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其对中国器乐和古今中西文化的熟稔,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五种重要乐器与特殊生命情性关联起来,从琴与高士、琵琶与侠客、笛与书生、筝与儿女、胡琴与常民生命性的相形相契入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中国乐器的特质。乐器与生命属性的此种连接,因此也就不只反映了中国器乐独特的历史发展,更根柢地映照了中国人在音乐乃至生命上不同于西方人的一种态度。
《葫芦丝流行经典歌曲集》是民族器乐曲集系列丛书中的一员。葫芦丝,又称 葫芦箫 ,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该书选用的经典歌曲传唱度较高,乐谱简明、指法技法详细,曲尾附歌词摘录(便于随唱)、书籍后附乐器常用技法、指法符号表等内容,便于读者阅读。
广东音乐 产生在岭南,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的移民地区,它多方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乐种,它的形成是岭南音乐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 《岭南文化中的 广东音乐 》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视角,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剖析 广东音乐 的形成发展及成因,挖掘 广东音乐 作为近代民族民间乐种所独具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性格,从中窥视近代沿海地区音乐文化形成、发展、兴盛的脉络和嬗变轨迹,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全文把 广东音乐 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别称之为:孕育期、生长期(硬弓时期)、成熟期(软弓时期)、徘徊期和发展期。在每个时期,重点论述了 广东音乐 的社会文化背景、乐器及组合、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点,以及 广东
十二孔陶笛是现在盛行世界的吹管乐器,近几年在我国也发展迅速。因陶笛学习简单,携带方便,很多学校让陶笛进入学生的乐器课堂。但学习十二孔陶笛的资料,市场上几乎空白。针对目前国内陶笛爱好者和学校开办陶笛课程的需要,作者花了5年时间,传授指导上万名学员学习,并从中不断提炼和修改完善教案,编写了这本系统全面的教程,还特别加入了复管陶笛的教学内容。本书以简谱形式编写,共十一个单元,从零开始为陶笛爱好者提供系统、全面、详尽的教学参考。
《钦定曲谱(套装全二册)》由清王奕清等撰。是编详列宫调,首卷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至四卷为北曲,五卷至十二卷为南曲,而以失宫犯调诸曲附于末卷。谱中分注孰为句孰为韵,又每字并注四声于旁,其入声字或宜作平作上作去者,亦皆详注。一展卷而可得妆声归韵之法。其所采辞章并于诸家传奇中择其语意雅驯者,而于旧谱讹字间附考订于后。
中国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其内容形式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多年来我国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民歌进行收集、整理、抢救,随着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民歌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中国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继承与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遗产,向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提供民族音乐研究素材资料,我们策划选编这本《中国民歌精选》。 《中国民歌精选》精选了全国各省市、各民族的代表性民歌三百余首,这些经典民歌大多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地方特色浓郁,为人们广为传唱。所选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劳动歌曲,有山歌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特色,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在各民族的交流互动中传承与创新着,并在中国的音乐发展目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民族民间歌曲音乐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戏曲音乐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民族民间器乐音乐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曲艺音乐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文史谈古筝》资料详实,条理清晰。 《文史谈古筝》一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篇。 上篇为中国古代筝的发展历史,多为文字记载的相关考证和辨析。中篇与下篇分别为历代文献史料和咏筝文学作品选注。本选题为拓展民乐专业教育、丰富民族乐器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你喜欢听音乐吗?你喜欢《青花瓷》《荷塘月色》这样具有浓郁中国风的音乐吗?你知道过去的人们都在听什么吗?你知道老祖宗们都在摆弄啥乐器吗?从8000年前的“远古之音”骨笛,到2000多年前的“黑科技”编钟;从登上太空演奏的传统乐器古筝,到大运会上“会唱歌的石头”磬,中国传统乐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坊间有传言: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不觉间,中国传统乐器已经融进我们生活中了。本书提炼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打造的同名大型融媒体节目的精华,详细讲述了骨笛、编钟、鼓、编磬、筝、埙、箜篌、筚篥、阮、古琴、琵琶、二胡、唢呐等传统乐器与南音、笙管乐、江南丝竹等中华文化中典型的乐器合奏形式。全书共十余张详细乐器构造解析图
本书是古筝入门类图书产品。作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阶梯式教学,由浅入深,让兴趣成为学习者优选的老师,海量选曲简易动听,辅助考级,效果显著。每章节有明确的技法讲解提示,难度大些的技法有更加详细的注解,给老师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成人古筝爱好者也可自学本教材。
甘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为甘肃民间歌谣提供了丰富的滋养,民间歌谣丰富多彩。本书以歌谣的不同种类划分整理的的千余首民间歌谣。歌谣主要种类:劳动歌谣、时政歌谣、红色歌谣、劳动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儿童歌谣等。这些歌谣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究竟传唱,兴盛不衰,是中华民族悠久民间文化的鲜活体现。本选题有出版价值,建议出版。
陕南民歌是陕南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语言活泼、形象,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秦巴山区民俗风情的生动演绎。本书作者用五年时间走遍陕南各地,在不同的村庄、河流、山林间反复寻访、追踪,以诗性笔触记录下那些或真挚、或热烈、或清新、或奇异的民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饶而瑰丽的音乐世界。
箫的历史悠久绵长,音色圆润典雅,是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侧重介绍箫的器、技、艺三方面内容:《知于器》介绍箫的历史演变、种类形制和持箫方法,帮助初学者了解箫乐器的基本常识;《精于技》介绍箫的演奏技术,配合大量新创编练习曲和乐曲,帮助习箫者通过基础训练和乐曲实践,加强基本功和实操能力;《通于艺》介绍箫在昆曲、江南丝竹、南音和广东汉乐等戏曲和乐种的应用,精选经典作品作为风格性练习,旨在帮助演奏者扩展对箫艺术的理解,提升音乐审美趣味。
收录19首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除了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南泥湾》《茉莉花》《拥军花鼓》《在银色月光下》等,还有许多体现地方特色的新创作歌曲,例如《叫卖小调》中的"栀子花 白兰花 "等唱词、旋律就巧妙地融合了上海海派文化中特有的叫卖声,使演唱这首歌曲的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老上海风情。