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及印学文献为基础,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遴选最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个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作品,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精华。 丛书分三辑,辑玺印史系列,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第三辑专题印系列,三辑总计约五十卷。每卷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本卷概述,第二部分印蜕及释文,第三部分相关史料文献,其中第二部分编排以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 此次批推出玺印史系列七种,后续品种近期推出。
西泠印人归之春善古文字训诂学,在从事篆刻外,爱好研究石鼓。经数十年之积累,对石鼓文的研究成果颇丰,现汇聚成集。本书记叙石鼓文考释的历史概况、石鼓文拓片的摹录收藏,及杨沂孙、萧退庵等书法家的临习情况,并选载归之春已发表的石鼓文考释论文及近作,结合研究成果,书中有集石鼓文古诗及石鼓文书楹联若干。
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
《大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之一,与《中庸》《论语》《孟子》一起并称为“四书”。古代人至八岁开始启蒙教育,至十五岁开始成人,就要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大人之学”。这些学问概括起来即为“三纲八目”,能使人铸就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达到的境界。
《田英章硬笔书法入门教程》由书法家田英章先生用他擅长的书体精心书写。本套教程按笔画偏旁、间架结构和速成练习划分,楷书、行书各三本,共六本。与市面上大多数一本书包打天下的技法书相比,本套教程具有内容量更大、系统性更强的优点;与市面上大多数成系列打造的技法书相比,本套教程采用循序渐进练习与速成练习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具有实用性更高的优点。 此外,每一本字帖中都对相应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编排,通过图示与文字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朋友们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帮助广大朋友们快速提高书写水平,本套字帖着眼于普及、实用、高效,技法讲解力求简单实用,例字选取常用而具代表性的,以帮助朋友们在练字时做到事半功倍。
《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碑高约272米,宽约0.95米。长方形,无额,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教均不等。
《艺术巨匠·米芾》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巨匠的艺术成就,已先后推介了颜真卿、赵孟頫、米开朗基罗、莫奈等艺术大家。此次出版的米芾卷,对米芾的生平事迹、艺术特色、技法特点、艺术理念等进行了重新梳理,共收入米芾书法作品单刻帖和丛刻帖几十种。
《简牍书法快学·银雀山兵法简》的部分列举了银雀山兵法简所特有的笔画特点和部分例字,便于初学者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抱持最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抄经”或“写经”。《大众抄经本:晋王羲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王羲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前后六个译本,此碑帖所用文字经排纂删缀,为“第七译本”,取名为《新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序模集王羲之书后,由刻石匠师镌刻于石而成。此碑原石早佚,本书所用为明拓本。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此帖较多地保存其书法风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或《金刚般若经》,根据不同译本全称略有不同,是佛经中流行最广的一部,得居佛藏之显要,以鸠摩罗什译本通行,全文五千几百字。金刚即坚不可摧、锐不可当之物,佛经中常用它来作比喻,如“金刚定”“金刚慧”“金刚句”等。这里用来修饰般若波罗蜜以示赞
《荆楚文库·楚书法史:中国先秦区域文字书体的发展与演变》是关于中国先秦区域书法史的研究,它的写作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汉字本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种实用的交流工具,它的铸刻和书写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明显的审美追求,楚系文字的这种审美取向最为鲜明。
本书为孙伯翔书写的魏碑作品《千字文》。全书字体刚劲有力,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金石气息,孙先生临写的原碑作品,不是对原碑的刻意模仿,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体现着自己的创造水平;同原碑相比,他的作品更俊厚、内容更丰富、变化更多样、风格更鲜明。
《现代刻字艺术创作与欣赏》分为上、下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上编偏重于知识性、历史性、理论性的必要叙述,目的是帮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刻字历史发展的脉络,熟悉刻字操作的基本流程、技术手段、表现方法,并理解这门艺术的独特之美。下编主要是以具体作品为案例而进行艺术解析,不仅仅是从技术方面入手,多地是从立意、构思、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解剖和导引。 《现代刻字艺术创作与欣赏》对每一幅刻字艺术作品的赏析,看似一篇篇互不相连、相关,但实质上,是以历史、现实与前瞻的角度来观察和阐述的。每一篇都可视为一个小章节,集合起来就是刻字艺术古今通变的总览与概述。而且,在解读和赏析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和强调了作品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密切关联,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有理有据。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放大本系列--米芾行书《心经》》,本书为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放大本系列之一,主要收录王羲之、张旭、苏轼、赵孟頫、董其昌、弘一法师、等所写心经20件,分为草书、行书、篆书、楷书等书体,也有部分书法名家书法集字,其书法气息高古,书法艺术成就较高,是书法爱好者以及心经爱好者的参考用书之一。
伊秉绶(1754—1815),清代书法家,字组似、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