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去了解内容:诗词既然是有一定格律的,我们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如果能够知道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知识,那就更能欣赏其中的艺术的美,更能体会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了。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王力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小说创作是思想一次孤独的长途旅行,不写提纲的旅者,容易迷失方向。写提纲有助于你更优质、更高产地开始并顺利完成你的小说创作。 本书破除你对提纲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逐点指出写提纲的趣味、好处和技巧,让你的小说框架、层次和节奏都能得到方向性的保障。作者手把手地传授小说提纲写作的布局和技巧,从人物、背景、结构、冲突到主题,每章以一个具体的话题开始,建立起清晰的方法描述和任务目标,同时辅以大量创作案例;每章以对一位作家的采访结束,分享他们创作小说提纲的秘诀。此外,作者还引入了高效写作软件、连点成画、九型人格等工具,每一条建议都极具操作性,经得起创作实践的检验。
本书属 明清十人文萃 丛书之一,该丛书收录的是明清时期的十位徐州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集,这十位名人分别是:明万历朝进士、历任兵、工、礼三科给事中、追谥太常少卿的张贞观,明代散曲大家、 乐王 陈铎,明崇祯朝举人、明亡而怀抱故国忠诚的著名诗人阎尔梅、万寿祺,清康熙朝状元、诗人李蟠,清康熙年间学者、《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清雍正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清道光朝拔贡、咸丰朝举人、诗人孙运锦,清光绪朝举人、书法理论家、书法家张伯英,清末民初学者、诗人、早期南社成员周祥骏。本册是张竹坡所作《〈金瓶梅〉评点》。
好的故事萦绕在人们心头,让读者几十年都难以忘却。这些故事的情节通过情感与智力的途径与读者紧紧联系起来,从而让故事充满力量。 在罗纳德的书中,作者详尽分析了探寻、探险、追逐、解救、逃跑、复仇、推理故事、对手戏、落魄之人、诱惑、变形记、转变、成长、爱情故事、不伦之恋、牺牲、自我发现之旅、可悲的无节制行为、盛衰沉浮这20种经典情节,展示了成功的情节是如何把所有故事要素结合起来的,并告诉你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情节。 接下来,作者更进一步,告诉你针对任何一个主题,如何精巧地设置情节,以平稳有效地完成你的作品。终,你的小说将更加连贯、有打动力,从而让读者对你的故事念念不忘。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 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 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本书作者詹姆斯 斯科特 贝尔是创意写作高手,出版过20余部小说,2000年克里斯蒂小说奖得主,《图书馆周刊》赞其为"悬疑大师"。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 他将在书中教你: ◆好情节的原则:LOCK系统 ◆好结构的秘密:三幕+两扇门 ◆强劲紧凑的开头、中段、结尾写法 ◆创造难忘场景的四道和弦 ◆利用角色弧线增加故事层次与深度 ◆激发创意点子的2
这是一本讲授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与方法的书籍,本书利用 织体 这一极具创新意义的操作手段,把繁杂的故事要素收拢成七个故事声部,再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编织 ,让编剧这门复杂的手艺变得清晰简单且有章可循。 本书还植入了一个原创案例完整的创作过程,清晰展示故事创作的每个过程的每个动作,对编剧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长篇小说的创作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谈文学》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物,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体裁、风格以及作者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本书所述皆为朱光潜多年 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 ,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平易自然地引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国美学审美与中国哲学, 使我们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很值得一读。
15年来,徐川作为一位80后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持之以恒地跟数十万青年线上线下谈心交流,深受他们的喜爱。这些交流形成了上百万文字的成果,徐川从中精选出20万字形成本书。 本书围绕专业、学习、就业、考研、恋爱、选择、信仰等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心、最经典和最容易引起困惑的话题,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把 有意义 的事情讲得 有意思 ,用 讲故事 的方式 讲道理 ,是青春旅途中的贴心读本。 作为深受青年喜爱的同路人和陪伴者,本书作者坚持对所有青年在线咨询48小时内有问必答,实现全天候陪伴,形成了逾5000万的阅读量,陪伴一批批青年书写青春、成长成才,遇见最好的自己。
本书从分析色情文学的话语体裁入手,将色情文学与已知的话语体裁作比较,分析其形成条件、语言机制。同时,历时性地研究了色情文学从文艺复兴以来的演变过程,深刻揭示了当今色情文学在新科技与女权主义双重影响下的转变。
本书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谈,轻松率性的言语中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和独到观察。对于村上春树所述说的美国的留学经历、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奥姆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对个人的冲击,河合隼雄给予了深层的理解,并谈论了他对箱根疗法以及每个人独自坐拥的 故事 的重要性的看法。
