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散文精选》,系当年发表的散文作品精选,选取了叶辛、蒋子龙、陈世旭、刘醒龙、韩小蕙、裘山山、潘向黎、鲍尔吉原野、乔叶、彭程、蒋蓝、顾彬(德国)、黑孩(日本)、袁敏、马叙、赵柏田、苏沧桑、李烈钧、张林华、干亚群、草白、徐海蛟、虞金星、郑骁锋等八十多位写浙江的中外作家、浙江作家(包括浙江籍)的年度佳作,他们用极具个性化的精美文字,阐释人性,直面人生,抒写自然,直抵心灵。
作者认为,仅从一般论者强调的“抒愤”来解释《聊斋志异》创作发生的原因是很不够的,蒲松龄的创作心理既存在着自娱、娱人的因素,也有着苦闷和不平的心态,同时还潜藏着情与性的复杂心理;《聊斋志异》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作者的移俗入雅,雅俗同体;《聊斋志异》这些独特的艺术表征和文化蕴涵一百多年来吸引着国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而揭示其在英语世界得到接受和传播的深层原因、其译介策略和理念及其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正是本书的又一论旨。
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文学朝圣》写大手印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妙用,以及雪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实践大手印的生命轨迹,包括创作随笔、创作谈、作品序跋集、文化随笔、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开启文心、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故乡、文化般若、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文学衰微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文学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在无常中抓住永恒,应该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应该在虚幻中实现不朽;真正的文学,应该承载神性的大美,应该承载利众的大善,应该承载智慧的大真。
《文选学》介绍了骆鸿凯先生以纂集、义例、源流、体式、撰人、征故、评骘、读选导言、余论等为主要编目,揭示《文选》的成书经过及其具有文学史、文体学意义,是《文选》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
《文选学》介绍了骆鸿凯先生以纂集、义例、源流、体式、撰人、征故、评骘、读选导言、余论等为主要编目,揭示《文选》的成书经过及其具有文学史、文体学意义,是《文选》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