的开始 第二章 机器人少女 第三章 某个夏天的结束 尾声,","河野裕:日本德岛县人,日本游戏创作集团SNE的成员之一。2009年发表出道作品《重启咲良田 CAT GHOST and REVOLUTION SUNDAY》,后以《消失吧,群青》获得2015年日本大学读书人大奖。此外,还著有《Baby, Good Morning》,“北野坂侦探舍”系列,包括《消失吧,群青》在内的《阶段岛》系列。
《听客溪的朝圣》是美国作家迪拉德以一整年的时间对弗吉尼亚州蓝山听客溪进行独自考察后得出的成果,与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经历类似,作家本人把这一过程称为“朝圣之旅”。一年的时间之中,作家观察和体验植物/动物/天气现象等等,从中发现天地运转的奥秘,并以诗化的语言呈现。作为一本观察与描述大自然的著作,《听客溪的朝圣》具有特色的地方,是抛弃了高高在上的观察者角度,作者本人选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所有生命平等,不对大自然进行干预的前提之下,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作家终的诗化表达,很容易让人想起《道德经》中“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之道”。在美国,此书一出版被誉为“有影响力的当代自然文学的范本”,“代表了尤良的写作”的自然文学经典,评论界认为“比《瓦尔登湖》更具胆魄”,使得作者在29岁那年因此而
深入理解东亚文化圈需要新视角、新方法、新资料,然而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个更新的过程。朝鲜儒士金存敬的文集《竹溪集》属于珍贵域外典籍,具有东亚儒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谱写了中韩文化同源、文脉相连、文学共研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