南帆共挑选十个文艺美学的前沿问题,如文学与纯文学、文学史与经典、文学形式问题、叙事学问题、抒情文学问题、文类型问题、中外文论问题、几个主义之争、文学批评问题,等等,进行相对通俗的讨论,表述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特殊理解,书稿学术价值与通俗易懂相结合。
本书是一部词曲赏析之作。本书赏析了温庭筠、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词作。作者结合时代背景、词人生平,梳理古典诗词的情致,深入分析词作幽渺的意境,直探词人之巧心。
本书用西方诗学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学,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天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等作了深入的美学探索。
《创意写作教程:小说与剧本中的虚构和叙事》本书以创意写作为主要讲述对象,从具体写作实际出发,试图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创意写作的概述、故事和虚构、情节设计和叙事、人物塑造、环境设置、影视创作与改编等几方面,探讨创意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追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追求目标。为创意写作教学,乃至我国小说创作及研究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指导。
本书讲述古典诗词格律*基本的知识,为鉴赏古代诗词,学习诗词创作,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的途径。作品推陈出新,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 初唐四杰 、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编者以之为本书序言。
《文学常识精讲(增订本)》以条目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常识知识。包括重要的中外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及常见的创作手法等。条目清晰,内容全面,注重资料 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学生复习和掌握基础文学常识提供有益的读本。本书的初版曾被评为 全国优秀畅销书 ,重印多达四十余次。此次增订,编者对原书的一些条目进 行了重新编写。同时,内文的文字版式更为优化,字体字号符合新国标保护视力的要求,更适宜阅读。
20世纪30年代初,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编写出《文学概论讲义》一书。此书 几乎 算是 老舍 的 * 一本专门 的理论著作。 全书共十五讲,论述了文学的特质、创造、起源、风格以及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等内容。在书中,老舍既纵论中国历代文论,又巧妙地引入西方各种文论思想,既讲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文学的形式,又谈文学的风气和倾向,理论简洁生动,能帮助读者理解老舍的文艺观和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此书不仅为研究老舍文学观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难得的文学理论入门书。
本书是翻译家、文学家李霁野给自己的孙辈讲解唐代诗歌的合集,他亲自精选了唐代一百三十多位诗人近四百首绝句,并逐一讲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读诗感受,论说这些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境。谈论浅白,讲解亲切,谈谈家常,说说往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种启蒙式讲解很适合青少年的启蒙教育。
本书是翻译家、文学家李霁野给自己的孙辈讲解唐宋词的合集。他亲自精选了唐宋一百多位词人的代表性词作,逐首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兼以谈论词的发展历程,词的艺术特色,词人的心境和情怀,行文流畅,明白如话。这种启蒙式讲解很适合青少年的启蒙教育。
本书共设七章,从讲语文的概念开始,比较详尽地论述了 编辑语文修养的三结合 眼力与笔力锻炼的统一 读书求知的重要性 略读与精读 看书与翻书 跳障碍与攻坚城 记性与悟性 三馀 与 三勤 行文和修改 编写与审定 等诸多丰富内容,同时全书注重贯穿了 教师教书,作家写书,编辑编书,职务虽异,责任相同,都应该成为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模范 的中心思想。无论是章节设置还是内容论述,都简洁而不简单,详尽而不繁复。既充分论述了语文修养的重要性,又系统指明了提高语文修养的正确途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内涵丰厚的哲理,用习而能得的方法求解山重水复的疑难,这正是这本小书的魅力所在。
卡尔 施米特曾说,莎士比亚研究是无底洞。但在1956年,以法学和政治思想见长的他,却向世人交出了一本讨论莎剧的小册子:《哈姆雷特还是赫库芭》。在这本书中,施米特反对精神分析和浪漫主义的解读,主张应将《哈姆雷特》视为一部严格的政治时代剧。这部剧中隐而不谈的王后罪责问题,以及哈姆雷特对复仇行动的延宕,都紧密联系于英王詹姆士一世的经历。借着对这部戏剧的解读,施米特也同思想家瓦尔特 本雅明展开了理论对话,终指向一个严肃的理论命题:历史如何成为悲剧的起源。
《文学概论讲义》是 大家小书 之一种。1934年夏,老舍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文学概论讲义》便是他给学生当教材印发的文学概论讲义。既是其创作实践的体悟,也是他学习的总结,书中直接引用了一百四十位古今中外学者、作家的论述、作品和观点。是一本简捷生动的文学入门读物,也是研究和理解老舍文艺观和三十年代文坛的基本资料。在书中老舍先生综合古今,以作家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全面又独特的思考,化呆板的理论为充满智慧的思考,讲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分体裁论文学的形式,又谈文学的风气和倾向。此书不仅为研究老舍文学观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难得的文学理论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