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音乐》上编中,陶谋炯先生以专业眼光,介绍了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形成、特点、结构、调式,论述了弹词书调与流派唱腔的关系,以及吐字、发音、声腔、唱法、伴奏、转调、男女声同调、代表性流派分析、各声腔之间的借鉴吸收与裂变派生关系,分析了苏州弹词音乐的传承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在论述中,他配以大量弹词曲谱和经典案例,由内而外、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论剖析和独到阐述;而且,通篇强调了苏州弹词音乐与苏州地方语言的相互依存和融合,诠释了中国说唱音乐艺术研究的科学视角和理论真谛,更显难能可贵。
《国术丛书(7辑):五行通臂拳练法与用法》共分为十章介绍了五行通臂拳的练法与用法,具体内容包括:五行通臂拳绪论、基础站桩十二势、五行通臂拳一百零八字诀详解、五行通臂拳单式对练操法、五行通臂拳套路五马奔槽等。
西安鼓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非常重要的音乐品种之一,是人类音乐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历史悠远、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风格独特,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书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吸收、梳理的同时,力求内容更加细致、系统、丰富,获得的信息更为准确,掌握的知识更为全面,是一本一部学习了解“西安鼓乐”较好的教科书。
洞经音乐主要流传在云南,尤其以昆明、楚雄、红河地区、大理地区和丽江地区最为流行。洞经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音乐品种,而是带有宗教信仰色彩的经文谈演。“谈演”一词是当地人所用词汇,主要强调了活动中“谈”(即经文宣讲)和“演”(即仪式动作和过程),音乐只是整体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来“唱”经文,也包括在谈经过程前后或中间的器乐演奏,用以连接前后的经文和烘托气氛。所以,我们在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研究洞经音乐时,因为其中有音乐的成份,进而显示出了艺术的品性;但我们也知道音乐并非该活动的主旨,经文才是其活动的本质所在,所以在我们的研究中不可能脱离经文和活动的主旨,这也是很多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所显示出的共性所在。 《变革社会中的中国传统音乐2: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洞经会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