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灵飞经600字笔法逐一作了详尽解析,既有对运笔顺序的揭示,也有对字形特点的阐述,图文结合,以期对书法学习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史论丛书:秦汉篆隶研究》收录的约20篇论文基本涵盖了与秦汉篆隶有关的各个方面:书法理论、书体演变、书法艺术特点、书写材料等的综述性研究或个案研究,基本反映了书法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的《王羲之草书尺牍好看的字/大家墨宝》精选王羲之草书尺牍中形体美、清晰度高的字汇编成书,一字一面,力求从微观角度展示王羲之草书之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气度、风神、情怀等,在这件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编选上注重范字的清晰美观,编排上重视难易的合理搭配。文字简洁,指导得法。
前人和当代,对《兰亭序》的研究和论说,犹如汗牛充栋,不胜其多。《兰亭序一千六百六十年(你所不知道的兰亭故事)》不是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收照录,而是有取有舍,深入研究,创出新意,力求使古老课题有新的面目,千年名帖有新的认识。相信读者朋友在阅读时。从字里行间对此会有所体会,也诚挚欢迎对这些新体会、新结论提出批评。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张仁地在写作此书过程中,对一些背景材料、叙述性文字乃至部分书帖诗文解读,参阅和引用了部分前人、同仁研究成果,对此,作者深表敬意,恕不一一指出。
《十钟山房印举》是古玺印谱录,是重要的印学研究著作,由清朝金石学家《十钟山房印举考释/万印楼丛书》由陈介祺著述,开各家藏古鉨印成谱之先河,为空前巨著。《十钟山房印举考释/万印楼丛书》则是由其六世长孙陈继揆先生所著,陈先生将十钟山房印举中的部分古鉥及官印,选取优良者刊印,并对其进行了考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十钟山房印举考释/万印楼丛书》中印谱部分也是广大篆刻研习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长寿。以长寿为幸福的观念早在商代就有记载。《尚书·洪范》中云,“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五福中以寿为先,寿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之一。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自然寿命极其短暂,这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因素,给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自古以来期望健康长寿、延长生命就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途径,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上小下大、左紧右松、撇捺伸长,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的《智永千字文草书好看的字/大家墨宝》精选智永《千字文》好看的字中形体美、清晰度高的字汇编成书,一字一面,力求从微观角度展示作品草书之美。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用笔遒劲古朴,风格沉郁遒古。编选上注重范字的清晰美观,编排上重视难易的合理搭配。文字简洁,指导得法。
《清代名家篆书丛帖:徐三庚临天发神谶碑》传为三国时代吴国著名书家皇象书,天玺元年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此碑书法奇特,用隶书笔法作方整篆字,笔力雄强,字势奇伟。此碑对后世书坛及篆刻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深得此碑神采的徐三庚在六十二岁时节临界此奢,为其日本学生秋山白岩写下一百一十字的四条屏,其幅高约一百二十八厘米,幅宽约三十厘米。编者将其印出,谨供习书者观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