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古文观止》收录全本二百二十二篇,以中华书局简体校本为底本,参考广益书局重订言文对照本、国学整理社广注语译本整理。《古文观止》集选先秦至明末古文之大成者,题材、文风广泛多样,有史传、策议、论说,亦有书信札记、小品笔记、山水游记,乃至骈文、韵文,不一而足;所选篇目多兼顾思想与审美,语言精炼、精悍短小、易于记诵。诸篇有编者评点,本版悉数收入,置于文末。本版文中生僻字据底本及校本正音,随文标注汉语拼音。附录《康熙三十四年初版序》《编者自序》《全本篇目索引》,帮助读者更好深入阅读经典,从中获益。
《长物志》是关于生活的艺术,集中国式审美朴、雅、幽之大成的书。 本书共分12卷269小节,记载内容包括: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赏、鉴、藏各个领域,其中所宜所忌,所雅所俗,所是所非,所贵所贱,言简意赅,皆有定语。 \\\"长物\\\"本意指身外多余之物,但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于内,寄托其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及品格意志;于外,则借以展其韵、才和情。文震亨所代表的这一脉美学,对于当代人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及内修外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版以 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参考清代砚云书屋刻本、文渊阁本、民国商务印书馆标点排印本及近现代陈植校注本等精校,邀请明代艺术史研究专家蒋晖注释。收录诸百科图录类书如宋龙大
《汗室读书散记》为王子今先生的学术随笔,所谓“汗室”即先生的书斋名,意喻治学首先当辛苦劳作。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治学思想与学术轨迹,分为“天则人事”“学海针经”“古 董新识”“读史蠡酌”“简端杂记”五个部分,涉及古代天人关系、学术史、书评、历史考证与随笔杂想五个方面。王子今先生涉猎广泛,不少文章趣味十足、可读性强,如从猫、鹤 等角度,剖析古代天人关系;书中也随处透露出历史学者的智慧、强大的洞察力与现实关怀,如对盗墓、近代劳工、古代路权等问题,均有精辟论断;还有文章讨论学术研究中的翻译 等问题,批评当下浮躁的学术风气,指出做学问当挥汗如雨、脚踏实地。
《入蜀记》是南宋 文人陆游在赴蜀途中所作的旅行日记,共六卷,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游记的开创之作。 作为陆游一生中 纪实性和文学价值的作品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作者横跨长江、穿越三峡的旅程, 呈现了当时自然景观、人文风貌与社会风俗的生动画面。 犹如一部文字版的旅行纪录片,它所描绘的山川、城市、民俗和历史沿革,展现了中国宋代长江中下游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交通状况与文化氛围,堪称一部详尽的“时空地图”。 通过《入蜀记》,我们也得以窥见宋代社会的盛况与陆游个人的理想抱负,尤其是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全书夹叙夹议、评古论今,融诗文、金石、风物与历史于一体,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文学魅力与行者精神。无论是对长江水道的描述,还是对各地名胜古迹的考察,亦或是对地理人文的细致考证
《长物志》是关于生活的艺术,集中国式审美朴、雅、幽之大成的书。全书共分12卷269小节,记载内容包括: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赏、鉴、藏各个领域,其中所宜所忌,所雅所俗,所是所非,所贵所贱,言简意赅,皆有定语。“长物”本意指身外多余之物,但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于内,是构筑精神世界,寄托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及品格意志之物;于外,则是借以展其韵、才、情之门。文震亨所代表的这一脉美学,对于当代人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及内修外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版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参考清代砚云书屋刻本、文渊阁本、民国商务印书馆标点排印本及近现代陈植校注本等全新精校,邀请明代艺术史研究专家蒋晖全新注释。同时,收录诸类
“尺牍”之称,起于汉朝。当时朝廷的诏书都写在一尺一寸长的竹木板上,所以称“尺牍”或“尺-牍”,是包括朝廷诏书在内的所有书信的通称。当公文性的“书”被改称为“诏”“敕”“制”和“奏”“疏”“表”等而独立出去,个人化的“书”内部又发生分化之后,“尺牍”遂被专门用来指比较日常生活化的书信。它就由所有书信的通称变成比较日常生活化书信的专称。人们用丝帛、纸张写信,也比照“尺牍”的说法,称“尺素”“尺缣”“尺锦”“尺纸”等。既然各种载体的书信都以“尺”称,所以书信又被称为“尺书”“尺翰”。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金山枫泾泖桥村)人。长为诸生,二十九岁时焚儒衣冠,了 科举之念,隐居小昆山之南,后筑室东余山,闭门读书著述。诗文书画皆善,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
《浮生旧梦说连环》是当代学者、专栏作家、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蔡小容的一部关于连环画的随笔集。全书收录了从连环画视角切入的系列专栏文章,分山乡、打仗、贺家班、好姻缘、古装、隋唐等六个部分,讲述了购买、阅读、回味连环画的各种趣事与情思,文笔灵动,才气逼人,兼具连环画鉴赏、传统文学鉴赏及生活随笔等多重功能,是的当代汉语写作。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为《清经解·诗经编》之一种。段玉裁、焦循均为乾嘉时期 的经学家,二人所撰《诗经小学》和《毛诗补疏》均为清代《诗经》学名著。其中,《诗经小学》四卷,成书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校勘训释为主,广泛征引三家诗、历代石经及历代注疏,辨析经传异文乃至毛、郑异同,由声韵入手,以治训诂。本次《诗经小学》 的点校整理,以拜经堂刻本对校。《毛诗补疏》五卷, 为焦循晚年学术成熟期所著,于《诗经》地理名物的考释,尤多精义,而全书主旨则以驳正孔疏及郑笺为主要内容。本次《毛诗补疏》的点校整理,以嘉庆年间焦氏雕菰楼刊本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